通过设置开放性问题,教案能够激发学生的创造力,鼓励他们思考多种可能性,教案的结构合理性能够提升课堂教学的效率,使学习过程更加流畅,下面是会述职范文小编为您分享的音乐木偶人教案6篇,感谢您的参阅。
音乐木偶人教案篇1
教学目的:
1.通过节奏乐《木偶大聚会》,让幼儿感受乐曲明快、含蓄的性质,分析乐曲的结构,体验演奏活动中合作的快乐。
2.引导幼儿看图谱表现乐曲的节奏,初步掌握看指挥演奏的.方法。
教学重点:
感受乐曲的情绪,体验演奏乐器的快乐。
教学难点:
互相倾听,协调音色。
活动准备:
乐器、音乐、图谱。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1.组织幼儿做端,准备上课。
2.教师谈话,引出课题。
快乐的音乐响起来了,木偶家族即将进行盛大的聚会,你们看谁来了?
二、基本部分
1.引导幼儿欣赏音乐,并完整感受。
提问:你觉得这首音乐是怎么样的?好像在干什么?
2.再次欣赏音乐进一步感受乐曲性质。
介绍:乐曲的作者、名称及内容。
3.熟悉图谱
介绍:图谱中的三种颜色的木偶分别代表三种演奏方法,老师是根据乐曲声音的特点来画的,请小朋友仔细看,这些木偶是怎么和音乐舞蹈的?
4.匹配乐曲。
5.请幼儿按图谱打节奏。
6.引导幼儿随音乐看图谱打节奏。
7.徒手练习
(1)手打乐曲的动作,嘴发乐曲的声音,看图谱练习一遍。
(2)看指挥,分乐器练习。
(3)提出要求进一步练习。
8.配器演奏
(1)轻轻拿出乐器,注意指挥的手势,看指挥演奏。
讨论:演奏的效果,提出要求注意的地方。
(2)提高要求,再演奏一次,提醒幼儿互相倾听。
(3)鼓励幼儿自由选择,交换乐曲演奏。
9.引导幼儿看指挥,完整演奏,活动自然结束。
三、结束部分
1.教师总结,对本节课表现好的幼儿进行表扬。
2.收拾用具,下课休息。
音乐木偶人教案篇2
一、活动准备:
1、物质准备:磁带(木偶模仿音乐、杂偶的音乐、我和木偶交朋友的音乐)、录音机。
创设情景:使班级每个角落都有木偶(掌中偶、提线偶、桌面偶等),数量超出幼儿的人数。
2、技能准备:幼儿已学过操作木偶的简单技能,幼儿有初步的创编舞蹈的技能。
3、知识准备:
(1)幼儿已经欣赏过歌曲,并对歌曲较熟悉。
(2)幼儿初步会创编简单的歌词。
二、活动过程:
1、律动:木偶模仿音乐,教师以小木偶人的身份引入,引导幼儿依音乐做木偶人的动作人室,要求幼儿动作要合拍,要象木偶人的动作。
2、练声:木偶学唱歌,教师示范讲解,引导幼儿用自然的声音练唱。
3、歌曲:《我和木偶交朋友》。
(1)教师以木偶小象的身份引入,引导幼儿念儿歌《我和木偶交朋友》,要求幼儿眼睛看着木偶,边念儿歌边练习“套木偶、走路、摇头、做操”的动作。
(2)复习歌曲两遍,教师同样以木偶小象的身份,引导幼儿边唱边操作木偶,要求幼儿要唱准,还要持木偶合拍地做动作。
(3)幼儿创编歌词。
①教师同样以小象的身份引入,引导幼儿说说要怎样根据小象的样子编歌词?如:可爱的小象套在手,我们把它逗一逗,拍拍手,点点头,摇摇脑袋点点头,跟着我呀做早操,一二一二摆摆手,我们都是好朋友,我和小象交朋友……
②引导幼儿自由为所喜欢的动物编歌词,并可适当改变动作。教师鼓励能力强的幼儿创编出顺口的歌词;引导能力一般的幼儿为所喜欢的动物木偶创编歌词;鼓励能力差的`幼儿自由创编歌词。
③在幼儿创编歌词的同时,教师启发引导幼儿练习并掌握操作木偶的简单技能:摇头、点头、做操……
④待幼儿仿编后,教师引导幼儿自由选择木偶(提线偶、掌中偶、桌面偶),边操作边唱仿编的歌曲。教师全面巡视,引导幼儿依据木偶的角色进行操作、仿编、演唱。
⑤请个别幼儿上台操作木偶进行演唱,教师、幼儿根据同伴编的歌词进行讲评。及时表扬编得顺口、有进步的幼儿。
4、复习舞蹈:杂偶。
教师引导幼儿练习舞蹈的动作,要求:(1)动作要象木偶,弯腰、双臂侧平举并放松。(2)动作要合拍,符合音乐形象。
5、舞蹈:“杂偶”出室,要求幼儿的动作要合拍。
延伸:引导幼儿观看有关木偶表演的节目,让幼儿对木偶有更深入的认识,在“音乐表演角”中投放木偶的衣服供幼儿边听音乐边做小木偶的动作。
附:歌曲
三、设计思路:
木偶以其稚拙、夸张的形象而深受幼儿的喜爱。我班幼儿对木偶的操作深感兴趣,对木偶,特别是泉州侨乡的提线木偶感到十分的好奇,平时总是喜欢玩木偶,与同伴对对话,表演节目,也很爱问“为什么?”…… 根据《纲要》中提出的“幼儿园应为幼儿提供健康、丰富的生活和活动环境,满足他们多方面发展的需要。”及“幼儿园教育应尊重幼儿的人格和权利,尊重幼儿身心发展规律和学习特点,促进每个幼儿富有个性的发展。”我与幼儿共同商讨、共同设计了多个运用木偶形式的活动,以下是选择其中较有代表性的活动,仅供大家参考。
四、活动目的:
1、学会依木偶的形象创编歌词,并即兴演唱歌曲。
2、学会操作木偶的技能:摇头、点头、做操的动作。
音乐木偶人教案篇3
活动目标
1、运用模式排序的经验,学习并尝试自编木偶舞。
2、用动作来表现木偶舞的特点,感受人身体的灵活性。
3、感受旋律的气氛以及和同伴一起参加集体音乐活动的乐趣。。
4、经过舞蹈活动促进全身运动。
5、培养幼儿的音乐节奏感,发展幼儿的表现力。
活动准备
造型木偶12个,可摆成挥手、鞠躬、走路等造型。
活动过程
一、谈话导入
师:这几天你们都在区角玩小木偶玩具,有的还在学小木偶的动作,真有趣。你们知道吗,小木偶还会跳舞呢!我先来跳跳看,等会儿你们也可以来学一学。
二、欣赏并感受木偶舞的特点
1、教师表演木偶舞,幼儿欣赏。
2、感受木偶舞的特点。
师:小木偶的动作和我们人的动作有什么不一样?
幼:小木偶的动作是动一下,停一下,很硬的,速度很慢的;我们人的动作是灵活的,一个一个动作连贯着做,比较柔软;还可以有快有慢……
三、学跳木偶舞,发现舞蹈动作排列次序的规律
1、再次欣赏木偶舞,要求看清木偶舞中有几个动作,先后的排列次序是怎样的。
2、幼儿边说看到的小木偶动作,边展示相应的造型木偶,并把几个造型木偶按动作先后顺序进行排列。
3、幼儿看着小木偶排列的造型动作,跟着音乐学跳木偶舞2~3遍。(教师提示幼儿动作要停顿、不连贯。)
4、交流木偶舞整个过程的动作:挥手、走路、挥手、鞠躬,四个动作做完后又重复这个顺序再做,直到音乐结束。
师:每一遍木偶舞的四个动作中,哪一个动作是相同的?
5、跟音乐再学跳一遍,并用造型木偶将木偶舞中的动作再一次排列出来:挥手、走路、挥手、鞠躬,挥手、走路、挥手、鞠躬……
6、根据排列的造型木偶,说说它们的动作,回忆舞蹈中动作的排列次序。
师:看看这些动作的排列次序,你会发现什么规律?我们在区角活动中排的花片和图形片,与这些动作的排列规律有什么相同之处吗?
幼:我们排的红、黄、绿三种颜色的花片,四个一组,可排成红、黄、红、绿,红色重复;我们排的圆、方、三角形的图形片,四个一组,可排成圆、方、圆、三角,圆形重复。(此处,可视幼儿对已有经验的回忆情况,决定是否需要出示如下的'模式卡,进行对照。)
四、尝试自编木偶舞
1、变化木偶舞的动作次序。
师:刚才我表演的木偶舞的动作次序是我编的,现在要把这三个动作排列的次序和方法变一变,编一个与刚才不一样的木偶舞。
2、幼儿可自由结合,3~4人一组,尝试自编木偶舞。
提供每组四个木偶,可商量着摆出不同的动作造型,将这些动作造型排一排次序,或增加一个需要重复的动作。
尝试表演自编木偶舞,比较与教师编的木偶舞有何不同。
3、交流自编的木偶舞,引导幼儿注意如何才能通过不同的动作排序,编出与别人不同的舞蹈。
4、边听音乐边选择幼儿自编的一种木偶舞学跳,同时提醒幼儿跳舞时动作要像小木偶。
五、延伸活动
师:今天我们只用了挥手、走路、鞠躬三个动作编出了不同的木偶舞,以后可换别的动作再来变一变,编出不同的木偶舞。
活动反思
在理解的基础上通过改变序列的多种思路来自编舞蹈,解决了过去只会单纯模仿学习,无从着手在原有的基础上尝试变化的问题,提高了幼儿学习的实效,同时也体现了幼儿学习的整合性,反映了执教者在课程实施过程中的一种整合教育思想。
音乐木偶人教案篇4
活动目标
1.欣赏并愿意学跳小木偶的舞蹈。(情感)
2.知道身体上会动的部位。(认知)
3.把握小木偶僵硬、停顿的动作特征(技能)
活动准备
1.小木偶玩具
2.自制的人体
3.纸偶8个
4.音乐《切分的时钟》
活动过程
一、木偶导入
教师:今天刘老师带来了一样东西?是什么呢?(木偶)你们听说过关于木偶的故事吗?那小孩叫什么名字?(匹诺曹)我想大多数的小朋友都会喜欢木偶,你们喜欢吗?
二、欣赏小木偶的舞蹈。
1.欣赏老师模仿小木偶的舞蹈。
教师:今天刘老师会和你们一起学着木偶很滑稽的样子来跳跳舞,先请你看我学着木偶滑稽的样子跳舞,你觉得木偶在跳舞的时候,那个样子是什么样子,感觉是什么样的,如果你喜欢我跳的舞,可以跟我一起来跳。(播放第1遍音乐)
提问:感觉怎么样?你觉得小木偶的动作哪里好笑?其实是时而僵硬时而停顿。我们再来滑稽、好笑一次,找一个空地方(播放第2遍音乐)
2.比较并讨论,交流模仿小木偶的感受。
教师:好玩吗?你觉得:小木偶的动作和我们人的动作有什么不一样?(提一下,动一下)我们来比较一下人的动作和木偶的动作有什么不一样?(起立分别模仿人和木偶做招手、鞠躬、走路的动作)
教师:我们听着音乐试试看,听老师的指令哦,当我说像人的样子就像人的样子,像木偶的样子就像木偶的样子,感觉人和木偶动作有什么不一样?好吗?听好音乐找个空地方,先招手,像人一样招手,换个方向。像木偶一个招手(然后鞠躬、走路)(播放第3次音乐)
小结:感觉有什么不一样?(木偶走路一动一停)人走路感觉怎么样?(都没有停顿,感觉是很灵活的)小木偶的舞蹈真特别,它的动作时而僵硬时而停顿!
三、标记人和木偶会动的地方。
1.标记木偶会动的地方。
教师:为什么人和小木偶的动作不一样呢?为什么人的动作这么灵活而小木偶的动作只能是一动一停顿呢?我们来看看小木偶刚才跳舞的时候哪里会动?我们做好标记(颈部、脚踝、手腕、手肘、肩膀、膝盖、髋关节)
2.提问:我们的身体哪些地方会动?
教师:这就是小木偶能动的地方,小木偶只能动这些,我们人的身体是很灵活的,人哪些地方动的比它多?人的内部还有哪些可以动?(请幼儿示范动眼睛、嘴巴)还有我们身体内部的`心脏、血都会动,人为什么这么灵活,就是因为我们是有生命的,比木偶灵活多了。
四、创编小木偶舞蹈动作
1.教师讲解示范。
教师:尽管我们身体是灵活的,但是我们今天做的游戏是用我们灵活的身体学小木偶的样子跳舞。等一下3个小朋友一组,老师给你们这组发一个用纸做的木偶,一个人将木偶变一个造型,根据音乐跳起来,等下比比谁用自己灵活的身体学木偶的样子学的最像。行不行,几个小朋友一起?我们先来让这个木偶做一个动作,我们跟着音乐试试看,(播放一小段)要从原来站的动作,变成这个动作。还要听好音乐左一个、右一个,再来一次(再播放一小段)会了吧,找好朋友跟着音乐跳跳看。
2.小组创编动作,跟随音乐舞蹈。
音乐木偶人教案篇5
活动目标:
1、体验在打击乐活动中合作的快乐。
2、能随音乐进行动作表演,并能看指挥用乐器表现乐曲。
3、学习木偶表演的动作。
4、让幼儿能在集体面前大胆表演、表现自己。
5、在活动中将幼儿可爱的一面展现出来。
活动重难点:
活动重点:学习木偶表演的动作,能随音乐进行动作表演,并能看指挥用乐器表现乐曲。
活动难点:能看指挥用乐器表现乐曲。
活动准备:
乐器(铃鼓、碰铃、圆舞板各15个)、音乐、图片。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故事导入:木偶家族要举行舞会了,嘟嘟为了能参加舞会,认真的练习着动作(师做前后摆手动作喊节奏1234),这时他的好朋友妞妞也来练习了(师做左右摆臂动作喊节奏1234),于是他俩决定一起参加舞会,就跳起了圆圈舞(师做双手打开左右摇摆动作喊节奏12345678)。转眼,天黑了,他们相互道别后就愉快的回家了(师做挥手动作喊节奏12345678)。
二、基本部分
1、教师提问,引导幼儿回忆故事内容及做的动作。
教师:小朋友们,刚才故事里有谁?都做了哪些动作?
2、出示图片,请幼儿根据故事内容将图片按顺序摆放。
教师:现在请小朋友根据故事内容,把图片按顺序摆放好。
3、教师带领幼儿做动作。
教师:小朋友,我们一起学木偶跳舞吧。
4、幼儿欣赏音乐,教师完整表演。
教师:接下来我们一起来欣赏木偶表演吧!
5、幼儿随音乐看图片完整表演。
教师:这一次请你们看着图片,听音乐跳木偶舞吧。
6、幼儿分角色表演音乐。
教师:我们来分角色表演,谁扮嘟嘟?(男孩)谁扮妞妞?(女孩)跳圆圈舞时怎么做?(嘟嘟和妞妞拉手跳。)道别时怎么做?(拉手跳的小朋友面对面挥手。)
7、出示乐器,引导幼儿认识,幼儿自由选择乐器,师公布配器方案。
①嘟嘟—碰铃
②妞妞—圆舞板
③圆圈舞—碰铃、圆舞板合奏
④道别—铃鼓
强调铃鼓以摇奏的方法表现。
8、幼儿交换乐曲演奏。
教师:请小朋友交换乐器来为乐器伴奏吧。
9、引导幼儿看指挥,为乐曲伴奏。
教师:现在我来做指挥,我们分声部演奏,我指到哪组,哪组的小朋友就来拍。
10、幼儿看指挥演奏乐曲。
教师:演奏的.时候眼睛要看着指挥,这样你就能很清楚地知道什么时候轮到自己演奏了。
11、请幼儿当指挥,带领幼儿演奏乐曲。
三、结束部分
送乐器回家,师幼一起跳木偶舞。
活动反思:
?木偶大聚会》选自《胡桃夹子组曲》,乐曲欢快活泼,节奏感强,很容易调动幼儿的情绪,让幼儿热情高涨。选择本次教学活动,除了让幼儿享受到奏乐活动带来的快乐,更能促进幼儿合作协调能力的发展,同时也能使幼儿进一步提高对音乐的感受力和表现力。现将本次活动反思如下:
1、教师思路清晰,在活动中为了让幼儿将故事内容记得更深刻,我出示一组打乱的图片,让幼儿根据故事内容按顺序将图片摆好,随后教师再次讲故事让幼儿自己验证结果,注重了幼儿的主体地位。
2、放手,把机会给予孩子。在以前的打击乐活动中,我们一般是让孩子集体练习,集体演奏,乐器早就放在了孩子们的椅子底下,孩子们对乐器没有选择的余地。在今天的教学活动中,我将三种乐器摆在教师前边,让幼儿选择自己喜欢的乐器进行打击乐活动。通过这样的形式,孩子们的兴趣就更高了,演奏的效果也比较好。有时候,我们放一放手,孩子们会给予我们很多的惊喜,但这些惊喜还是要建立在平时一点一滴的积累上的。
3、在和保教主任沟通后,得知孩子们以前没有接触过打击乐活动,所以在出示打击乐后我增添了介绍、认识打击乐的环节,通过说一说、试一试的方式让幼儿熟悉了三种乐器的演奏方法。在听、看、试、演等环节中,孩子们对乐曲的旋律掌握的较好,打击乐活动顺利完成。
音乐木偶人教案篇6
【活动目标】
1、学会依木偶的形象创编歌词,并即兴演唱歌曲。
2、学会操作木偶的技能:摇头、点头、做操的动作。
3、培养幼儿的尝试精神。
4、培养幼儿与他人分享合作的社会品质及关心他人的情感。
【活动准备】
物质准备:磁带(木偶模仿音乐、杂偶的音乐、我和木偶交朋友的音乐)、录音机。
创设情景:使班级每个角落都有木偶(掌中偶、提线偶、桌面偶等),数量超出幼儿的人数。
技能准备:幼儿已学过操作木偶的简单技能,幼儿有初步的创编舞蹈的技能。
知识准备:
(1)幼儿已经欣赏过歌曲,并对歌曲较熟悉。
(2)幼儿初步会创编简单的歌词。
【活动过程】
1、律动:木偶模仿音乐,教师以小木偶人的身份引入,引导幼儿依音乐做木偶人的动作人室,要求幼儿动作要合拍,要像木偶人的动作。
2、练声:木偶学唱歌,教师示范讲解,引导幼儿用自然的声音练唱。
3、歌曲:《我和木偶交朋友》。
(1)教师以木偶小象的.身份引入,引导幼儿念儿歌《我和木偶交朋友》,要求幼儿眼睛看着木偶,边念儿歌边练习“套木偶、走路、摇头、做操”的动作。
(2)复习歌曲两遍,教师同样以木偶小象的身份,引导幼儿边唱边操作木偶,要求幼儿要唱准,还要持木偶合拍地做动作。
(3)幼儿创编歌词。
①教师同样以小象的身份引入,引导幼儿说说要怎样根据小象的样子编歌词?如:可爱的小象套在手,我们把它逗一逗,拍拍手,点点头,摇摇脑袋点点头,跟着我呀做早操,一二一二摆摆手,我们都是好朋友,我和小象交朋友……
②引导幼儿自由为所喜欢的动物编歌词,并可适当改变动作。教师鼓励能力强的幼儿创编出顺口的歌词;引导能力一般的幼儿为所喜欢的动物木偶创编歌词;鼓励能力差的幼儿自由创编歌词。
③在幼儿创编歌词的同时,教师启发引导幼儿练习并掌握操作木偶的简单技能:摇头、点头、做操……
④待幼儿仿编后,教师引导幼儿自由选择木偶(提线偶、掌中偶、桌面偶),边操作边唱仿编的歌曲。教师全面巡视,引导幼儿依据木偶的角色进行操作、仿编、演唱。
⑤请个别幼儿上台操作木偶进行演唱,教师、幼儿根据同伴编的歌词进行讲评。及时表扬编得顺口、有进步的幼儿。
4、复习舞蹈:杂偶。
教师引导幼儿练习舞蹈的动作,要求:
(1)动作要像木偶,弯腰、双臂侧平举并放松。
(2)动作要合拍,符合音乐形象。
5、舞蹈:“杂偶”出室,要求幼儿的动作要合拍。
【活动延伸】
引导幼儿观看有关木偶表演的节目,让幼儿对木偶有更深入的认识,在“音乐表演角”中投放木偶的衣服供幼儿边听音乐边做小木偶的动作。
音乐木偶人教案6篇相关文章:
★ 人教案5篇
★ 请客人教案5篇
★ 音乐秋教案6篇
★ 音乐国歌教案6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