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备课教案优秀6篇

时间:
Mute
分享
下载本文

教案不仅是课程的结构,还能帮助教师在教学中融入更多的创新元素,教案的结构合理能够帮助教师更有效地组织课堂活动,下面是会述职范文小编为您分享的绿备课教案优秀6篇,感谢您的参阅。

绿备课教案优秀6篇

绿备课教案篇1

教学要求

通过实验观察,使学生理解体积的含义,认识常用的体积单位:立方米、立方分米、立方厘米,同时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和培养学生的推理能力。

教学用具

教师准备:

盛有红色水的大玻璃杯一个,用绳捆着的大小石头各一块,沙一堆;投影仪和1立方米的木条棱架一个;体积是1立方分米、1立方厘米的正方体各一个。

学生准备:

12个1立方厘米的正方体学具。

教学重点

体积的含义和常用的体积单位。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

我们已经学习了长方体和正方体,掌握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计算方法,这节课我们将继续学习和研究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一些知识。

二、探索研究

1.实验观察

观察(1):把一块石头放入有红色水的玻璃杯中,水位有什么变化?这是为什么?

观察(2):这只杯子里装满了细沙,现在把细沙倒出来放在一边,取一块木块放入杯子里,再把刚才倒出来的沙装回到杯子里,你发现了什么情况?为什么?

观察(3):在(1)中把石块换成小一点的,你观察到什么?为什么?

图片观察:投影出示课本上的火柴盒、工具箱、水泥板,哪一个物体所占的空间大?

结论:物体所占空间的大小叫做物体的体积。(板书课题:体积)

加深理解:

(1)你知道什么是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

(2)你能说出身边的哪些物体的体积较大?哪些物体的体积较小?

(3)做第30页的做一做。

2.教学体积单位。

(1)介绍体积单位。

常用的'体积单位有:立方米、立方分米、立方厘米。

(2)1立方米、1立方分数、1立方厘米的体积各有多大。

1立方厘米:

①让学生拿出1立方厘米的小正方体并量出它的棱长。

②看看我们身边的什么的体积大约1立方厘米。

1立方分米:出示一个棱长1分米的正方体,你知道它的体积是多少吗?我们生活中的哪些物体的体积大约1立方分米。

1立方米:出示1立方米的木条棱架,让同学们上来看一下1立方米的体积的大小。我们生活中,哪些物体的体积大约1立方米?

(3)建立表象,感知大小

投影显示第36页的第2题,让学生口答。

3.长度单位、面积单位、体积单位的联系与区别。

投影显示做一做的第一题,让学生说。

三、课堂实践

1、做练习七的第1题,让学生拿出准备好的12个小正方体先摆后说。

2、做练习七的第3题,学生独立做后集体订正。

四、课堂小结

学生小结今天学习的内容。

绿备课教案篇2

游戏目标:

1、利用各种积木以及辅助材料拼搭出夏日美丽的小池塘。

2、合理地选择辅助材料,及纸质材料制作出池塘中的美丽景色;运用积塑拼搭池塘中的鱼、荷花等,表现小池塘的主要特征。

3、按照数字标记摆放物品,合理运用各种辅助材料。

游戏准备:

1、各种积木、积塑、雪花积木、纸质材料等。

2、各种纸盒、泡沫板、瓶子等、数字卡片。

游戏过程:

一、谈话导入,激发幼儿活动的兴趣。

1、夏天到了,小朋友:你们知道夏天的池塘是什么样的?有些什么小动物?池塘边有哪些美丽的景色?请小朋友说说。

2、请幼儿商量如何进行建构美丽的夏日池塘,共同设计图纸。

3、讨论:池塘边美丽的景色和池塘中的小鱼、荷花等可以用哪些材料来进行建构。

二、提出本次建构要求:分组合作,共同完成建构任务;学会合理地使用辅助材料。

三、幼儿分组进行操作建构,教师巡回指导1、小朋友一起商量一下,你准备搭什么?和谁一起搭?

2、对有困难的幼儿加以启发引导,并提醒部分幼儿说话做事要轻轻的,并督促他们又快又好的完成建构任务。

3、提醒搭好的幼儿去帮助同伴,共同完成建构任务,并注意保护好劳动成果。

四、活动评价一起参观欣赏建构成果:

1、请小朋友来说一说,你搭的是什么?和谁一起搭的?

2、有没有遇到困难,你想了什么办法来解决的?

3、你觉得你搭的东西好在哪里,请你介绍一下。

4、你还有什么不满意的地方,需要怎样改才觉得更好?

绿备课教案篇3

活动目的:

1、让学生简单了解端午节的由来和各种传说。

2、通过活动了解端午节吃粽子的风俗习惯。

3、在活动中感受中国传统节日的魅力。

活动准备:

粽子(学生自备)、橡皮绳

活动时间:

20xx年xx月xx日

活动对象:

全体学生

活动过程:

(一)活动序幕

女:今天真高兴,爸爸妈妈来到学校和我们一起活动。

男:让我们用热烈的掌声欢迎爸爸妈妈!(鼓掌)

女:你知道我国有哪些传统节日吗?

男:这可难不倒我!我国的传统节日有(边说边扳手指头)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立夏节、中秋节、重阳节等。这些传统节日都有一些习俗,要吃一些特殊的食品,举行一些特殊的活动。比如中秋节吃月饼赏月,立夏节吃鸡蛋,清明节全家踏青扫墓,元宵节闹花灯……

女:看来你知道的还不少嘛。

男:先别夸我。我也来考考你:你知道哪个传统节日要吃粽子吗?

女:这个问题太简单了,让小朋友回答你吧!大家说什么节吃粽子?

(全班同学齐回答:端午节)

男:那么端午节为什么要吃粽子?在端午节里还有些什么习俗和活动呢?今天就让我们走近端午节去了解一下吧。

女、男(齐说):话说“端午”主题班会现在开始!

女:每年的农历五月初五,就是中国民间的传统节日——端午节,也叫“端阳”、“龙日”、“夏节”、“五月节”、“诗人节”“女儿节”、“小儿节”等等。

男:虽然名称不同,但总体上说,各地人民过节的习俗还是大多相同的。

(二)端午故事

女:端午节是中国古老的传统节日,至今已有两千多年历史。端午节的由来与传说很多,下面就请大家听听故事大王赵员卉讲讲端午节的故事。

1、《屈原与端午节》

男:谢谢给我们讲的精彩故事!(鼓掌)原来端午节是为了纪念屈原。不过我还听说一个与端午节有关的故事——《孝女曹娥舍身救父》,请给大家讲讲这个故事。大家欢迎!(鼓掌)

2、《孝女曹娥舍身救父》

女:讲的故事真感人,谢谢!(鼓掌)我也知道一个与端午节有关的`故事,就请李宗远来说一说。

3、《秋瑾舍身为革命》

男:看来与端午节有关的故事还真不少呢!

(三)端午习俗

1、悬艾叶、菖蒲

女:过端午节,是中国人二千多年来的传统习惯,由于地广人多,加上许多故事传说,于是不仅产生了众多的节名,而且各地也有着不同的习俗。主要有:女儿回娘家,悬挂菖蒲、艾草,佩香囊,

赛龙舟,比武,击球,荡秋千,给小孩涂雄黄,饮用雄黄酒,吃咸蛋、粽子和时令鲜果等。

男:你刚才说的菖蒲、艾草是什么东西?

女:别着急,我马上给你介绍一下这两样东西。

大家欢迎!(鼓掌)

男:原来菖蒲、艾草还有这样的功能啊。过端午的时候,我一定要让妈妈买一些挂在家门口。

2、端午诗会

女:端午节还被称作“诗人节”。几位同学给我们带来了端午节的诗篇。

男:那就请上来念给大家听一听(鼓掌)

(1)节令门.端阳(清)李静山

(2)竞渡歌(唐)张建封

(3)七律.端午老舍

3、赛龙舟

女:你知道端午节最热闹的习俗是什么吗?

男:这还用说,就是赛龙舟嘛。

女:为什么比赛的船要刻成龙的形状呢?

(播放《赛龙夺锦》)

女:说了半天,我都有些心痒了,真想亲身经历一下。

男:别急,今天就让你过把瘾。下面我们玩个游戏叫“赛龙舟”。

(游戏:赛龙舟))

4、品棕乐

女:除了赛龙舟,端午节的主要习俗就是品尝粽子。

男:端午节吃粽子,这是中国人民的又一传统习俗。由来已久,花样繁多。

女:一直到今天,每年五月初,中国百姓家家都要浸糯米、洗粽叶、包粽子,其花色品种更为繁多。从馅料看,北方多包小枣的北京枣粽;南方则有豆沙、鲜肉、火腿、蛋黄等多种馅料。可见我国的粽子南北风味有别。

男:吃粽子的风俗,千百年来,在中国盛行不衰,而且流传到朝鲜、日本及东南亚诸国。

女:说了这么多,我肚子里的馋虫都快爬出来了。

男:别急,别急。我就知道你会这么说。所以接下来就请大家一起品尝美味的粽子吧。

女:等等,今天我们的爸爸妈妈也来了。让他们和我们一起分享吧。

(小朋友和家长一起分享粽子)

男、女:(齐说)话说“端午”主题班会到此结束,感谢爸爸妈妈参与我们的活动!(鼓掌)恭祝大家端午节快乐!

绿备课教案篇4

教学目标:

1、培养数学学习的兴趣和利用数学方法解决问题的意识。

2、培养有序思考问题的能力。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亲爱的同学们,你们好!欢迎来到《同步课堂》。

本校的“妙味快餐店”开业了。今后同学们可以在学校吃到可口营养的盒饭了。盒饭中的菜只限一个荤菜和一个素菜,快来选一选自己爱吃的荤菜和素菜搭配成一个盒饭吧。

二、配菜

1、初步感知搭配的意义

菜谱??

荤菜:肉丸子

素菜:白菜冬瓜

师:你想选哪一个荤菜和哪一个素菜?

搭配方法一、肉丸子、白菜。

师:还有别的配菜方法吗?

搭配方法二、肉丸子、冬瓜。

师:通过刚才的配菜,大家可以看出,一个荤菜和两个素菜可以有2种不同配菜方法。

(设计思考:学生从熟悉的生活走进课堂,使数学教学更具体;让学生学会用数学的眼光观察世界,培养创新思维。)

2、体会搭配的有序方法

师:大家不仅选择了自己喜欢的菜,还学会了配菜,现在本店已贴出了明天的菜谱,请大家看一看有几种不同的配菜方法。

菜谱二

荤菜:牛排素菜:豆腐

鱼油菜

师:请同学们自己试着配菜,可以用学具摆一摆、搭一搭,然后把你的配菜方法说给大家听,看看你能有几种不同的配菜方法。

配菜方法一:牛排豆腐

牛排油菜

鱼豆腐

鱼油菜

这种搭配方法是先确定荤菜搭配素菜,每样荤菜有两种搭配素菜的方法,这样一共搭配出了4种不同的盒饭。

你能像这样先确定素菜搭配荤菜,画出示意图吗?动手试一试,看谁能做到不重复、不遗漏。

师:我们像这样画出示意图,不仅有序的表示了我们搭配的过程,而且能够保证搭配的方法不重复、不遗漏。你们学会了吗?

3、实践操作、用示意图表达搭配过程

师:看来同学们都学会了配菜,可以成为一名合格的配菜工人了。后天我店将推出二荤三素的菜,谁能一次配成所有种类的盒饭,就有可能被聘请为本店配菜部经理。你们有信心吗?

菜谱三

荤菜:肉丸子素菜:白菜

虾豆腐冬瓜

搭配方法一、确定一个荤菜搭配素菜(课件出示示意图的制作过程)。

肉丸子有3种搭配素菜的方法,虾也有3种搭配素菜的方法,所以一共能搭配出6种不同的盒饭。

师:先确定素菜,再搭配荤菜该怎么画示意图呢?自己动手试一试。

小结:2个荤菜3个素菜搭配成1荤1素的盒饭有2x3种搭配方法

看来你们都能成为合格的配菜经理了,真了不起。那你能试一试:3个荤菜3个素菜搭配成1荤1素的盒饭有多少种搭配方法。

4、探究符号表示搭配过程的方法

我们要很快画出示意图,可以用字母、数字或是符号来表示这些荤菜和素菜,我们用大写字母表示3种荤菜,用数字表示3种素菜,同学们也可以用自己喜欢的其他符号试着画出搭配过程吧。看谁搭配的最有序,还能不重复不遗漏。

学生自主练习,教师课件演示示意图的画法,总结搭配方法有9种。

有些同学不画示意图直接写出算式3x3=9来表示3个荤菜3个素菜搭配成1荤1素的盒饭有9种搭配方法,这样可以吗?

小结:这样列算式表示搭配的方法有9种也是可以的,通过同学们画示意图搭配也验证出这个答案是对的,看来数学的简洁之美大家都能体会了。你们不光可以成为配菜部的经理,我看你们将来自己开个快餐店都不成问题了。只要我们努力学习、勤于思考将来一定能有所作为。

5、思考:4个荤菜3个素菜搭配出多少种不同的盒饭呢?

(设计思考:这样的活动设计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具有层次性。)

三、课后练习,生活中的其他搭配问题

1、搭配路线。

师:搭配问题不仅体现在配菜方面,生活中还有许许多多的搭配问题,课后看谁能成为学习的有心人,找找生活中的这类问题,并利用我们学到的本领解决它。

同学们看一下这幅图,说一说你看懂了什么?(出示由学校到动物园的路线图)。

师:共有几条路可以走,这是搭配问题吗?你能用画示意图的方法找出这道题的答案吗?

方法一、画示意图总结搭配方法

方法二、一一例举

a→c b→c a→d b→d a→e b→e方法三、直接列出算式2x3=6 2、搭配服装。

看来,搭配还真是一门学问。

不仅菜要搭配,路线可以搭配,日常生活中的衣服也是要讲究搭配的。

(课件出示课后第二题),要配成1套衣服有多少种不同的`搭配方法呢?请同学们自己试着搭配,画出示意图总结搭配方法。

(设计思考:为了让学生真正了解更多搭配中的学问,设计了“搭配服装”“搭配路线”两个活动,让学生在独立尝试解决的基础上集体交流。)

四、拓展应用练习

师:刚才同学们演示了6种搭配方法。那么3件上衣、3件下装、3双鞋子搭配成不同的一套服饰,一共有多少种不同的方法呢?

1、用符号表示上衣、下装和鞋子,试着画出搭配示意图。

2、课件演示固定一件上衣搭配下装和鞋子一共有9中不同的搭配方法。

3、所以3件上衣一共可以搭配出27种服饰。

(设计思考:这样的练习有一定的难度,但是只要学生能熟练的掌握用符号表示的示意图的画法,解决起来并不难。这一部分的练习重点不是学生的搭配方法和过程,而是课件演示搭配方法,学生感受搭配的数学意义和作用。)

五、课后总结

今天的学习活动你感觉高兴吗?你学到了什么?自己说说吧。

今天我们认识了生活中的许多搭配问题,解决了荤素搭配、路线搭配、服饰

搭配的数学问题。我们知道了要想不重复不遗漏的搭配可以用画示意图的方法,当然了在数学学习中养成有序思考的好习惯才是最重要的。

绿备课教案篇5

一、活动目标:

1、让幼儿初步了解端午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并了解端午节的风俗和来历。

2、通过实践操作活动,感知粽子的形状和品种,鼓励幼儿与同伴进行交流和合作,培养幼儿创新意识。

二、活动准备:

1、故事录音。

2、各种形状的粽子,粽叶若干、米、皮筋、点心盘、毛巾等。

三、活动过程:

1、引出话题。

t:小朋友你们知道端午节吗?谁能告诉我端午节是什么时候?在这一天,我们会吃什么?(粽子)今天老师也为小朋友带来了很多的粽子,请你拿一个看一看,摸一摸、想一想,你手里拿的粽子像什么?并用一句完整的话来说一说。

活动介绍:淡淡棕叶香,浓浓世间情,根根丝线连,切切情意牵,每年的农历五月初五,是中国传统的节日——"端午节",又称端阳节、五月节、端五、等等。虽然名称不同,但各地人民过节的习俗是相同的。端午节是我国有二千多年的旧习俗,每到这一天,家家户户都悬钟馗像,挂艾叶菖蒲,赛龙舟,吃粽子,饮雄黄酒,佩香囊。

小结:粽子的形状真有趣!

2、品尝粽子,并讲述。

3、认识粽叶。

t:粽子的'形状真有趣,我们来闻一闻,香吗?你们知道这阵清香来自哪儿?是从粽子外面的这片叶子上散发出来的,它叫粽叶。

4、幼儿品尝。

t:你们吃过粽子吗?你吃过哪些粽子?今天老师也为你们准备了很多的粽子,我们来吃吃看,跟你吃过的一样吗?

5、幼儿讲述粽子的馅及它的味道。

小结:原来粽子的品种这么丰富啊!

四、请小宝宝们表演朗读端午节的儿歌。

小(1):五月五,是端阳。门插艾,香满堂。吃粽子,洒白糖。龙舟下水喜洋洋。

小(2):五月五,是端午,背个竹篓入山谷:溪边百草香,最香是菖蒲。

小(3)"粽子香,香厨房。艾叶香,香满堂。桃枝插在大门上,出门一望麦儿黄。这儿端阳,那儿端阳,处处都端阳。

小(4)五月节,天气热,放下锄头歇一歇:山上清风爽,杨梅红出血。

绿备课教案篇6

内容简介

本单元有一首古诗《静夜思》,感情真挚,意境深远,反映了外出游子的静夜思乡之情。《小小的船》是一篇韵文,课文语言优美,易于激发儿童朗读的兴趣,驱遣他们的想象。《阳光》这课给我们描绘了阳光给万物带来的生机与美丽──禾苗更绿了,小树更高了,有形有色一幅色彩斑斓的图景,让孩子明白这一切都是阳光的功劳。《影子》与《比尾巴》是两首小儿歌,读起来亲切上口,活泼俏皮,极富儿童情趣的语言,能激起学生朗读的欲望。

总体构想

整个单元的教学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教科书教学

模块一识字

模块二理解内容

模块三写字

模块四口语交际与习作

第二部分:读整本书教学──《挤不破的房子》

第三部分:语文实践活动──猜猜我画的器官

第一部分教科书教学

学习目标

认识54个生字,会写18个字。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感受诗歌和课文所描绘的美好意境,产生对中华传统文化的热爱之情。使学生生发热爱大自然的情感。感受阳光的美好与高贵

模块一识字

1.通读课文,让孩子在文中圈出本课的生字宝宝。读完两遍后,并让学生给生字注上拼音。这样又强化了学生对生字的一遍认识。

2.同桌互相学习生字,让同桌讨论认为简单、会认的生字,并用符号标记下来。还要找出你们认为难记的生字,并一起想办法记住他。

3.检查识字情况:让同桌的代表说出你们都会认的生字,并说出你们认为难记的生字,说出你们识记的方法。如用加一加的方法:吧:口+巴用减一减的方法:影──景。或用换一换:很──跟。通过让学生总结识字方法,这样锻炼了学生自己认字的能力。

4.能过游戏检查对生字的认字:做了拼音卡片和生字卡片。以找朋友的游戏,让学生去找对生字。这样有趣地激励了孩子认字的能力。

?设计说明:本单元的字稍有一些难度,在识字时多对学生灌输识字方式,多对识字方式进行训练,相信学生会在识字上有提高。】

模块二理解内容

1.预习的指导:学新课之前,先让学生自己借助拼音读课文,并圈出本课的生字。

2.初读课文:让学生标出本课的自然断,同桌以一人读一段的形式去读,这样锻炼了同桌的合作学习。

3.精读课文:学生熟读后,创设意境,让学生体会作者的语境,如《静夜思》,这首诗写了作者对家乡的思念之情。引导学生说说想念时,你的心情是什么样的,让学生试着去读一读。

4.句子的分析:在课文中,让学生找出文中的句式,并读出来,个别指导,进行比较读。如:陈述句怎么样,问句该怎样读。通过比较,让学生体会。

?设计说明:初步感知课文,让学生通过课文,初步感受祖国的美好河山,感受中国的传统文化。】

模块三写字

书写生字时,让学生做到三个一,学生坐十分钟还可以,不一会就趴下了,只能及时给孩子纠正。可以用奖励的.方式,如写字之星了,评选前三名,这样可以让孩子做到正确的写字姿势。

教写生字,把生字写在黑板上,每个生字易写错的笔画用彩笔勾画出来。这样加深孩子的印象。那些易错的生字,也可以编成小故事让孩子去记。如车:是这样记的:横(车头)撇折(车尾)横(轮胎)竖(开起来了)这样比较有意思的就记住这个生的笔顺。

?设计说明:写字教学是小学低年级阶段的教学重点,学习汉字并写好汉字是作为一个中国人必备的素质和基本能力的体现。本单元继续对学生进行各个笔画的教学,让学生对书写汉字产生浓厚的兴趣,并及时纠正书写习惯。】

模块四口语交际与习作

本单元练习孩子的说话能力,开始让学生学写句子,为了让学生慢慢接触句子,我就开始让学生写一些简单的句子,可以利用上课前的十分钟,写一句,我说的话。如:弯弯的月儿像小船,让学生用拼音写出来。也可以,自己写一句想说的话。

“这样做不好”是人们对不良行为进行劝说的通常说法。文中第一幅图是几个小男孩在草地山踢足球,一位大姐姐在旁边劝他们不要在草地山踢足球。第二幅图上一位阿姨在洗萝卜,水龙头开着,盆里的水哗哗的往外流,一位朋友看见了,劝说阿姨要节约用水。

教学的重点是学生通过讨论弄明白“在草地上踢球”和“浪费自来水”这两种做法为什么不对,该怎样劝说。

?设计说明:借助本单元的表达内容,我让学生话说说他们的父母在家里是怎样打扫卫生的,多数孩子说的挺具体。学习劝说别人不要做有损公共利益的事情,说话时要有礼貌,并能够勇于表明自己的态度。】

绿备课教案优秀6篇相关文章:

历史组备课组工作计划优秀8篇

绿树叶中班教案5篇

绿树叶中班教案参考5篇

认识红与绿教案8篇

红与绿数学小班教案通用8篇

红与绿大班教案反思最新8篇

中班美术春天的绿教案8篇

认识红与绿教案最新8篇

红与绿数学小班教案参考5篇

红与绿大班教案反思5篇

绿备课教案优秀6篇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
1123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