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在起草的过程中,教师务必要强调与时俱进,我们在写教案的时候,必须要对自己的教学目标做出合理的分析,下面是会述职范文小编为您分享的放牛郎的教案8篇,感谢您的参阅。
放牛郎的教案篇1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认读本课的7个生字,会写10个生字。读准多音字挑的读音。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会唱《歌唱二小放牛郎》。
过程与方法
1、读中领悟小英雄的行为,表达出对小英雄的崇敬之情。
2、学生通过听唱、朗读、想象等手段,了解二小的事迹,感知英雄的品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学习王二小的机智勇敢同敌人作斗争的精神,体会今天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
2、教育学生热爱小英雄,学习小英雄。
课前准备:
学生收集抗日战争的资料
教学过程:
一、音乐激趣导入
师:同学们,昨天我们了解了禁烟英雄林则徐,今天就让我们再一起来认识一位与你们年龄相仿的小英雄。有一首歌唱得就是这个12
岁的小英雄,想听这首歌吗?大家仔细听,听后说一说你知道了什么。(教师放《歌唱二小放牛郎》的磁带。)
学生听歌曲,会唱的同学跟着轻声吟唱。
二、初读课文感知
学生读文,感知文章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三、品读课文
师:这首歌歌唱了二小,那么人们为什么要歌唱王二小呢?大家认真读书,一定会有很大收获的。
组织学生再读课文,并思考歌词中歌唱的二小是个怎样的孩子,找出理由。
学生自读课文,边读边做出标注。勾画相应语句,并从中感悟。
边读边提出不懂的问题
师:大家学习得很认真,下面就把你的学习成果向大家介绍一下吧。(并随机提出问题)学生汇报:
1、二小是个机智的孩子。
引导学生想象王二小给敌人带路时会说些什么?想些什么?
2、二小是个勇敢无畏的孩子。
引导学生想象当敌人知道上当后,二小与敌人斗争时的场景。
四、拓展延伸
师:是呀,同学们已被二小的精神所感动,此时此刻,你最想对二小说些什么。
学生根据自己的感受畅所欲言。
师:下面就让我们带着对英雄的崇敬之情再读一读文章。
1、学生自由读。
2、(教师放音乐)学生跟着音乐读。(可以自己单独读,也可以几个人分节读。)
3学唱歌曲《歌唱二小放牛郎》
师:抗日战争中像二小这样的小英雄还有许许多多,课下,请同学们通过上网查阅、读书、观看影视、访问等形式搜集抗日小英雄的图片和资料,做好抗日小英雄手册与同学们交流。
放牛郎的教案篇2
一、复习导入
1、谈谈牛郎和老牛的亲密关系。(照看周到、善解人意)
2、具体说一说。检查学生是否能有条理地叙述。
二、学习第三段
1、一天晚上,牛郎走进牛棚......
指名说说,其他同学补充。
2、看看书上是怎样叙述”微弱的星光下面“老牛说话的情景的。
3、有感情地朗读老牛说的话。
三、学习第四段
1、轻读课文5~7自然段,思考:
(1)牛郎是怎么找到织女的?
(2)牛郎和织女在交谈中会说些什么?联系上文,想象着说。
(3)其她仙女有何想法?
2、第5自然段的前三句话。
注意”找到“的过程:“翻过......来到......忽然......传来......循者笑声望去,只见......过了一会儿......”
3、练习说交谈的过程。同桌分角色,也可以一人单独叙述。
指名分角色说说。
4、众仙女佩服织女的勇气。
找出上文中与“勇气”有联系的词句--第5自然段“机会难得”。
5、:相知--相知--相守。
四、学习第五段
1、轻读第五段,圈出表现老牛高兴的词语。(眉开眼笑)
2、读出老牛的高兴。
3、结合课文内容,理解老牛在故事中的作用。
五、练习用“原来”造句
1、读两句例句,体会相同的位置与用法。(表示发现真实情况)
2、联系生活,打开思路。针对自己感兴趣的自问自答。
(1)新学期:有同学转入、转出。这位新同学是谁呀?......
(2)上课时:有同学迟到,询问原因。***今天怎么迟到啦?
(3)马路上:围着一圈人,看个究竟。......
3、注意细节,写具体。
文中例句1:“回头一看,微弱的星光下面”
4、拓展,另一种意思。(起初,没有经过改变的)
(1)结合数学中的应用题。如:仓库中原来有96吨煤,现在又运来18吨,问现在仓库中共有多少吨煤?
(2)联系“新学期”。***原来是***小学的学生,现在转到了我们班,与我们一起学习、生活。
六、作业
1、预习《牛郎织女(二)》
2、把故事讲给爷爷、奶奶或村上的小朋友听。
板书设计:
20牛郎织女(一)
心眼好,能吃苦
牛郎织女
心地善良,留在人间
老牛(眉开眼笑)
放牛郎的教案篇3
教学要求: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复述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会用有关词语造句。
3、观察夜晚的星空,找到天河、牵牛星、织女星,将观察的经过写成一篇短文。
教学时间:
两课时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
每当夜幕低垂,群星闪烁时,我们仰望天空,隐约中不难发现一条银色的天河,瞪大眼睛仔细看看,发现天河两边有两颗最亮的星星,这两颗星星就是“牛郎星”和“织女星”。民间早就有关于牛郎和织女的传说。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牛郎和织女的故事。
二、初读指导:
1、轻声自由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划出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思考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什么内容?
3、说说各个自然段主要内容。
各小组按以上要求进行预习课文。
三、检查自读情况:
1、朗读生字,正音。
2、按自然段朗读课文,要求读得正确、流利。
3、说说各个自然段主要内容。
四、学习第一段:
1、指名朗读,思考:这一段主要写什么。
2、从语言文字中体会牛郎织女“日子过得挺美满”(男耕女织、辛勤劳动、生儿育女——————)。
3、有感情朗读第一段。
4、思考本段最后一句话的含义。(小组讨论)
五、学习第二段:
1、一天,牛郎去喂牛,发生了什么事?
2、老牛又讲了什么话?
3、老牛讲话时的神情怎样?
4、有感情地朗读老牛的话。
5、老牛死了,牛郎和织女心情怎样?(小组交流)
6、小结:善解人意的老牛离开了牛郎,分手前还留下了“把我的皮剥下来留着,碰到紧急的事,你就披上我的皮——————”的话语,也给下文牛郎披上牛皮追织女打下了伏笔。
六、作业:
1、完成文后习题2,指导书写。
2、有感情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指名复述《牛郎织女》的主要内容。
牛郎织女后来的生活怎样了呢?
二、学习第三段:
1、牛郎织女过着幸福美满的生活,但织女有时也会发愁,为什么?
2、王母娘娘知道织女下嫁人间有何表现?
3、默读第3—5自然段,划出描写王母娘娘神态的句子。
(王母娘娘更是气得暴跳如雷,发誓要把织女抓回天庭,严厉惩罚。
王母娘娘趁牛郎到地里干活,便带领天兵天将闯进牛郎家里,来抓织女。
王母娘娘狠狠一推,两个孩子跌倒在地。王母娘娘拽着织女,一起飞向天空。
王母娘娘拔下头上的玉簪往背后一划,霎时间,牛郎的面前出现一条天河。)
4、通过王母娘娘的举动,可以看出她是个怎样的人?(小组交流)
5、有感情地朗读这些句子,读出对不讲骨肉亲情、心狠手辣的专制者的憎恨之情。
6、默读第3—5自然段,划出描写牛郎与织女的句子。
a、 “织女一边……一边……”朗读体会织女不愿离开人间,不愿与亲人分离的痛苦情感。
b、 “牛郎……赶紧……一出屋门就……”朗读体会牛郎的心急如焚。
7、有感情地朗读3—5自然段。
8、第三段讲了几层意思?概括出每个自然段的小标题。
知道下落,发誓抓回。
闯入家里,抓走织女。
心急如焚,携子追赶。
9、根据小标题说说这段课文的内容。(小组内进行)
三、学习第四段:
1、指名读6、7自然段,思考这两段主要写了什么内容。
2、想象:牛郎织女隔着天河相望,他们会想些什么呢?七月初七在鹊桥相会时又会说些什么呢?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领略课文的意境美和语言美。
四、总结课文:
1、这个故事讲了什么内容,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2、按照“男耕女织,日子美满——老牛诀别,忍痛剥皮——王母知情,发誓追回——闯入家里,抓走织女——心急如焚,携子追赶——划出天河,牛郎被拦——隔河相望,化作星辰——喜鹊搭桥,一年一见”的顺序复述课文。
五、布置作业:
1、造句:
心急如焚——
霎时间——
2、观察夏夜的星空,找出天河、牵牛星、织女星,将观察的结果写下来。
板书:
牛郎织女生活美满
↓
王母娘娘残暴、专制
↓
牛郎隔河相望织女
(老牛:病死、剥皮)
放牛郎的教案篇4
教学目的:
1.独立阅读课文,能讲这个故事。
2.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对牛郎织女寄予的深切同情和对封建家族统治的揭露和鞭挞。
教学过程 :
一、谈话导入
每当夜幕低垂,群星闪烁时,我们仰望天空,隐约中不难发现一条银色的天河,瞪大眼睛仔细看看,发现天河两边有两颗最亮的星星,这两颗星星就是“牛郎星”和“织女星”。民间早就有关于牛郎和织女的传说。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牛郎和织女的故事。
二、了解作者资料。
1.这个故事的作者是谁呢?
叶圣陶,又名叶绍钧,江苏省苏州人,著名作家,教育家,叶圣陶的童话集《稻草人》和《古代英雄的石像》在我国现代儿童发展史上具有重要的意义。
2.咱们学过他的作品吗?(《陶罐和铁罐》《爬山虎的脚》)
三、理清文章脉络,理解文意。
1.请选择自己最喜欢的方式读全文,试着给课文分段。
2.学生汇报。
课文按时间顺序可分为四部分:
第一部分(开头到“那该多好呢”):牛郎的身世,他精心养牛,和牛建立了亲密关系。
第二部分(“一年一年过去”到“这就算安了个家”):讲哥嫂只给了牛郎老牛破车便把他赶出家门。
第三部分(“一天晚上”到“牛郎高兴地回答”):老牛说了话,告诉牛郎将有仙女成为他的妻子。
第四部分(“第二天黄昏时候”到结束):牛郎巧遇仙女,二人结为夫妻。
3.再读课文,提出想想解决的问题。
学生甲:牛郎是怎样的孩子?
学生乙:牛郎的童年是怎样度过的?
学生丙:长大后他又是怎样生活的.?
学生丁:他是怎样和织女走到一起生活的?
四、请同学们围绕着自己不理解或感兴趣的问题进行自学。
(一)小组内交流。
(二)全班汇报。
1、牛郎是个怎样的孩子?他的童年生活是怎样度过的?
(1)学生甲:牛郎从小无父无母,与哥嫂一起生活,哥嫂对他不好,吃的是剩饭,穿的是破衣,住的是牛棚……他生活条件差,孤苦伶仃,无依无靠。
(2)学生乙:他的童年没有乐趣,哥哥嫂子变本加厉地让小牛郎天天干活,放牛。这个年龄应该无忧无虑地上学,而他却天天放牛,他的哥哥嫂子太狠心了。
(3)学生丙:我认为牛郎的生活还是有乐趣的,他的乐趣就是和牛在一起。但通过“两个一比较”,他也乐得跟牛一块儿出去,一块儿睡。说明哥嫂待他不好。
(4)学生丁:牛郎的童年是与牛在一起的。通过他对牛照看得那样周到,简直就是把它当作人来看待的,说明牛郎是个心地善良的孩子。他对牛很好,无论是春夏秋冬,每天都让牛吃好的、住好的、过舒服,他不停地干活,说明他是勤劳的孩子。
2、长大后,他又是怎样生活的呢?
(1)学生甲:长大后,他在哥嫂家的生活没有什么改变,但是干活却更多、更重、更累了。
(2)学生乙:哥嫂怕他分遗产,于是不给他分文,把他赶出了家。牛郎勇敢地离开了家,开始寻找自己新的生活。
(3)学生丙:牛郎自己的新生活是靠每天辛勤的劳动得来的,从无到有,我想他一定吃了不少苦。
(4)老师追问:他会受哪些苦呢?(引导学生结合课文进行想象。)
(5)学生丁:牛郎的生活中仍缺少不了这头牛,是他们共同的努力劳动,才有了一间茅屋,一块地,才会安了家。
(6)老师追问:从中你懂得了什么?(幸福美好的生活是靠辛勤的劳动换来的。)
3、他是怎样和织女走到一起的?
(1)学生甲:老牛向他透露了织女下凡的消息,引导牛郎找到了织女。
(2)学生乙:牛郎的高尚品格感动了织女,也是使他们走到一起的原固。文中写道“姑娘听他说,听得出了神,又同情地,又爱惜地,就把自己的情形完全告诉他了。”织女听出了神,同情牛郎悲惨的遭遇,是牛郎勇敢离开家追求新生活和用辛勤劳动创造美好生活的品质打动了织女的心,对他产生了爱慕之心。
(3)学生丙:织女是王母娘娘身边织锦最好的外孙女,王母娘娘只让她们干活,织女厌倦了这种生活,她勇敢地摆脱了受压迫的生活,和牛郎走到了一起。
五、你喜欢他们吗?请你选择自己喜欢的部分读一读。
六、谈谈学文后的感受。
(敢于追求新生活,劳动才能创造新幸福的生活。)
板书设计 :
27* 牛郎织女(一)
勤劳创造 勇敢追求
放牛郎的教案篇5
第一课时
一、教学目标:
1、学认本课15个字,学写10个字,其中让同学独立识一局部生字。
2、学唱《歌唱二小放牛郎》。
3、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二、教学重难点:
学认本课15个字,学写10个字,其中让同学独立识一局部生字。
三、教学准备:
课件、录音机、磁带、卡片、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
老师给你们讲一个故事,故事发生在抗日战争时期一个北方山区……
(二)师:
这个故事曾经感动和激励了无数的人,为了纪念英雄王二小,人们编写了一首叙事歌曲,名字就叫《歌唱二小放牛郎》,请听……
(三)播放歌曲:会唱的同学可以轻声吟唱
(四)会唱的同学齐声唱,不会唱的同学跟着唱一遍
(五)师生齐唱《歌唱二小放牛郎》
(六)自主读文:想方法解决不认识的字
(七)同桌互相检查读书情况(一人读一节),遇到不认识的字相互请教
(八)测读生字卡片:(认读)
1、不认识的字再进行重点学习,同学交流识记方法。
2、再读读易错字,组词或造句。
(九)小游戏:
猜一猜:今下面是个口念什么?今下面是个贝念什么?……
(十)多音字组词:
tiǎo 挑战 挑拔 挑动 挑灯
tiāo 挑选 挑夫 挑剔
(十一)再读课文:
齐读,老师边听边指导
(十二)指导写字:
1、生观察指出易错字
2、重点指导:耍:与“要”区分,第四笔是横折弯钩
危:第三笔是横,注意里面横折钩与竖弯钩的写法
急:中间的横不出头
染:右上“九”的写法
3、同学读读、写写
(十三)作业:
1、 生字、词
2、 和家人一起唱《歌唱二小放牛郎》
3、 读课文
(十四)板书设计和课后随笔:
歌唱二小放牛郎
耍 危 急 染
第二课时
一、教学目标:
1、 了解抗日小英雄二小放牛郎的故事,初步理解什么是英雄;
2、 启发同学想象二小与敌人斗争时的语言动作,牺牲时的局面。
二、教学重点:
1、 理解英雄的含义;
2、 想象二小与敌人斗争时的局面。
三、教学准备:磁带、录音机
(一)导入:认真听录音《歌唱二小放牛郎》,想想:歌里都唱了什么?
(二)请同学们说一说;
(三)谁想读读这篇课文(指名七个同学);
(四)读了课文想:你有什么不懂的问题?(分组交流解决)
(五)组内解决不了的问题全班交流;
(六)可随机出示以下句子:
1、放牛的不知哪儿去了 2、就在那十分危急的时候
3、二小顺从的走在前面 4、敌人把二小挑在枪尖
5、英勇地牺牲在山间 6、他却睡在冰冷的山里边
教师引导同学体会、领悟二小的勇气、智慧和他英勇献身的精神。
(七)重点学习第三、四、五节
1、 边读边想象二小的动作,他与敌人的对话,他心里的想法;
2、 分组交流;
3、 指名生汇报。
(八)再读课文:
问:你认为哪个小节让你很受感动?可以当堂背诵。
(九)齐读课文:
会背诵的局部可以站起来为大家背诵。问:读到这里,你想对王二小说些什么?
(十)师小结:(略)
(十一)作业:
1、 把《歌唱二小放牛郎》的故事讲给周围的人听
2、 积累介绍二小的图片或资料
3、 预习《歌声》
(十二)板书设计和课后随笔:
歌唱二小放牛郎
危急 顺从 牺牲
(勇敢 智慧)
放牛郎的教案篇6
教学目标:
1、了解故事发生的历史背景。
2、学习课文中的生字词,并能用生字组词。
3、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难点:
认识和运用生词、正确,流利朗读课文
教学准备:
生字卡片,录音磁带,小黑板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今天我们来听一个特别的故事,为什么说它特别呢?因为它是一首歌。请你们仔细听,歌中讲了谁的什么事情?
2、生边听边想。
3、师介绍王儿小及故事背景。
师:故事发生在抗日战争时期一个北方山区里。敌人向解放区扫荡,而解放区的政府机关和老百姓都躲在山沟里。八路军在山口设下了埋伏圈,我们的儿童团员王二小机智,冷静的把敌人引进了埋伏圈,他自己却光荣地牺牲了。他牺牲时,仅仅只有12岁。他用自己还没有来得及绽放的生命,为我们换来了今天没有战火燃烧的幸福生活。王二小一生虽然短暂,但他那不平凡的事迹,却永远被人们讴歌,被人们传诵,他所谱写的生命之歌,将永远为人们所传唱,他响亮的名字,将永远铭刻在我们心中。
4、揭示课题,齐读课题。
二、学习生字
1、自读课文,勾画出自己不认识的生字。
2、复习认识生字的四个步骤。
3、独立识字,小组交流。
要求:标出那些字是自己独立认识的,那些是在小组中合作认识的。
4、检查识字情况。
师:自己勾画出的生字都认识了吗?我们来检查一下你们的学习成果。在课文中勾出的生字我们要放到课文中来解决。
(师板贴15张生字卡片)
(一)a、(男一人)抽生读第一节。其余同学观察一下,在第一节中出现了那些生字。他读准这些生字没有。b、抽生上黑板摘卡片。c、生领读,齐读卡片。d、组词换卡片。生字:贪,耍
(二)a、(女一人)抽生读第二节。其余同学观察一下,在第二节中又出现了那些生字。他读准这些生字没有。b、抽生上黑板摘卡片。c、生领读,齐读卡片。d、组词换卡片。生字:敌,沟,荡
(三)a、轻声自读三段,找一找出现了那些生字,并且读准它。b、抽生上台摘卡片。c、生领读,齐读卡片。d、组词换卡片。e、一、二组女生读,男生听。生字:危,昏
(四)a、默读第四节。b、抽生上台摘卡片。c、生指名读卡片。d、组词换卡片。e、三、四组男生读,女生注意听字音。生字:埋,炮,受,骗
(五)a、出示多音字:挑。师:请你们仔细看生字条,找一找他在课文中的读音,把正确的读音,放在课文中读给同桌听。b、同桌互读互听第五节。师:你知道它还有一个读音是什么吗?c、出示小黑板。师:你能用不同的读音来组词吗?d、多音字组词。做动作理解不同字音时候的意思。e、牺、牲看看这两个字有什么特点?生自由说 生字:挑,牺牲
(六)师:看看最后一个生字出现在那一节啊?a、男,女生轮流读六、七节。
b、认读生字,组词。生字:含
小结男女生比赛情况
三、总结
1、出示生字赛读。(男女生轮读)
2、出示词语,小老师教读。(一名男生,一名女生)
3、齐读课文。要求:正确,流利。
4、书写生字。
放牛郎的教案篇7
教学目标
1.会认“恳、筛”等9个生字,会写“爹、嫂”等14个生字,会写“嫂子、床铺、照看”等词语。
2.默读课文,把握课文内容,能复述故事。
3.理解课文内容,体会牛郎、织女敢于追求新生活的决心,懂得劳动才能创造幸福生活的道理。
教学重点
默读课文,把握课文内容,能复述故事。
教学难点
理解课文内容,体会牛郎、织女敢于追求新生活的决心,懂得劳动才能创造幸福生活的道理。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会认“恳、筛”等9个生字,会写“爹、嫂”等14个生字,会写“嫂子、床铺、照看”等词语。
2.默读课文,把握课文内容,能复述故事。
教具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
每当夜幕低垂、群星闪烁时,我们仰望天空,隐约中不难发现一条银色的天河。瞪大眼睛仔细看看,就会发现天河两边有两颗闪亮的星星,这两颗星星就是“牛郎星”和“织女星”。民间早就有关于牛郎和织女的动人传说。今天,我们来欣赏一下吧。(板书:牛郎织女)
二、初读课文。(出示课件3)
1.画出不认识的字词,采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学。
2.小组内分自然段轮流朗读,检查读音是否正确。
三、初步自学(出示课件5)
小组合作,探究思考:
1.牛郎和老牛是怎样相处的?
2.牛郎和织女是怎样认识的?
3.根据学生的概括,梳理提纲(主要以牛郎为线索):
板书:身世凄苦——照看老牛——得牛相助——认识织女
4.选读自己特别喜欢的部分。
5.在交流中进一步熟悉故事,为进一步感悟及复述做准备。
四、复述练习。
师:同学们,我们熟悉了这篇文章,了解了这个故事。谁能把这个故事复述出来?(出示课件6)
复述时应注意:首先了解故事内容;复述时尽量口语化;复述尽量简化描述,只把重要内容突出即可,文章略写部分可以省略或简化。
生练习复述,师随时点评。『puxuewang.com』
师总结:同学们,我们的复述做得很好,看来我们掌握了复述的要点。希望我们在今后的学习中多练习。
五、布置作业。(出示课件7)
1.默写生字词。
2.继续阅读课文,了解牛郎、织女是怎样的人。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理解课文内容,体会牛郎、织女敢于追求新生活的决心,懂得劳动才能创造新幸福的道理
教具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出示课件10)
1.复习生字词。
2.再次邀请同学复述课文,复习课文内容。
二、精读课文,解决问题。(出示课件11)
1.多么神奇的想象,多么美好的生活!牛郎真幸运,他是多令人羡慕哇!怎么,为什么只有他能有这奇遇呢?
(把神话色彩去掉,我们会发现,神话故事确实很大程度上是人们现实愿望的反映。换个角度提问,引领学生去发现藏在神话后的人心。)
2.带着问题阅读,提示学生做批注,以便交流。
3.交流。 老牛和织女为什么如此青睐牛郎?(出示课件12)
(引导学生仔细阅读有关牛郎的段落,体会对牛郎的动作、语言等的描写,从中感受人物形象。)
①牛郎勤劳。第三自然段、第八自然段有集中体现。
②牛郎关心他人。到第三自然段中找。
③牛郎十分乐观豁达。爹娘都死了、兄嫂不喜欢、吃剩饭、穿破衣裳、睡牛棚。牛郎的态度是哼小曲儿,对牛照顾周到,打柴、种庄稼来安家。
小结:勤劳、关心他人、乐观,这些优秀品质使牛郎不仅赢得了老牛的倾力相助,还赢得了织女的芳心。
(板书:心地善良 吃苦耐劳)
4.织女是个怎样的人?(出示课件13)
师:我们可以先在文中找到关于织女的描写,再进行总结。
生总结:织女是个善良的、追求自由的人。
(板书:心灵手巧 渴望自由)
5.请就你感受最深的一方面,用语录体的形式,写下你的感想。(出示课件14)
预设:〖puxuewang.com〗
“帮助别人就是帮助自己,关爱别人就是关爱自己!”
“真诚的关爱必定能换来真诚的爱!”
“幸福靠自己创造。”
“幸福美好的生活是靠辛勤的劳动换来的。”
“不怨天不尤人,勤劳才能改变命运。”
……
三、拓展活动,自选其??
1.牛郎织女的故事历来为人们所传颂,请爱好古诗词的你背诵这首词:
鹊桥仙
?宋】秦观
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度。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
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2.民间流传着不少优美的传说,善于讲故事的你可搜集《白蛇传》《梁山伯与祝英台》《孟姜女》《田螺姑娘》等,准备参加故事会。
3.爱好天文的你别忘了观察星空,查阅、搜集有关星空的图片、文字等资料,找一找天河、牵牛星、织女星。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1.这篇文章是《牛郎织女》故事的节选,主要介绍了牛郎和织女这两个人物。在教学过程中,我引导学生运用多种方法进行朗读,在朗读过程中通过理解重点句子来把握人物形象,收到良好的效果。
2.在教学过程中,我注重对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我通过设置问题,引导学生阅读课文,在阅读中解决问题,使学生的自学能力得到培养。
美中不足的是,我对于个别同学的关注不够,致使个别同学的基础不够扎实,在今后的教学中希望有所改进。
放牛郎的教案篇8
教学目的:
1、学会本课7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2个生字只识不写,理解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复述课文。
3、乐于和同学交流对故事中人物的认识与评价。
教学重点: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复述课文。
教学难点:
理解课文内容,体会牛郎敢于追求新生活,懂得劳动才能创造新幸福的生活。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
1.每当夜幕低垂群星闪烁时,我们仰望天空,隐约中不难发现一条银色的天河,瞪大眼睛仔细看看,发现天河两边有两颗最亮的星星,这两颗星星就是“牛郎星”和“织女星”。围绕这两颗星,我国劳动人民为它们创作了一个凄婉动人的故事——《牛郎织女》。这个故事被誉为我国四大民间传说之一。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牛郎和织女的故事。
二、了解作者资料。
这个故事的作者是叶圣陶,又名叶绍钧,江苏省苏州人,著名作家、教育家,代表作品是童话集《稻草人》和《古代英雄的石像》。
三、理清文章脉络,理解文意。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划出文章各段表示时间的词句,试着理解该段大意。
3、学生汇报。
板书:
很久很久以前一天晚上第二天黄昏一天一天从此以后
每年农历七月初七的夜晚
4、再读课文,提出自己不懂的问题
四、请同学们试着用自己的一句话简单讲述该段大意。
(一)小组内交流。
(二)全班汇报。
五、谈谈学文后的感受。
六、作业
书写生词。
第二课时
一、导入激趣。
通过上一节课的学习,你一定急于知道牛郎和织女从相识、被迫分离到一年一次鹊桥会的全过程,这节课我们就来继续学习。
二、逐部理解,深入体会。
1、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故事可以分为哪几个阶段?
板书:
鹊桥相会
↗
织女被抓
↗
相识→结婚→生儿育女→老牛诀别
2、你能够利用文章中各段的重点词句来概括一下故事的内容吗??
(指导学生抓住各段的重点词句来概括一下故事的内容)
3、教师引导:故事中的角色分别具有什么样的特点?你们喜欢这则故事中的哪个角色?为什么?
4、请你读读最后一个自然段,说说为什么人们会有这样的想法?
(因为人们都希望牛郎和织女这两位善良、勇敢、勤劳的人过上好日子,寄托着人民群众也能过上美满生活的美好愿望。)
三、作业:
收集一个民间传说故事,再用笔记下来。
板书设计:
鹊桥相会
↗
织女被抓
↗
相识→ 结婚 → 生儿育女 → 老牛诀别
哥嫂待他不好 老牛指点男耕女织 话别留皮 趁机抓走 鹊桥相会
照看老牛周到 相识成婚幸福美满 天河相隔
教学反思:
1、学生在初读课文后对文章的细节,如“披上的牛皮没有能量,怎么能够把他们三个人带上天空呢?”“为什么不能够从天河上飞过去?”“披着牛皮飞不过天河,为什么喜鹊能够飞过?”等产生质疑,说明学生对民间传说并不够了解。
2、让学生收集一个民间传说故事再用笔记下来,但学生囿于条件所限,无人给他们讲,也鲜有接触的机会。
放牛郎的教案8篇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