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提高教学质量,教案在撰写过程需要更加注重教学效果的评估,教案在书写时需要教师进行教学资源的收集和整理,提高他们的信息获取能力,以下是会述职范文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快和慢小班教案5篇,供大家参考。
快和慢小班教案篇1
一、背景分析:
秋天是个丰收的季节,幼儿对于水果有着很丰富的经验,本次活动《水果屋》中出现 的水果都是幼儿在日常生活中经常吃的和看到的,对这些水果有着比较丰富而全面的感知,无论上水果的形状、颜色、味道,他们都已经有过比较直观的经验和体验,因此,活动目标是建立在幼儿已有生活经验的基础上的,这个教学活动比较符合取材于生活这个教学理念。
在活动设计上,老师把孩子们最常见的水果以《水果屋》的形式呈现在孩子们面前的时候,对于孩子们来说是比较新鲜的,他们会发现水果不但可以吃,而且还可以装饰屋子,引发了孩子们活动的兴趣。 幼儿期是语言发展的一个非常重要和关键的时期。孩子只有真正学会了说话,把自己的愿望用正确的语句表达出来,才能自由地和人交往,同时也才能更好的接受成人传授的知识和经验。提高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是幼儿园教育工作者的一项艰巨的任务。
在培养过程中,教师首先必须丰富幼儿的生活,为幼儿创造良好的语言环境;掌握幼儿学习语言的规律,有计划地进行培养和训练,要让幼儿多看、多听、多说、多练。在发展幼儿语言的基础上再教幼儿使用礼貌用语,培养良好的语言习惯。使幼儿的语言得到健康地发展。
本次活动《水果屋》,教师就是从幼儿的生活入手,水果是幼儿常见的,也是比较熟悉的。教师通过“水果屋”这样一个故事情景,让幼儿欣赏故事,理解故事的内容及情节,利用生动、形象的动画效果,给幼儿创设轻松、愉快的学习环境,使幼儿爱听、爱看、爱学,轻松愉快的参与到语言活动中去,大大激发了幼儿学习的热情,增强了语言活动的趣味性,激发了幼儿的创造能力和幼儿的想象能力。
二、教材分析:
教材特点: 情节形象鲜活、能够激发幼儿的好奇心,幼儿期由于受其年龄特点、阅历、知识累积、理解力等诸方面因素的制约,学习对他们来说有一定的难度,而多媒体与网络技术以其图、文、声、像并茂、具人机交互性和学习个别化的特点提供了一个界面友好、形象直观的交互式学习环境,刺激了幼儿的多种感官,易于激发幼儿自主学习的兴趣,培养幼儿学习的能力,为幼儿的学习提供了一个可供攀援的"脚手架"。
开头就以多媒体课件来贯穿整个活动 ,为幼儿营造了生动形象、富有趣味性的学习环境,培养了幼儿对语言活动的兴趣和热情,提高了教育效果。 引导幼儿用较好听的形容词进行描述,让幼儿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学到知识。
三、活动策略及分析:
营造情景,以幼儿熟悉的水果和感兴趣的课件《水果屋》中的熊妈妈和熊宝宝没有地方睡觉了,该怎么办呢?这个问题贯穿始终。
活动框架分析:本次活动共四个环节,以故事《水果屋》为中心,紧紧围绕教学目标,每环节之间依照循序渐进、步步深入的教学方式来进行教学活动的。
快和慢小班教案篇2
教学目标:
1引导幼儿在熟悉歌曲第一段的基础上,欣赏学习歌曲的第二段。
2让幼儿在会唱的基础上加上第二段的动作。
3培养幼儿待人热情,有礼貌的品质。
教学重点:引导幼儿在熟悉歌曲第一段的基础上,欣赏学习歌曲的第二段。
教学难点:让幼儿在会唱的基础上加上第二段的动作。
教学准备:教师编排情景剧,熟悉歌曲及动作。
教学过程:
一:开始部分
教师引导幼儿听音乐进行拍手,训练幼儿的节奏能力。
二:基本部分
1教师表演情景剧:“小朋友,你们家来过客人吗?来了客人你是怎样招待的呢?”(
请小朋友说一说。“今天有一个小朋友家也来了客人,你们看一看他是怎样招待客人的。”
2教师引导幼儿说一说主人是怎样招待客人的?并复习演唱第一段。
3教师和幼儿一起演唱第一段歌曲,并引导幼儿欣赏教师表演动作。2遍
4教师请幼儿一起做动作。纠正个别幼儿的动作。
5教师提问:“小主人请客人进家等妈妈,妈妈回来了吗?小主人是怎样送客人的呢?”
6教师清唱第二段,引导幼儿听清楚歌词。
7教师演唱第二遍,并加上动作。
8教师带领幼儿随音乐朗诵歌词,并加上动作,引起幼儿的兴趣。
9带领幼儿进行演唱,重点示范演唱xx.|学会用轻柔的声音进行演唱。
10引导幼儿边演唱边加上动作。
三:结束部分
教师请幼儿分组进行表演唱。
快和慢小班教案篇3
【活动目标】
1、通过教学活动,让幼儿明白懂得遇到危险的时候不哭叫,不慌张,多动脑筋想办法解决问题。
2、丰富词汇:冲、抓、游、跺脚、扑通。
3、助幼儿理解故事内容,并能胆讲述故事。
4、教育幼儿养成做事认真,不马虎的好习惯。
【活动准备】
故事vcd《聪明的小鸭子》录音机《数鸭子∨带字卡片
【活动过程】
一、听音乐,激发幼儿兴趣,导入新课。
师:老师今天给你们带来了一首好听的歌曲《数鸭子》我们一起来欣赏吧!(师生齐做律动)
师:会唱的小朋友跟着唱,会跳的小朋友也跳一跳。
(幼儿兴趣浓厚)
师:在这群可爱的小鸭子中,有一只聪明的小鸭子和它的朋友小猪遇到了一件很危险的事,小朋友想不想知道它们遇到了什么事?
幼:想知道。
二、新课进程。
(一)学习第一段故事。
①播放故事,幼儿观看,听故事。
②提问:故事里有谁?(幼:小鸭子和小猪。)
师:它们在干什么?
幼:它们在草地上玩耍,唱歌跳舞、游戏。
(师幼共同做唱、跳的模仿动作)
师:它们的心情怎么样?
幼:它们玩得可开心啦!
师:正当它们玩得开心时,突然,一只灰狼从草丛里冲了出来,一把抓住了小猪的脖子,他张开嘴准备吃掉小猪,小猪害怕得动都动不了。
师:孩子们,你们说小猪会被灰狼吃掉吗?小鸭子会管小猪吗?你是小鸭子你会怎么办?
③引导幼儿对上述问题进行讨论
幼儿a:灰狼它很坏,它肯定会要吃掉小猪,我想小鸭子它会救小猪的,我如果是小鸭子,我就想办法引开灰狼,不让它吃小猪。
幼儿b:小猪不会被灰狼吃掉,因为小鸭子会喊好朋友忙,赶走灰狼,救小猪的。我是小鸭子我就这样做。
师:小朋友刚才说得都很好,都不希望灰狼吃掉小猪,希望小鸭子助它,我们来继续听故事,看故事里是怎么讲的呢?
(二)学习故事第二段。
①引导幼儿完整地表演第二段故事,重点模仿“冲、抓、放下、游”几个动词及小鸭子的语气、语调,象声词“扑通”
②出示“冲、抓、放下、游”“扑通”字卡片。
师:你们知道这些词的意思吗?
幼儿讨论回答后,教师讲解词汇的意思,并做相应的模仿动作,让幼儿应用到日常生活中去。
师:小朋友都知道了这些词语的意思,我们再来看看,灰狼没有吃到小鸭子,它的心情会怎样呢?
(三)播放第三段故事。(幼儿观看听故事)
师:灰狼知道什么了?
幼:灰狼知道上了小鸭子的当。
师:灰狼为什么不能到对岸?它心情怎样?
幼:因为灰狼不会游泳就不能过河到对岸,灰狼气得一边喊一边跺脚“气死我了,气死我了。”
②学习词汇“跺脚”,模仿灰狼生气的样子。(气氛活跃)
师:它还想吃掉谁?结果怎样?
幼:它想吃掉小猪,结果小猪早跑了。灰狼两手空空、垂头丧气的回家了。
③引导幼儿完整讲述故事第三段。
(四)鼓励幼儿完整地讲述故事,并模仿相应的动作及表情。
1、同伴间相互讲述,老师指导。
2、幼儿个别讲述,鼓励幼儿讲评。
三、讨论:今天听的故事里,小鸭子和小猪遇到了什么危险事情?灰狼为什么没有吃掉小鸭子和小猪?我们小朋友遇到危险该怎么办?
讨论总结:小鸭子和小猪遇到灰狼要吃掉它们的危险。可是聪明小鸭子想办法让灰狼上当了,所以灰狼没吃掉小鸭子和小猪。我们小朋友遇到危险、困难的时候不要哭叫、不要慌张,要向小鸭子学习,开动脑筋想办法去解决问题。
【活动延伸】
在日常生活中,有时会遇到一些危险和困难。如:
①陌生人敲门你怎么办?
②家人突然病倒你怎么办?
③与父母走散你怎么办?
活动反思
幼儿期是语言发展,特别是口语发展的重要时期。幼儿的语言能力是在交流和运用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应为幼儿创设自由、宽松的语言交往环境,鼓励和支持幼儿与、同伴交流,让幼儿想说、敢说、喜欢说并能得到积极回应。幼儿的语言学习应在生活情境和阅读活动中引导幼儿自然而然地产生对文字的兴趣。
快和慢小班教案篇4
【活动目标】
1、会用吹泡泡的方法,吹画出小花,并能大胆添画多种形状的花瓣。
2、初步尝试合作作画,体会合作的乐趣。
【活动准备】
1、人手一份吹泡泡的工具、实物投形仪、范例、作业纸(下端均画有小动物)
2、课前带领幼儿玩吹泡泡游戏。
【活动过程】
一、回忆如何吹泡泡。
师:“刚才我们和泡泡交了朋友,那你的泡泡朋友是怎样吹出来的?”
引导幼儿讲出如何吹:蘸泡泡水,放在嘴边轻轻吹。
二、引导幼儿讲出为小动物吹泡泡花。
出示图片(用实物投形仪打出)
师:“呜呜呜,是谁在哭?原来是小动物们在哭,因为它们草地上的小花还没长出来,真伤心,我们赶快来帮它们想个好办法,让小花快快盛开吧!”
启发幼儿讲出用吹泡泡的方法帮它们种上小花。
师:“刚才我们和泡泡交了朋友,那就请这些美丽的`泡泡来帮它们变出小花吧!”
三、讨论、学画泡泡花的方法。
1、“泡泡花怎样画呢?”启发幼儿讲出先吹泡泡在纸上,幼儿来示范,提醒对着纸头吹。
2、“怎样让泡泡花开得更美丽?”启发幼儿讲出为泡泡添上美丽的花瓣,幼儿来示范,重点提醒幼儿要一朵一朵把花画清楚。
出示范例(画好的泡泡花),观察有些什么花瓣,自己还会画什么花瓣。
四、幼儿作画,教师提要求:
1、小朋友到自己喜欢的小动物那先吹上美丽的泡泡。
2、草地上的泡泡吹满了,就可以用笔为它添上美丽的花瓣,花瓣的形状越多小动物越开心。
3、如果你喜欢的小动物那儿很挤,你怎么办?提醒幼儿会谦让。
幼儿作画,教师重点指导幼儿画花瓣,鼓励幼儿画和别人不一样的花瓣。
4、以小动物的口吻简单评价幼儿作品。
引导幼儿一起跳个“找朋友”。
快和慢小班教案篇5
主要内容:
一、公祭日的设立:为了从未忘却的纪念
二、国家公祭日设立的背景及意义
三、从设立国家公祭日看日本对待历史的态度
四、公祭日不为记住仇恨而是要传播和平
2014年12月13日,我国将迎来第一次大型的国家公祭活动——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在此之前的9月3日,全国各地也隆重举办了各种形式的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活动。
国家公祭日是如何设立的?有什么意义?它对未来中国的外交会产生怎样的影响?&b&b,我们从本专题中寻找答案。
一、公祭日的设立:为了从未忘却的纪念
国家公祭日是国家为了纪念曾经发生过的重大民族灾难而设立的国家祭日。二战后,主要参战国政府纷纷推出国家级哀悼日,以国家公祭的形式来祭奠在惨案中死难的国民,增强现代人对国家遭受战争灾难历史的记忆。
2014年2月25日下午,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七次会议决议,拟将9月3日确定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拟将12月13日设立为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
2014年2月27日下午,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七次会议经表决通过,决定将9月3日确定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将12月13日设立为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
1、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是中国人民抵抗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的正义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近代以来中国反抗外敌入侵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胜利,成为中华民族由衰败走向振兴的重大转折点,为实现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建立新中国奠定了重要基础,为世界各国人民夺取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争取世界和平的伟大事业作出了巨大贡献。
在抗战中,中国各族人民也付出了巨大代价,伤亡3500万人。制定本纪念日是为了更好地缅怀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中英勇献身的英烈和所有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作出贡献的人们,铭记中国人民反抗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的艰苦卓绝的斗争,彰显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的重要地位,表明中国人民坚决维护国家主权、领土完整和世界和平的坚定立场,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伟大民族精神,激励全国各族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共同奋斗。
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的由来
设立国家公祭日传播和平正能量
2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太平洋战场中,日本投降从而战争结束的日期及其后每年的纪念日。1945年9月3日清晨(当地时间),日本在停泊在东京湾美舰密苏里号上与盟国签订《降伏文书》;由于时差关系,美国的对日战争胜利纪念日为9月2日。中国的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于9月3日。
1945年9月3日,中国国民政府下令举国庆祝,放假1天,悬旗3天。国民政府并通过决议,规定从次年开始,每年的9月3日为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
国民党败退台湾后,台湾当局为了统一各军种节日,于1955年起将对日抗战胜利日作为陆海空三军的军人节。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1951年8月13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发出由周恩来总理签署的通告,确定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为9月3日。通告指出:本院在1949年12月23日所公布的统一全国年节和纪念日放假办法中,曾以8月15日为抗日战争胜利日。查日本实行投降,系在1945年9月2日日本政府签字于投降条约以后。
中国在这一天,曾举办过多次大型庆祝活动。民主党派九三学社就是为了纪念这个日子而命名的。
近年来为何淡化
抗日战争结束后,众所周知,中国很快陷入内战,所以这个日子的喜庆气氛被冲淡了许多。
新中国成立后,并没有每年都进行庆祝,只是在逢十的年份举办一些活动。那么,为什么法定的胜利日没有受到应有的重视呢?中国日本史学会会长汤重南教授认为,宣布9月3日这个日子为纪念日的是国民党政府,解放战争时期对这个事情不愿意多说,新中国成立后也没有多提。现在,我们越来越承认抗日战争是国共合作的一次抗战,是中华民族的统一抗战,但不可忽视中国共产党起到的重要作用。正如汤教授所言,有个过程是可以理解的,但这个过程应该越短越好。
现在国家以法定形式确定纪念日,从一定意义上也说明越来越正视历史,显示出执政自信。
2、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南京大屠杀-日军侵华历史事件
南京大屠杀是日本侵华战争初期日本军队在中华民国首都南京犯下的大规模屠杀、强奸以及纵火、抢劫等战争罪行与反人类罪行。
1937年12月13日,侵华日军在中国南京开始对中国同胞实施长达40多天惨绝人寰的大屠杀,日军暴行的高潮从1937年12月13日攻占南京开始持续了6周,直到1938年2月南京的秩序才开始好转。三十多万人惨遭杀戮,制造了震惊中外的南京大屠杀惨案。这一公然违反国际法的残暴行径,铁证如山,经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设立的远东国际军事法庭和南京审判战犯军事法庭审判,早有历史结论和法律定论。2014年6月10日,中国外交部表示,中方将有关南京大屠杀和日军强征慰安妇的一些珍贵历史档案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申报世界记忆名录。
制定该国家公祭日是为了悼念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和所有在日本帝国主义侵华战争期间惨遭日本侵略者杀戮的死难同胞,揭露日本侵略者的战争罪行,牢记侵略战争给中国人民和世界人民造成的深重灾难,表明中国人民反对侵略战争、捍卫人类尊严、维护世界和平的坚定立场。
近几年的反映日本入侵南京的电影:《南京南京》、《金陵十三钗》等。
设立国家公祭日传播和平正能量
3、日官员设立对中国国家公祭日的反应及中国回应
对于中国设立公祭日,日本内阁官房长官菅义伟在2月26日上午举行的记者会上,就中国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将南京大屠杀发生的12月13日设立为国家公祭日草案一事表示:虽然日方对squo;为何在战后69年才squo;抱有疑问,但因是中国内部问题,所以日本方面不予评论。
日本《朝日新闻》2月26日指出,在中日历史问题上,中方发布法律设立国家纪念日是十分少见的异例。中方此举是对日本首相安倍晋三参拜靖国神社和历史认识问题在国家层面上的批判行为。其目的是把安倍政权历史认识问题推向国际社会。
针对日本政要的言论,国防部回应中国设国家公祭日:日本无权说三道四2014年02月27日记者采访: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七次会议25日下午审议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确定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的决定草案和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设立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的决定草案。有评论称,此举是中日博弈下的战术亮剑。日本内阁官房长官称对中方二战结束69年后设立纪念日和公祭日感到疑惑。请问中方对此作何评论?
中方:真正让我们感到疑惑的是,二战已经过去那么多年了,历史对于日本军国主义发动侵略战争的罪行早有定论,为什么日本有些人至今仍然要为历史翻案,仍然要去参拜靖国神社,去膜拜那些二战甲级战犯的幽灵。我们敦促日方正视和反省战争责任,以实际行动取信亚洲邻国和国际社会,而不是去对战争受害国的正常纪念和悼念活动说三道四。
二、国家公祭日设立的背景及意义
1、国家公祭日设立的背景
中日两国是一衣带水的邻邦。在中日关系史上既有2000多年的中日两国互相借鉴、共同进步的友好交往史,也有甲午海战、侵华战争等日本军国主义侵略中国,使中国人民遭受深重灾难,也使日本人民付出沉重代价的不幸历史。
新中国成立后,中国政府从两国人民的根本利益及亚洲与世界的和平与稳定的大局出发,希望重建和发展中日睦邻友好关系,提出了实现中日邦交正常化的目标。然而,战后的日本在美国的控制下追随美国,敌视新中国。1952年4月,在美国的促压下,日本吉田茂政府同台湾当局缔结了所谓的和平条约,宣布建立所谓外交关系,公然对新中国进行挑衅,为中日邦交正常化设置了严重障碍。直到1972年9月29日,中日双方签署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和日本国政府联合声明》。中日邦交实现正常化,揭开了两国关系的新的一页。
近些年来,中日关系虽然总体上保持了接触与发展的方面,但并不是一帆风顺的,尤其是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历史问题,日本否认侵华的部分史实,篡改教科书中的相关内容。称关于侵略的定义,不管是学术界还是国际上都尚无定论。名古屋市长河村隆之更是直接否认南京大屠杀。日本广播协会(nhk)经营委员百田尚树今年2月3日在东京街头的公开演讲中声称,根本不存在南京大屠杀,一时间,各种各样否认南京大屠杀的言论甚嚣尘上。而安倍政府频繁参拜靖国神社。一些别有用心的日本右翼分子幻想复活军国主义,严重地伤害了包括中国人民在内的世界人民的感情。
二是领土和海洋争端问题。自安倍政权上台后,围绕钓鱼岛主权问题展开的中日争执不断升级,从而导致中日关系急转直下。安倍政权将中国视为假想敌,设立国家公祭日传播和平正能量
4发表了一系列中国威胁论,在外交、军事等各方面展开攻势,联合越南,菲律宾等国,围堵中国。
材料:
2013年12月,菲律宾海岸警卫队收到日本10艘巡逻艇;
2014年8月1日,日本与越南达成协议,将向越南赠送6艘二手海上巡逻船和海上保安装备,以提高越南‚海上执法能力‛。
由于当下正值日本右翼势力活跃,中日摩擦不断。正是在这样一个背景下,设立国家公祭日。这确实是对不肯认罪、否决侵略历史的日本右翼势力的有力回击。
从国内的情况来看,对于抗日战争纪念日,存在着一些争议:在某些学者和民间人士看来,八一五、九一八和七七更值得纪念。这使得本来没有争议的事情发生了分歧。
同时,虽然南京方面每年在12月13日,都举行一些纪念活动,但由于是地方性的,影响力亦有限。
近些年,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又多次提案,民间呼声也愈来愈高涨。不仅中国如此,从全世界范围看,许多国家都有自己的法定国家公祭日,或者纪念日,或者哀悼日,以举办最为庄严隆重的仪式,缅怀逝者。
因此,通过国家法定形式确定双日,也能够更好的教育生者,警示今人,建构个人与国家、公民与社会、民众与政府之间共同的民族信仰与价值追求。
以上设立的国际国内背景。
2、设立国家公祭日的多重意义
抗战早已胜利结束,但硝烟并未散去。值此日本右翼势力不断抬头、安倍政权的仇华倾向日益显著之际,由全国人大以立法形式设立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正当其时。
(1)表明中国人民缅怀抗战英烈,坚决维护国家主权、领土完整,维护战后国际秩序和世界和平的坚定立场。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是中国人民抵抗日本军国主义侵略的正义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二战东方主战场,抗日战争的胜利不仅为实现中国的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建立新中国奠定了重要基础,也为世界各国人民夺取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争取世界和平的伟大事业作出了重大贡献。
中国人民为此付出了巨大的民族牺牲。此次以全国人大常委会决定的形式确定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是为了更好地铭记历史,缅怀在抗战中英勇献身的英烈和所有为抗日战争胜利作出贡献的人们,表明中国人民坚决维护国家主权、领土完整,维护二战胜利成果和战后国际秩序的坚定立场。
资料:2014年9月1日,民政部公布我国第一批著名抗日英烈和英雄群体名录,共300名。
民政部相关负责人表示,据不完全统计,近代以来约有2000万名烈士牺牲,但目前全国有名可考、并收入各级《烈士英名录》的仅有193万余人。
民政部公告称,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是中华民族历史上最伟大的卫国战争,是近代以来中国反抗外敌入侵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为永远铭记抗日英烈的不朽功勋,大力弘扬爱国主义精神,经党中央、国务院批准,民政部公布第一批在抗日战争中顽强奋战、为国捐躯的300名著名抗日英烈和英雄群体名录。后期,民政部还将分批公布牺牲英烈和英雄群体名录。
名录中的许多英烈,其名字和事迹许多都已被广泛传颂,甚至耳熟能详,如设立国家公祭日传播和平正能量
5国民革命军陆军第29军132师师长赵登禹、国民革命军陆军第33集团军总司令张自忠、东北抗日联军第1路军总司令兼政治委员杨靖宇,以及狼牙山五壮士等。外籍牺牲英烈人员中,则有加美援华医疗队医生诺尔曼〃白求恩等。
快和慢小班教案5篇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