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体会是我们当前使用频率较高的文本之一,相信大家都在为怎么写好心得而感到困扰,会述职范文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苏菲的世界》读书心得精选6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苏菲的世界》读书心得篇1
印象中除了学生时代有哲学课,在现在已经遗忘的差不多的哲学课本上了解到的哲学知识外,几乎没有购买过哲学书籍来看,直到拿到这本《苏菲的世界》。《苏菲的世界》不同于曾看过的较为枯燥的哲学书,它是挪威作家乔斯坦·贾德创作的一本关于西方哲学史的长篇小说,它以小说的形式,通过一名哲学导师向一个叫苏菲的女孩传授哲学知识的经过,揭示了西方哲学史发展的历程。
当我翻看到书中的苏菲收到的写着“你是谁?”“世界从何而来?”的神秘书信里的两个问题时,我也陷入了思考,小时候的我问过这个问题吗?好像没印象,只知道从小爸爸妈妈告诉我:我是爸爸妈妈生的,我就是我,不管我叫什么名字,都改变不了“我就是我”。似乎打那以后,我就没有思考过“我是谁?”这个问题了。而这神秘的信件中的问题却让文中的苏菲感到很惊奇,于是开始她爱丽丝梦游仙境般的哲学课程之旅。试想一下:如果收到信件时的苏菲再大几岁,等她对世界一切有了固定的.认知后,等她将她的好奇心消磨殆尽,或许她收到信的反应就不会像现在这样惊奇,想去一探究了。
这又让我想起了女儿的提出的问题,小小的她对世界充满好奇,无数的“为什么”,什么都想知道个所以然。还记得今年的暑假,我们一家人去了西安旅游,在陕西历史博物馆里,女儿第一次看到了蓝田人的头骨化石,听到了人类的演变过程,她非常的好奇,她问我:“妈妈,所有人都有妈妈,是吗?”我说:“是的。”紧接着,她又问:“第一个类人猿的妈妈是谁呀?”从中学学习生物开始,我就知道了达尔文的进化论,知道人类是从类人猿演变而来,可似乎从来都没有想过第一个类人猿是谁?小孩子由于对世界的认识少,她对世界充满了好奇,她的小脑袋里有着无数天马行空的想象,作为父母,我们要保护好孩子的好奇心,保护好孩子对世界的探知欲。作为老师,我们面对的是小学生,尤其现在的我教一年级了,天真可爱的孩子们也有着许许多多奇怪的问题,我告诉自己:在教这群孩子们的时候,一定要保护好他们的好奇心。
合上书本,看看周围熟悉的环境,带上些好奇,多了些思考,似乎在熟悉的环境中发现了点什么?虽然,现在的我不会好奇“世界从何而来?”但多些思考,世界还有许多的美好让我去好奇,去探索。
《苏菲的世界》读书心得篇2
临近放假,就连午自修的气氛也浮躁了起来。早晨的闷湿拦不住下午的磅礴之势,像是太多急促的鼓点,席卷了烈日暴晒下的世界,窗外只有首尾不见明灭掩映的灰和黑,一点点攀爬上整个苍穹。你的眼神开始飘忽迷离,无暇顾及堆积如山的作业,连忙跪在椅子上向外探去。窗玻璃映出你一副惊奇而又专注的样子。风云摇动,光影迷离。后桌的像是忍耐了很久的样子,不屑的看着你,淡淡的说:“小孩子!”
望着大雨倾注的江南的你依旧。
已是春秋交接之际,草木开始肆意的膨胀起来。你用很慢很慢的步调走在操场的花坛边,即使没有天白颢颢,葳蕤茂盛的无名白花还是覆盖了整个草垛,用鼻子靠近闻一闻,就有一股淡淡的青涩太阳的芳香,像是诗经里写的“蘼芜”。你兴奋地指着她们给同行的女友,不料女友慢慢地扣好书包上珠光宝气的搭扣,慢慢的说:“你不要用手指,像个小孩一样,说说就好了。你喜欢的话,下次我带你去花鸟市场看。”
你无言,沉默却又耐不住好奇的注视着她们。
风空洞洞的吹过,一年又在你的惊奇之余过去。你像是不谙世事的孩子,世界那么大,你却总是用自己柔软而又憧憬的心去捕捉一瞬间的诧异,譬如一句对生命的轻轻地赞叹。
你看见清晨浅浅的阳光里,繁星透过晨雾洒下的斑斑点点,一个老婆婆挎着菜篮子弓着腰走下石阶,你看不清她脸上的表情,只是隐约的感觉,她的身影似曾相识,只是此去经年,柔弱如稻草。
还是早上很早,光线来不及照穿整条冗长的弄堂。你看见两遍堆放的破箱子,锅碗瓢盆,以及有点腐臭的垃圾桶,都只能在雾里圈出一圈浅浅的轮廓来。头顶是深冬里飘荡着的白寥寥的天光,你的思绪开始漫游到二次元,那个被笛卡尔喻为的“精神世界”。你开始想象你可以长上翅膀穿过这个不见首尾的巷子,想去看看外面的.世界,那种从未体会到的自由与快乐。
你看见路灯,夜色朦胧里,把人行道上消防栓的影子胡乱的投射在废弃的断墙下,和着路树的枝影虚实交错的的掩映。你想到了恩培多克勒,想到了为了他为了哲学这项伟大的事业而毅然舍弃生命的悲伤,你很难过,因为你还不能体会那个时代的痛。
周末你和女友结伴去泳池玩水。你奋力向彼岸游去,周遭所有的建筑在几秒中内只看的清轮廓。池底的灯散发的白光像深海里的游鱼从一片浅蓝中浮动出来,突然你想到了斯宾诺莎曾经说宇宙间只有一种实体,即作为整体的宇宙本身,而上帝和宇宙就是一回事。你有些困顿,因为现在的你似乎已经和世界融为一体。
你开始思考你是谁,思考宇宙从哪里来,像一个小小的哲学家。你捧着你的小书,时而望天,时而沉思。
这真的只是你单纯的好奇吗?你一遍一遍的问自己。似乎你永远无法认为这一切的理所当然,刨根问底像是你特有的潜质。哲学的深奥你暂时还无法深刻的体会,可是你能可以看见大人们看不见的东西,譬如街边赫然出现的一簇野菊花,你总是惊喜的停下脚步仔细端详着,像是看透了她喷薄的灵魂。
“妈!妈!你看!多可爱的花!可是她们到底是怎么长成这样的呢?”
“嗯。以后你就知道了。”她随口敷衍着,“你这个小孩子,快点跟上来,要迟到了。”
像是苏菲的小小世界,所谓的“你”,不过是潜在在另一个世界的“我”而已。
对了,这本书就叫做《苏菲的世界》。
可惜世俗蹂躏,来年我来看此花时,还会这般惊奇吗。
《苏菲的世界》读书心得篇3
其实《苏菲的世界》这本书早买了,可由于种.种原因,我让这本书静静地躺在书柜里,把它忘的找八国去了。直到这个寒假,老师说除了必读书籍还要阅读其它任选的书目,我才在书柜里翻箱倒柜,把这本被我遗忘了很久的《苏菲的世界》拿了出来,开始细细品读。
?苏菲的世界》是由挪威著名作家乔斯坦middot;贾德所著。十四岁的少女苏菲某天放学回家,意外的发现信箱里放着神秘的一封信。没有写寄信人的名字,也没贴邮票。上面仅仅写着——你是谁?——世界从哪里来?就这样,苏菲在一位不曾谋过面的神秘导师的.指引下,步入了哲学的大门。与此同时,苏菲不断接到一些极不寻常的来信,世界像谜团一般在她眼底展开。
可以说,《苏菲的世界》完全可以当作哲学启蒙书来阅读,绝对能使你受益匪浅。另外,本书的小说部分,苏菲所经历的一系列怪异的事情颇像侦探故事,加上现代版的《爱丽丝盟友仙境》,让我们沉迷其中。
对于这本书,我感触最深的,莫过于苏菲的导师给苏菲的名为奇怪的生物的一封信,上面讲到的关于兔子的比喻,我感觉实在再恰当不过了,非常适用于我们现在包括小孩,大人的生活。一个嚎啕大哭的婴儿刚来到这个世界上,对任何事物都感到好奇,用奇特的眼光面对着这个世界。那么他们就好比生长在兔子细毛的顶端,他们惊讶于种.种事物。可随着年龄的增长,不断的打拼,不断的前进,也就越来越深入兔子的毛皮,往那层最舒服的毛皮走区,于是,他们就在那儿安居乐业,感觉非常束缚,不员再冒险爬回脆弱的兔毛顶端。唯有哲学家才会踏上这危险的一步,其中有些人掉下来失败了,但有些人死攀着兔毛不放。可那些窝在舒适柔软的兔毛的深处,尽情吃喝的人们却依然在讨论他们一成不变的话题:今天股价涨了多少?某某蔬菜现在是什么价钱?……一系列家庭的琐事,放在他们的嘴里,就等同于嚼一块泡泡糖那么有劲儿。
所以说,我们要从琐碎的日常生活中走出来,不要只满足与此时此刻的舒适温暖,泡在蜜罐固然爽快,但那会渐渐磨掉你的意志。我们不如去闯一闯,看看外面的世界。在兔毛的最顶端,再度以仿佛乍见的眼光打量这个世界。
《苏菲的世界》读书心得篇4
阅读完这本书后,我也开始思索什幺才是“真实的自我”。有时担心自我的人生是否只是南柯一梦,或真是“人生如戏,戏如人生”呢?也许自我就像苏菲一样,像爱丽丝般去梦游仙境?或者我单单只是一个思想体,仅有精神,没有实体,并非真实存在?然而,这似乎是永远解不开的谜团。
书本一开始所提及的问题:“你是谁?”让我陷入无止尽的思索。曾单纯的以为“我”就是我的.主人,然而,真是如此吗?以往,当自我陷入人生难题时,就会以玩笑来自欺,以自责来疗伤。但读完这本书后,我反而陷入“自我是谁?”,反倒期望自我就是苏菲,由作家来告诉我如何进行下一步的动作,完成更精彩完美的演出!
如果没有接触到这本书,自我或许永远会跟书里的人物所说的一样:“将这个世界当成一种理所当然的存在,而体会不到这世上的惊奇与美妙。”因为我们总是太依靠“习已为常”,普通的剧情、平凡的生活、太阳底下没有新鲜事……生活无趣的思考让人生受到了限制。阅读时,我总想像自我就是那充满好奇的苏菲,把书本里的神秘哲学家当成启蒙自我人生的教师,在那奇妙世界中,日夜思考着来自哲学家抛出的各种问题。
也许,只要抱着好奇心,就能够成为一位哲学家吧?以往,人们认为哲学家只是把自我从世上万物所得到认知,经过思考的历程,提出了自我的见解。而我认为,哲学也能够是一种人生,因为里面包含着你对世界的观感,随着人生的成长与际遇,人的想法也会因而改变。人生,就应当尽可能与各式各样的人相处,跟着他一齐体验他看这个世界的态度与角度;人生,就应当了解自我是一个世上独一无二的存在,了解自我是独特的,才能不被他人的看法所束缚,才能开始活出全新的自我,让自我有个精彩无憾的人生。
《苏菲的世界》读书心得篇5
今天,我拿起了奇怪而神秘的书《苏菲的世界》。读完后,我想了很多……
这本书主要讲述了一封神秘的信,14岁的女孩苏菲放学回家。——你是谁?——世界从何而来?就这样,在一位神秘导师的指导下,苏菲开始思考从古希腊到康德,从祁克果到佛洛伊德的根本问题。与此同时,苏菲不断收到一些极不寻常的来信,世界在她眼前展开,就像一个团。苏菲利用女孩天生的悟性和后天的.知识,试图解开这些痕迹。然而,事实远比她想象的更奇怪……
读完后,我认为苏菲代表了人类本身。她对宇宙和世界的探索代表了人类对哲学和世界的理解和探索。因此,优秀的世界观是人类探索活动的正确指导。我们应该向苏菲学习,做一个有勇气探索、尝试和发现的人。也许你会找到一个新世界!
探索生活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探索需要经历各种挫折。一个人需要在生活的磨难和失败中成长。新东方学校的俞敏洪经历了两次对自己有转折点的失败。高考连续两年失败,云烟情梦破灭。然而,正是这些磨难让他找到了新的机会,于是他抓住了人生创办北京新东方学校的机会。人生不如意十有_,可惜失败了,但它能磨炼人的意志。新鲜植物可以在腐烂的土壤中生长,腐烂的土壤也可以为植物提供丰富的营养。
?苏菲的世界》是一个智慧的世界,一个梦想的世界。它将唤醒每个人对生活的深刻赞扬和对生活终极意义的关心和好奇。
《苏菲的世界》读书心得篇6
我们可以断定的是柏拉图关心的是永久不变的事物与流动的事物之间的关系。
他既关心自然界中永恒不变的事物,也关心与人类道德及社会有关的永恒不变的事物。
柏拉图认为,自然界中有形的东西是流动的,所以世界才没有不会分解的`物质。属于物质世界的每一样东西必然是由某种物质做成。这种物质会受时间侵蚀,但做成这些东西的模子或形式却是永恒不变的。(比如虽然说人不可能踏进头一条河流,但你不得不承认,河流在某一方面存在着共同点,只要它存在,必然会冠以河流的称呼,虽然他在许多方面细细想来,是发生了变化的。)
对柏拉图而言,永恒不变的东西并非一种基本物质,而是形成各种事物模样的精神模式或抽象模式。
简而言之,我们对于感官所感受到的事物,只能有模糊、不精确的观念,但是我们却能够真正了解我们用理智所理解的事物。(比如,即使我们看过了许多个不规则的圆形,我们脑海中却依然记住一个圆形内所有的角度加起来一定是三百六十度,也许这个圆形在现实生活中并不存在,不过我们依然清晰地感觉出来。)
柏拉图认为世界可以分为两个领域:其中一个是感官世界。(我们用自己的感官约略认识的世界。)另外一个是理型的世界。(我们用理性来确实的世界,这些理型或形式是恒久不变的。)
所谓理想国就是一个虚构的理想世界,也就是我们所称的乌托邦!
《苏菲的世界》读书心得精选6篇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