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青山不老读后感7篇

时间:
tddiction
分享
下载本文

读后感是读者对作品中时间、空间和背景的感受和理解,流水账似的读后感对于提升自己的思想认知是没有意义的,以下是会述职范文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读青山不老读后感7篇,供大家参考。

读青山不老读后感7篇

读青山不老读后感篇1

读了《青山不老》这篇文章,我为文中的老人而感动。

老人留下了青山,绿化了环境,最重要的是保护了环境,造福了人类。20xx年竟绿化了8条沟,造了7条防风林带,3700亩林网,这是多么了不起的奇迹啊!院子外面绿意浓浓的山林景观,展示了一幅改造山林、美化家园的喜人画卷,喻示老人绿化山林、改造山沟所取得的成绩;接着作者从两方面补充介绍了山林改造的背景状况:通过山沟的大环境的恶劣险峻,来衬托改造山林的.艰难困苦20xx年竟绿化了8条沟,造了7条防风林带,3700亩林网,这是多么了不起的奇迹啊!

是啊,青山不不会老的,老人的宏伟设想,是多么的伟大,他为了要栽树,他的女儿三番五次想把他接到城里享清福。可是,他每一次都没有去,是因为他把树木当作成自己的朋友和亲人,他不愿意离开这里,不愿意离开树木。他创造出了一个又一个地神话和奇迹,他虽然是一个老人,但是,他仍然很坚强,他想自己爬不起来的时候,才放弃栽树。他对树有着多么深厚得感情。青山上得树木都是他用辛勤得奋斗而换来的,他什么也不后悔,因为他有树木来陪伴他,他不会觉得孤单。

我们生活中也有这样的事。我们的植树英雄:马永顺。国家需要木材,马永顺伐树36500棵。他为了补回这些树,每年都种百分之三十。生活中也有很多这样的例子。

我们也要保护地球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才能造福自己的子孙后代。这样人类可以继续住在这个星球上。

读青山不老读后感篇2

这篇课文讲了在大西北,一位山野老农用植树来实现自己的生命价值,用了自己20xx年的光阴来植树造林。

“青山是不会老的”这是课文中的一句话,也是让我感触最深的一句话。这位山野老农的生命价值就通过植树造林来体现,尽管已经年过花甲,但实现自己的生命价值,是不分年轻与否的。或许,这位山野老农这十五年来都是幸福、快乐的;或许,他站在高处,眺望着那一望无际的森林,望着这一大片由自己和另外几位老人一棵一棵亲手栽种出来的树,靠着自己的一双手种出来的这一大片树林,会觉得自己活了一辈子,都值得了;或许,有些人,不理解老农的所作所为,就在他们问老农时,老农会欣慰的大声笑着说:“青山是不会老的!”没错,青山是不会老的,他原本只是一位山野老农,但是,他和几位老人凭自己的双手,靠着自己的一己之力,中了3700亩林网,在他人看来,是多么不可能的事情,但这位山野老农却做到了,老农觉得“种树是命运的选择,屋后的青山就是生命的归宿。”我认为,一个人生命价值的`体现,在于他一生的意义,如果没有价值的生命,是毫无意义的,像老农这样的植树造林精神,才算的上真正实现了自己的生命价值。

青山是不老的。老农的精神永远在我们心中。

读青山不老读后感篇3

今天,我读了一篇叫《青山不老》的短文,使我领悟到了一个道理:青山是不会老的。这篇短文主要讲了:山沟所处的环境很差,是干旱。霜冻。沙尘等与生命作对的怪物的盘踞之地。但是,却有一位老人创造了这块绿洲,使作者领悟到了一个道理:青山是不会老的。

我们生活中也有这样的事。我们的植树英雄:马永顺。国家需要木材,马永顺伐树36500棵。他为了补回这些树,每年春季都植树。1982年马永顺还有8000棵树没栽上。有人劝他:“你种那么多树要享清福了。”但马永顺坚决不要。他坚持义务植树40年,栽了五万多棵树。最后就成为一名植树英雄。

在生活中像这样为了保护环境,放弃享清福的人还有很多,我要像他们学习,做保护环境的小卫士!

我明白了要保护地球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才能造福自己的子孙后代。这样人类可以继续住在这个星球上。

为什么说青山是不会老的?是因为老人创造出了这块绿洲,给了它们新的生命,它们永远是这样永远是充满生机勃勃,永远都是一个年轻气盛的小伙子,所以说它是不会老的。读了这篇短文,我感受非常深。我想:如果我们每一个人都像老人一样是一个热爱大自然,爱护地球,爱护我们生存的家园,那么,我们的生活不知该有多美好。早上起床,新的一天开始了,睁开的第一眼就望到了充满生机的绿,那将是多么美好!

想到这里,不仅文中的老人有这样高尚的品质,我的表妹也是这样的一个人。她的环境意识力很强,她从来不伤害树木。有一次,我和她一起去外面散步,这时,看见了一棵小树被人家连根拔起,也不知是谁干的坏事。妹妹对我说:“姐姐,你看,它在流泪.“哪有啊,别多管闲事,快走吧!”我说.“不行,姐姐,我们应该保护树木,做一个好孩子。”我被妹妹的话吓了一跳,想:一个比我小的妹妹也能这样想,我怎么就……!想到这里,我和妹妹一起把小树扶起来,我跑回家取水。经过我们的一番抢救,小树终于又直起了腰。我和妹妹高兴极了!

同学们,我们应该行动起来,保护大自然,爱护我们生存的家园!

读青山不老读后感篇4

文章开头便让人感到了浓浓的绿意:“四周全是绿色的波浪,风一吹,树梢卷过涛声,叶间闪着粼粼的波光。”然而,文章所说的这个地方,竟是中国的晋西北,竟是西伯利亚大风常来肆虐的地方,竟是干旱、霜冻、沙尘暴等与生命作对的恶兽盘踞之地!

读到这里,我不禁心中好生疑问:“这样的地方,怎会有文章开头的那一片绿色?”没有错,这绿洲的出现,是因为那个“手端一杆旱烟袋的瘦小老头”。在如此恶劣的环境下,65岁的他居然组织了7位老汉共同治理山沟。老伴过世,他顾不得悲伤,更加坚定了自己要“绿化环境到死”的信念;他的女儿要接他去城里享清福,这不是81岁高龄的老人应得的回报吗?人老了,过平静的生活不是理所当然的吗?但是,他,不肯。他坚定不移的相信种树便是命运的`选择,他执着地坚持着在旁人看来有些可笑、不现实的宿命,把屋后的青山认定为他最后的归宿!老人已跨过了八十岁的门槛,却还有宏伟设想:继续栽树……他这样实现人生的价值;一个人,活在世界上,原本,他(她)(本身)是没有价值的,他(她)要通过追求,通过坚持不懈的努力,来实现自己的价值……老人的生命是有价值的,他放弃了人生中一个常人最舍不得放弃的部分:逸。他从没有萎靡不振过,他把毕生宝贵的时间和精力都奉献给了“命运的选择”,为国家作出了贡献。放眼老人的一生:他的人生是充实的,还有快乐——因实现了自己的价值而快乐。

老人对青山深深地爱着:他创造了它,它也帮助了他——它给了他信仰:坚持自己的抉择。

读青山不老读后感篇5

敬爱的老爷爷,我想对您说:

看了您的事迹,使我的心久久无法平静。您是一位多么让人敬佩的老人啊!想当初晋西北是一个大风常来肆虐的地方,是干旱、霜冻、沙尘暴、泥石流等与生命作对的怪物盘踞的地方。县志曾载:“风大作时,能逆吹牛马使倒行,或擎之高二三丈而坠。”可就是在这样恶劣的环境下,您竟然一呆就是十五年,在这十五年里,您含辛茹苦、不屈不挠,用勤劳的双手、坚韧的`毅力和博大的胸怀将荒山变成绿洲,创造了令人震撼的生命的奇迹:绿化了8条沟。造了7条防风林带,3700亩林网……可您仍然在坚持着,您还要栽树,直到自己爬不起来为止!

您用自己的勤劳、善良创造了这片绿洲,用有限的生命创造出了无限的价值,生命的意义在茫茫的青山中得到无限的扩张,而且将随着青山永垂不朽!您的这种精神深深的感染了我,您不仅留下了这片青山,还留下了更为宝贵的东西——与环境作斗争的不屈的精神,绿化家园、保护环境的奉献精神!

敬爱的老爷爷,您的灵魂将与山川共存,与日月同辉,您的精神将永远感召我们为保护环境、绿化家园而不懈奋斗!放心吧老爷爷,我们新一代的少年儿童将沿着您的脚步一直向前,永不放弃,植树造林、保护环境,与恶劣环境斗争到底!

读青山不老读后感篇6

“书犹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读书百遍,其义自见”。“黄金是宝,学问胜珍珠”。是呀!这三句名说得多好啊,书的确可以像药那样,治愈人们的心灵;读书读得多了,任何的问题都能够轻易的解决;黄金珍珠虽然很珍贵,但是书却比黄金珍珠还要珍贵,因为书能够给我们带来无穷无尽的金钱。因此,我爱读书,最近,我又读了一篇课文——《青山不老》,读了这篇课文,让我受益匪浅,思绪万千。

?青山不老》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一个山野老人,面对环境的恶劣、生活的艰苦,一直坚持在山中造林,一造就是15年。这15年来,绿化了8条沟,造了7条防风林带和3700亩林网,这是多么了不起的奇迹啊。这了不起的奇迹,表达了老人坚持不懈造林的决心不变、勇敢、无谓、不怕困难的精神永远存在。

文章中的老人,他已经81岁了,他的女儿一而再再而三的从城里跑到山中劝他回到女儿的身边,让老人去城里享清福,可老人不走,因为他觉得在山中种树是命运的选择,屋子后边的青山,就是自己生命的归宿。

文章还有许多好词好句。如:“窗外是参天的杨柳。院子在山沟里,山上全是树。我们盘腿坐在土坑上,就像坐船上,四周全是绿色的.波浪风一吹,树梢卷过涛声,叶间闪着粼粼的波光”。这句话写的是作者看到的一幅造林的景象,窗外全是绿树,都是老人的功劳,置身在这绿树成荫的地方,作者似乎成了一艘小船,而这片绿色,也成了“海洋”,作者似乎正在这汪洋大海中划着小船前进着。读完这句话,我似乎觉得自己也置身在一片绿洲之中,望着一望无际的绿树,心都平静了下来。还有“他已经将自己的生命转化为另一种东西。他是真正的与山共存,与日月同辉了”。这短短的两句话却表现出了老人勇敢、无谓之精神,老人用有限的生命,创造了无限的生命价值。

读了《青山不老》这篇文章,让我明白了,一定要像老人那样,无论做什么事情一定要坚持下去,决不能半途而废,要用自己的努力来实现自己人生的无限的生命价值。

读青山不老读后感篇7

我们刚学了一篇课文,青山不老,有一位老人,热爱大自然的老人,和其他六个人,创造了一片绿洲,十五年来,绿化了八条沟,早了七条防风林带,三千七百亩林网,这是多么了不起的奇迹啊!这个老人处处为他人着想,他用自己的林业收入,帮助村民每人买了一台电视机,这样他还觉得不够,他还要种树,知道自己爬不起来为止,这位老人让座者领悟到:青山是不会老的。

在他植树的过程中,他面临着很大的诱惑,女儿三番五次想让老人跟他进城享清福,可老人还是坚持要留下来继续植树造林,这多么让人敬佩啊!房屋后面的青山是老人最终的归宿,他与大自然难舍难分,青山虽然是不会老的,但是人类要是继续破坏大自然,最后将会迎来大自然的惩罚,没砍一棵树,就种两颗,这样地球的绿洲就不会消失,而会越来越多。

老人用自己的一生换来了这一片绿洲,这是值得的。

读青山不老读后感7篇相关文章:

读《稻草人》的读后感7篇

读《三国演义》读后感100字参考7篇

读秘密书的读后感7篇

读?w论语读后感精选7篇

读《爱的教育》读后感优质7篇

读《稻草人》的读后感参考7篇

读《三国演义》读后感300字优秀7篇

读名著读后感500字7篇

读蓝鲸的眼睛读后感7篇

读秘密书的读后感推荐7篇

读青山不老读后感7篇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
103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