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的设计应该符合学科教学的规律和原则,教案的编写展示了教师对学生学习过程的关注和指导能力,以下是会述职范文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幼儿园雷的教案最新8篇,供大家参考。
幼儿园雷的教案篇1
一、教学目标
1、了解10以内数字的排列位置。
2、培养幼儿的秩序感和记忆能力。
二、重点难点
1、通过学习活动,掌握10以内的序数。
2、学会从左到右进行10以内序数的操作应用。
三、教学准备
10个盘子、1——10数字、10种蔬菜、智慧盒。
四、教学过程
1、手指操放松。
2、瞬间记忆。今天小动物们和蔬菜宝宝的'运动会已经闭幕了,要给他们颁奖了,你们想去参加吗?首先要先过小动物们给我们出的通行证,我们才能去。
3、出示课件。获得本次运动会表现最好的前十名的小动物有:熊猫、长颈鹿、猫、豹、兔子、大象、小狗、公鸡、老虎、乌龟。同时出示数字1、2、 3、4、5、6、7、8、9、10。提问:排在第一名的小动物是谁?第二名是谁?大象排第几名?
4、下面有请蔬菜宝宝们闪亮登场。请10个小朋友托盘出来。第一个是土豆,第二个是西红柿,第三个是黄瓜,第四个是芹菜,第五个是萝卜,第六个是芸豆,第七个是洋葱,第八个是姜,第九个是胡萝卜,第十个是香菜。
5、请幼儿给获奖的蔬菜颁奖吧。让幼儿在蔬菜面前放上数字。提问:第一名是谁?第五名是谁?萝卜排在第几名?
6、游戏放松《打害虫》。
7、请幼儿操作智慧盒,请小朋友请出种类不一样的10个小动物插在插板上的第一行,请给小动物排排顺序吧。提问:小猫排第几?小老虎排第几?
8、小猫钓鱼。请把10只小猫插在智慧盒上的第一行,把10条鱼插在第五行。黄色的棋子当鱼线,我们来钓鱼。听口令:第2只猫去钓第2条鱼,第3只猫钓第5条鱼......
9、结束。
五、教学反思
1.整个活动,幼儿自始至终保持了浓厚的兴趣,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教师起到了导向辅助的作用。
2.本节课游戏性、趣味性强,课堂气氛活跃,充分激发了幼儿学习积极性。
幼儿园雷的教案篇2
活动名称:文具小超市
活动目标:
1、复习10以内数的加减运算,会用算式列题。
2、通过讨论知道有些文具是一年级小学生必备的,而有些文具是今后才会用到的。
3、能大胆的发表自己的见解。
4、有兴趣参加数学活动。
5、让孩子们能正确判断数量。
活动准备:
用幼儿和老师共同收集的文具布置“小小文具超市”。
幼儿每人一份钱。(钱的数目从5~10)、每组一个塑料框、计算用的纸和笔。
有关“文具”的文字卡片若干。
活动过程:
一、超市买文具
1,教师:“再过不久,我们小朋友即将读小学一年级,上学时需要文具,今天,请小朋友到”文具小超市“买你们需要的文具。”
2,每位小朋友从塑料框那那一份钱,请你用手中的钱去买文具,要求买的文具的总价格就是你手中的钱的数字。
3,幼儿根据各自不同的数字购买文具,并用算式列出所购买的文具式题。
4,请个别幼儿说说:我买了……文具,算题是……。
二、讨论:哪些文具是一年级所必须准备的?
1,每组小朋友把买来的文具都集中在一起,大家看一看,这些文具是不是一位一年级小学生必须准备的。
2,小组成员之间相互讨论,并能做出适当调整。
鼓励幼儿把重复或者不需要的文具放回超市,并重新拿回一些大家认为是必须的的文具。
3,集体讨论
请个别小组展示所购买的文具。
(1)请大家看看,哪些文具是一年级小学生必须准备的?说说你们的理由?
(2)幼儿边说老师边出示相应的文字卡片。
(3)除了这些还有什么文具是一年级小学生必须准备的?
(4)师生共同总结。
4,被排除的这些文具,在我们今后的学习中还是会用到,除了这些,你们还知道有哪些文具吗?
活动反思:
1、幼儿对人民币感兴趣。
2、引导幼儿动脑筋。
3、体现数学教育生活化。
4、数学问题情境化。
5、教育方法游戏性。
6、活动环节训练要复习序数。
7、要反复做游戏巩固,把文具换其他物品培养幼儿灵活换算能力。
幼儿园雷的教案篇3
活动目标:
1、能够大胆的用好听的歌声来表扬母鸡妈妈
2、能准确区分圆形,三角形,正方形,并将其放入相应的篮子里
活动准备:
母鸡妈妈的裙子一条,头饰一个,三角形,正方形,圆形的积木若干,三个装有这些图形的篮子,几个肯德基的杯子
活动重点:准确区分圆形,三角形,正方形
活动过程:
1、导入
老师:瞧谁来了呀?(母鸡)母鸡妈妈想请你们做我的宝宝,好吗?小鸡快到妈妈身边来,让我亲一亲,抱一抱,好吗?
2、母鸡生蛋
老师:和宝宝们在一起真开心,可是妈妈怎么发现有点肚子疼,“哎呀,不好了,宝宝们,我要生蛋蛋了!”咯咯哒,咯咯哒———————(出示积木)
老师:哇!我生了那么多的蛋蛋,宝宝们妈妈本领大吗?快来夸夸我呀!(《老母鸡》歌曲)
3、把蛋送回家
老师:刚才,我生了那么多的蛋蛋,而且是各种形状的蛋蛋,你们喜欢吗?(请幼儿说一说有些什么形状)
现在,妈妈请来了我的好朋友,“肯德鸡”,这个杯子里装着各种形状的蛋蛋,请每只小鸡宝宝拿一个杯子,把里面的蛋蛋放到和他一样形状的篮子里,好吗?(幼儿操作)
活动反思:
作为一个托班的老师,在活动设计时我也是充分的考虑到我们班孩子的年龄特点,再根据到孩子们的`实际情况做了一个权衡。所以整个活动下来,孩子们的积极性还是比较高的,
我还是比较好的带动了他们的积极情绪。同时在预设活动中,我整合了音乐,计算,语言,并且我个人觉得整合得还是比较得体的,没有一种硬生生的强制增加上去的感觉。为了更好的带动孩子们的情绪,我即兴的增加了一些打气的动作来渲染孩子们,以前哭闹得很厉害的王济海,被我的举止吸引了很快的投入到活动中,取得了比较好的效果。因为孩子们经过了一段时间的主题学习,对于母鸡有了一点认识,所以当我以母鸡妈妈的身份要求他们来做我的宝宝时,孩子们显得很热情,并且从始至终王欣宜总是叫我“妈妈”,看来这个角色在她的头脑里已经根深地固了。
只是在活动的设计中,应该将“鸡蛋宝宝”放在活动室中让孩子自己去拣,篮子也应该放在不同的地方,避免太拥挤。托班孩子的年龄特点决定了他们他们比较喜欢模仿,喜欢反复的摆弄物品,反复的重复一个动作,所以我应该多给孩子一些动手操作的机会,让这样的形式来带动他们活动的兴趣,让孩子在游戏中学到知识。
幼儿园雷的教案篇4
一、魔毯: 游戏目的:
1、立定时能平衡自己的重心
2、加强幼儿间的情感交流,培养合作观念
游戏材料: 报纸,录音机,音带
游戏过程:
1、在场地上铺若干报纸。
2、用故事引出游戏:大灰狼睡醒了,要到森林里去吃小动物。如果小动物站在"魔毯"(报纸)上,大灰狼就看不见了。
3、音乐声中,幼儿分成两组:一组幼儿扮小动物到处走动或做小动物的动作,另一组由2-3名幼儿组成,扮成大灰狼,在旁边睡觉。
4、音乐停。小动物们赶快找一张"魔毯"站在上面,否则就被抓走。
5、将报纸对折。下一段音乐起,游戏重复进行,每一段游戏结束,就将报纸对折一次,直到每张报纸上只能站一个幼儿。
二、溜冰:
游戏目的: 培养幼儿的细心。耐心和平衡能力
游戏材料: 报纸,节奏较快的音乐
游戏过程:
1、将一张报纸一分为二,幼儿两脚各站在半张报纸上,做溜冰预备姿势.
2、音乐声起,幼儿开始在规定的范围内向前滑行.
3、报纸一破就下场,场所没有破的为最付佳溜冰手.
(用力均匀,速度稍慢一点,报纸不容易破)
幼儿园雷的教案篇5
活动时间:
20xx年9月5日
活动地点:
大三班
执教人:
刘老师
活动目标:
1 、直到农历八月十五是我国传统的节日——中秋节,初步了解中秋节的有关风俗习惯。
2 、积极参加中秋节的有关活动,乐意用不同的方式来表达自己对节日的感受。
3、在活动中感受节日的欢乐气氛。
活动准备:
1 、幼儿人手图画一本。彩笔。
活动过程:
一、引导活动。引起幼儿兴趣,导入主题。
1、说说中秋节。
(1)让幼儿知道中秋节是个团圆的节日,中秋节是我们的中国人的传统节日。
二、说说月饼
引导幼儿说说自己吃过什么样的月饼,看见过的月饼是什么形状的,为什么月饼大多是圆形的?有什么意义?
三、幼儿绘画,教师巡回指导。绘画月饼
让幼儿在已有经验基础上,尝试用画笔绘画出自己看到的,吃过的月饼。
四、作品展示。
1 、向同伴说说自己画的月饼。
2 、作品放在大厅里展示。
3、表扬肯定画的好的幼儿。
幼儿园雷的教案篇6
一、活动类型:
健康
二、活动班级:大班
三、活动目标:
1、通过听故事,了解蛀牙形成的原因,懂得保护牙齿的重要性。
2、再讨论中学会正确的刷牙方法。
3、幼儿逐步养成保护牙齿的好习惯。
四、活动准备:故事背景音乐、小蜜蜂、喜羊羊、美羊羊面具各一个、灰太狼头饰一个、音乐《别看我只是一只羊》、儿歌《小牙刷》、《亲亲小牙刷》
五、活动过程:
(一)导入:
1、通过歌曲《别看我是一只羊》问,问小朋友最喜欢看的动画片,引出聪明的喜羊羊和倒霉的灰太狼的故事。
2、出示灰太狼头饰,师:灰太狼整天都想出各种办法去抓小羊了,今天灰太狼又想出了一个办法,请幼儿猜一猜,这次灰太狼抓羊成功没有呢?引出故事。
(二)展开:
1、教师有表情有动作地完整讲述一遍故事。(播放背景音乐)
2、教师有表情地讲述故事的第一部分并且提问。灰太狼抓住了美羊羊,其他羊想办法救出美羊羊。(播放背景音乐)
(1)灰太狼的牙齿厉害吗?有多厉害?
(2)教师模仿喜羊羊:你们怕灰太狼的牙齿,我就不怕,我还要把它的牙齿全部拔掉,把美羊羊就出来!
(2)那喜羊羊到底想到了什么办法呢?灰太狼又是怎么做的呢?谁又去劝的灰太狼的呢?喜羊羊又是怎么骗的呢?
2、讲述故事第二部分,了解故事内容并提问。
(1)喜羊羊想到了什么办法?它是怎么说的?(请个别幼儿说,集体模仿狐狸的样子:啊!尊敬的灰太狼大王,我给你带来了世界上最好吃的东西——糖)
(2)喜羊羊吃过糖吗?它是怎样做的?(请幼儿上台模仿灰太狼的样子:灰太狼吃了一粒又一粒,连睡觉的时候,糖还含在嘴里呢。)
(3)这时候,谁来劝灰太狼了?(请一名幼儿扮演灰太狼,其余幼儿模仿红太狼:哎呦呦,糖吃得太多,又不刷牙,牙齿会烂掉的。喜羊羊最狡猾,你可别上他的当呀)灰太狼的牙是不是真的不怕糖呢?
3、讲述故事第三部分灰太狼为什么要拔牙?(因为灰太狼有蛀牙)
(三)讨论:了解蛀牙的形成。
1、讨论牙齿有什么作用。
(1)前方的牙齿可以切断食物,里面方方的牙齿可以压碎食物;练习发音如:字、师、四,明白牙齿可以帮助我们发音,讲话清楚。
(2)请幼儿张开嘴巴看看牙齿是什么颜色,检查对方的牙齿是什么颜色。
2、通过讨论后,由教师讲述原因:牙齿嚼了东西后总有些残渣留在牙缝里,尤其是糖,有粘性,细菌就在这些残渣里面生长,产生一种叫乳酸的东西。时间长了,就会变黄发黑,有的甚至会出现小洞。就形成了蛀牙。
(四)学会正确的刷牙方法。
1、把牙膏挤到牙刷上(黄豆粒大小)
2、顺牙缝由上而下、由下而上地竖刷。上下、内外都是顺着牙根向牙尖刷,牙合面可以横刷。
3、每次刷牙至少需要3分钟,每个面要刷15~20次。
4、刷完后用清水将牙膏全部漱出。
5、播放音乐《亲亲小牙刷》,一起刷刷牙。
(五)养成保护牙齿的好习惯。
1、睡前不吃糖
2、早晚刷牙
3、饭后漱口
4、不吃过硬的东西
(六)播放音乐《刷牙歌》,大家一起刷刷牙。
六、活动结束:
1、结合进餐活动,让幼儿养成正确的进餐习惯。
2、利用日常活动,让幼儿谈谈你的牙齿为什么变黑了?这样有什么不好?让幼儿懂得牙齿清洁整齐,不但美观,而且能减少疾病。
幼儿园雷的教案篇7
目标:
1.练习左右脚交替运球,锻炼协调能力。
2.学习与同伴合作踢球,感受与同伴合作游戏的快乐。
准备:
球门两个,小足球人手一只。
过程:
一、热身运动
1.幼儿每人抱一个小足球当方向盘玩开汽车游戏,绕场地慢跑一圈。
2.幼儿把球夹于两腿之中,做修车、洗车、停车等动作,舒展身体关节。
二、赶着球儿跑
1.教师示范用左右脚交替向前运球,注意脚部用力要适中,控制好球的方向。
2.幼儿分散边念儿歌“小足球,真听话,轻轻踢,朝前跑,左一下,右一下……”,边练习左右脚交替向前运球。
三、游戏:运球回家
1.幼儿分成人数相等的两队,站在草地一端,另一端放置两个球门。
2.玩法:哨声响起,每队第一位幼儿双脚交替向球门方向运球,直到把球运入球门,然后往回跑,拍第二个幼儿的手。第二个幼儿继续双脚交替向前运球,依次接力,先运完的队为胜。游戏反复进行2至3次。
四、亲亲小足球
幼儿每人抱一个小足球,用球轻拍同伴的肩、背、手、脚等部位,达到放松的目的。
(评:孩子们用儿歌配合运球练习,不仅容易记住运球要点,也为运球活动增添了趣味。而“运球回家”则让幼儿在合作竞赛与游戏情景中体验了踢球的乐趣。最后的“亲亲小足球”放松动作,更使孩子们觉得小足球是他们的朋友。)
幼儿园雷的教案篇8
一、活动名称:大声回答我在这儿
二、设计思考:
此绘本是由教师们根据图画书《大声回答我在这儿》改编后的作品。故事中的主角是一只可爱而又内向的小兔,它对幼儿园的生活充满了向往。开学第一天,山羊老师点名时,所有的小伙伴都能大声介绍自己,只有小兔羞于启齿,迟迟不愿应答。最后,在老师和同伴们的鼓励下,小兔终于鼓足勇气,大声介绍了自己。简单的故事情节记录了孩子们入园时所经历的场景,非常贴近小班幼儿的生活,容易引发生生间的情感共鸣,让初次接触绘本的小班幼儿萌发强烈的阅读兴趣,是不可多得的优秀小班阅读教材。
根据小班幼儿的阅读特点,阅读活动中,我们首先利用课件游戏《找朋友》,让幼儿在自然的情境中关注同伴和自己,学会自然的.回答“哎,我在这儿”。在此基础上,我们鼓励幼儿阅读图书,结合录音,反复倾听“哎,我在这儿,我是聪明的xx”,最后,在阅读理解了故事后,我们会采用首尾呼应的方式,再次开展点名的活动,鼓励孩子们丰富原先的语言,学着说出:“哎,我在这儿,我是xx的xxx”,不断地帮助幼儿建构语言,挑战了幼儿的表达能力,同时也利用游戏的方式帮助幼儿感受集体阅读活动的有趣。
二、绘本教学设计思考
本书中依次出现了三个层次的自我介绍短句,即“我是×××。”“我是怎样的×××”“我是怎样的×××,我会(或我喜欢)……”可以鼓励幼儿反复倾听,理解这些句子的含义,并尝试用这些句式清楚地向别人介绍自己的姓名、性格等。
本故事的情节围绕着新朋友入园的相关事件展开,所以通过阅读,孩子会自然而然地了解幼儿园里的主要人群(老师和小伙伴),也会简单了解幼儿园来园生活的场景,知道老师会亲切地呼唤所有孩子的姓名,而孩子们也会在老师呼唤时礼貌地回应等。故事的情节与幼儿文明礼貌的培养联系密切,对帮助小班幼儿尽快适应集体生活有一定帮助
这个故事中,有一处是非常有利于推进幼儿自我意识发展的内容。即:我是怎样的xxx。通过鼓励孩子们学着运用这个句式介绍自己,其实对于引导孩子认识自我,学会认同自己是很有帮助的。尽管孩子由于年龄尚小,所以对自己的认识,可能并不真正客观,但是通过想一想,说一说,能间接促进孩子对自我今后发展的关注和肯定。
这个故事传递着老师和孩子之间亲密的情感,通过呼唤名字和应答的简单情节,可以让孩子们感受到师生之间的暖暖情感。从而有效地萌发孩子们盼望上幼儿园的积极情绪。
这个故事情节简单,重复的角色语言较多,所以非常适合鼓励孩子们看看演演。建议在充分熟悉了这一绘本厚,可以尝试引导幼儿和老师一同来玩玩角色扮演游戏。让每个孩子都能有机会将静态的图书阅读转化为动态的生动地表演活动,会在阅读培养的起始阶段,就让孩子养成积极表达表现的态度和习惯。
三、活动目标:
(1)愿意安静倾听老师讲述故事,了解动物宝贝在幼儿园点名的有趣事
(2)乐意礼貌大方地应答他人,学说短句“我在这儿,我是xxx”。
四、活动准备:
1.ppt课件
1)图书中熊老师点名及各动物角色应答的录音。
2)与班内幼儿相匹配的点名课件。
2.大图书一本、小猪头饰一个
五、活动过程:
(一)、活动导入,朋友回应
导语:孩子们,这里有什么?(配合点名课件中的照片),瞧,宝宝们的照片都转起来了,老师要找好朋友啦!
1.老师找朋友
教师操作课件“找朋友”,鼓励被定格的幼儿大声地回应“哎,我在这儿”。
2.小猪找朋友
引导幼儿向小猪介绍自己,和小猪做朋友。
过渡:小猪真高兴,有了这么多的好朋友。今天它也要去上幼儿园了,我们跟它一起去看看吧!
(二)、集体阅读,理解故事
1.讲述图1—图5
教师:幼儿园到了,瞧!熊老师站在门口,看到小猪来了、小猫来了、小兔来了,小老鼠也来了。大家笑嘻嘻地说:“熊老师,早上好!”这真是一个快乐的幼儿园。
过渡:熊老师说,我要点名了!
2.观察图6
提问:熊老师点了谁的名字?
小老鼠是怎么回答的?(播放录音)
小结:小老鼠真棒,听到老师叫它的名字不仅会大声地回答“哎,我在这儿”,还会大方地介绍自己“我是聪明的小老鼠”。
3.连续讲述图7、图8(配合录音)
教师:接着,熊老师点了小猫的名字:“小猫。”小猫高兴极了,大声地回答:“哎,我在这儿,我是聪明的小猫。”熊老师说:“小猫回答得又响亮,又高兴,真是有礼貌的好孩子。”现在轮到小兔了——“小兔”“哎,我在这儿,我是聪明的小兔。”熊老师说:“小兔你跟小老鼠、小猫咪一样,声音又响亮又高兴,真棒!”
4.观察图9、图10
提问:最后还剩下谁?
小猪怎么不回答?
我们一起帮帮它,小猪可以怎么回答呢?(鼓励个别幼儿为小猪示范)
听听小猪是怎么回答的?(播放录音“哎,我在这儿,我是可爱的小猪”。)
小结:小猪觉得自己很特别,于是,当这么多的朋友鼓励它时,它终于鼓足勇气,大声地回答:“我是可爱的小猪。”
重点提问:小猪还可以怎么介绍自己,可以跟别人说的不一样呢?(鼓励幼儿做出不一样的应答)。
(三)、教师点名,幼儿应答
提问:你们跟小猪一样,也很特别!现在费老师要点名了,想想你是怎样的孩子呢?向客人老师大声地介绍你自己,好吗?
(教师点名,鼓励被点到的孩子大声回答“哎,我在这儿,我是xx的xxx。)
重点提示:随机表扬能大胆介绍或跟同伴有不同表达的孩子。
幼儿园雷的教案最新8篇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