凝心聚力心得体会5篇

时间:
Lonesome
分享
下载本文

心得体会是一种需要缜密思维逻辑的文本形式,需要我们认真对待,写心得体会的时候不需要拘泥于格式,真实地表达自己的看法就可以了,下面是会述职范文小编为您分享的凝心聚力心得体会5篇,感谢您的参阅。

凝心聚力心得体会5篇

凝心聚力心得体会篇1

一只木桶能装多少水,取决于最短的一块木板的高度,这块木板就是这只桶的短板。当前,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过程中,还有许多短板和不足,尤其是决战决胜脱贫攻坚之际,还要花大力气抓好“补短板”这项工作,为完美收官“铺路搭桥”。

补齐“精神短板”,在疏通思想上发力。脱贫攻坚越是深入,就越要攻克坚中之坚、解决难中之难,补齐制约贫困地区发展的短板。当前,一些人等靠要思想仍然较为严重,“靠着墙根晒太阳,等着别人送小康”;一些人存在畏难情绪,出门嫌远、打工怕累、搬迁怕生、发展怕赔,这是都是脱贫攻坚中存在的“精神短板”问题。要全面完成脱贫攻坚任务,首要的就是立起奋斗之志,补齐“精神短板”,始终坚持目标不变、靶心不散,克服焦躁情绪、懈怠心理。要不断加强价值观引导,宣传好、解释好党的政策,弘扬劳动光荣、奋斗光荣的时代新风,走进贫困群众心里去改变他们传统保守的思想,让他们转变观念、鼓足干劲,鼓励他们自力更生,树立起他们自己也能站起来的信心。

补齐“感情短板”,在真情实感上出招。培养与人民群众的深厚感情是党员干部宗旨意识的重要体现,也是锤炼党性的内在要求。脱贫攻坚道路上需要我们的帮扶干部真心投入,也需要我们的困难群众真诚接受,共同绘制感恩、奋进、圆梦的“同心圆”。一方面,要把贫困群众当亲人。关心贫困群众的生活点滴,将他们的冷暖疾苦挂在心上,把亲情体现在细微之处,在群众困难时送去及时雨,跟困难群众一起干农活、一起过节气、一起学政策、一起唠家常;另一方面,把贫困群众当朋友。戒掉官腔、放下架子,尊重他们的人格与尊严,设身处地为他们着想,跟困难群众一起核查问题、一起抓好问题整改、一起抓产业、一起圆心愿,通过与群众真交心、交真心来加深感情、赢得支持。

补齐“实干短板”,在一心为民上作为。打赢脱贫攻坚战是党对人民作出的庄严承诺,容不得半分虚假、注不得半点水分,必须不折不扣地兑现。聚焦脱贫攻坚短板,广大党员干部要把心思和精力用在为民服务的实践中,始终干在工作第一线,砥砺奋斗、大胆实践、锻炼作为,始终把人民群众的需求放在优先方向,紧盯老弱病残贫困人口,锲而不舍抓好义务教育、基本医疗、住房和饮水安全、育幼养老等补短工作,用“牵牛牵鼻子”的准劲、“蚂蚁啃骨头”的韧劲、“人之一我之十”的干劲,一件事情接着一件事情办、一年接着一年干,一鼓作气、连续作战。“脱贫攻坚的道路上一个也不能少”,只有以更加有力的举措、更加精细的工作,才能让人民得到看得见、摸得着的实惠。

“短板”是通往全面小康路上的关卡,不打通补平,就会影响小康成色。任务紧迫,时不我待。必须用好大气力、下好真功夫,咬定目标、实干苦干,补齐脱贫攻坚短板,跑赢“最后一公里”,让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答卷更圆满、更精彩。

凝心聚力心得体会篇2

铆足“领跑”的冲劲,聚焦问题不松劲。“两不愁三保障”是贫困人口脱贫的基本要求和核心指标,直接关系脱贫攻坚战质量。总体而言,实现“两不愁”相对容易,好比“吹糠见米”见效快;实现“三保障”难度较大,如同“滚石上山”,难免反复,形成“拉锯”。广大扶贫干部要增强责任感、使命感、紧迫感,聚焦突出问题,压紧压实责任,以总攻状态、决战姿态、必胜心态攻难关、涉险关,以钉钉子的精神,下足“绣花”功夫,不搞花架子、不搞数字脱贫。深化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专项治理、加强扶贫资金监管力度、动真碰硬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着力解决“两不愁三保障”突出问题,保障贫困群众真脱贫、稳脱贫,加快“领跑”速度,让“全面小康路上一个不能少”早日实现。

保持“领跑”的状态,激发动力不停步。脱贫攻坚重在持续激发和培育贫困群众脱贫致富的内生动力,树立脱贫光荣的导向。应当注重“造血”式扶贫,将扶贫与扶心、扶智与扶志紧密联系在一起,补短板、抓重点、强弱项,解决好既富口袋、又富脑袋的问题。注重提升个人能力,挖掘可持续发展潜力,助力刚脱贫群体“强筋健骨”,确保脱贫攻坚成果经得起历史和实践的检验。各级领导干部要立足于“早”,着眼于“快”,增强斗争本领,永葆斗争精神,决战决胜、不胜不休。广大帮扶干部要沉到脱贫一线,融入到贫困群众中,找准发力点,用感情温暖群众,用专业带动群众,凝心聚力,万众一心,攻克贫困堡垒,用干部的“辛苦指数”换来贫困群众的“幸福指数”,保持“领跑”的状态,以奋进的姿态推动脱贫攻坚工作再上新台阶。

凝心聚力心得体会篇3

全市工商系统坚持以全面贯彻落实省局人才队伍建设暨工商所达标升级工程推进会为契机,以“治庸问责”为主题,以解决队伍庸、懒、散等问题为根本目的。

工作岗位,不仅是安身立命之本,也是实现自身价值的平台。或许不是每一个人所从事的职业都能与自己的理想和初衷相符,但即使我们不能“选我所爱”,也要“爱我所在”、“爱我所有”,学会用感恩、感激的心态面对自己所从事的职业,脚踏实地、尽职尽责。一是带着感情。作为一名工商干部,要“用心”对待我们的服务对象——全市广大市场主体,要把三项活动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强化学习,开拓进取,做到有为有味,有为有位。二是摆正位置。“知人者智,自知者明”。了解别人、认识世界是一种智慧,但正确认识自己、摆正自身位置更是一种能力。只有正确认识自己所处的位置,才能“在其位做其事”,正确有效地履行自己的岗位职责,才能做好份内事,不缺位、不越位。同时,不能以管人者自居,必须主动当好市场主体的监管者。三是踏实肯干。要立足本职,脚踏实地,兢兢业业,无私奉献。不能眼高手低,拈轻怕重,只求过得去,不求过得硬;更不能遇事推诿,敷衍塞责,因为自己岗位工作不到位、不落实,而影响到工作全局。

不断提升自我学习、自我约束、自我加压的能力和自我

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只有平时多实践、多付出、多流汗,才能水到渠成,练就一身过硬的工作本领。

治理“庸懒散”,就是要激励全市干部职工焕发出奋发有为的朝气、开拓创新的状态和求真务实的作风,努力营造干事创业的良好环境。一是更新观念。提高创新力,关键是思想创新,观念更新。这需要我们在工作中,打破因循守旧的束缚,勤动脑、敢尝试,做一个创新型工商干部。要树立自我加压、争创一流的观念,不断拓宽服务领域;树立敢闯敢试、勇创新路的观念,精益求精地开展工商工作;始终保持鲜活的思想、前瞻的思维,善于发现问题,增强工作的预见性。特别是在市场监管创新工作中,更要与时俱进,增强服务意识,积极探索适应新形势下的工商执法监管工作新途径、新方式、新办法,不断提高服务的质量和水平。二是转变作风。要把求真务实的作风贯穿于工商工作的始终,把“治庸问责”与创先争优、“五问”等活动有机结合,加强服务意识,提高效率。三是执法讲规范,求权威,力达尽职尽责尽力,工作做得群众称满意,社会有口碑;

治理“庸懒散”,不仅仅只是局限于治理“上班迟到早退”、“上班玩游戏炒股票”等问题,而是从制度、体制等多个层面综合施策,完善科学的用人选人机制,实现“能上庸下,庸者去庸,能者更能”的局面,从而点燃更多人积极干事业、激情创事业的愿望。作为一名称职的工商人,我们不但要从作风

纪律上严格要求自己,廉洁自律,而且从工作能力上也要不但提升自己,努力作一个创新型的工商人。从而适应新形式对工商人的要求。

同时结全孝感市工商局坚持将“五问”活动融入队伍作风纪律整训和干部履职创新全,针对基层工作实际和人员岗位特点,科学设定个人工作成绩“五问”:即对照全年本所发展任务,问自己为辖区市场主体发展作了哪些贡献;对照定岗定责要求,问自己在本职岗位取得了哪些工作实绩;对照单位责任目标,问自己为集体争得了哪些荣誉;对照确责问责要求,问自己是否做到尽职尽责不为单位“抹黑”;对照能力建设要求,问自己素质是否过硬,是否做到了与时俱进,实现了从“查问题”到“找成绩”的转变。

骄戒躁、自我加压,实现问中知长短,问中添干劲,调动了全所干部职工问题整改主动性和积极性。

本所强化落实《孝感市工商系统“履职尽责贵在落实”专题大讨论活动实施方案》,坚持将“五问”作为学习讨论的重要内容,实行常态化、持续化推进,有效推动全所人员在“五问”中开展个人自查,注重做到查适岗履职能力,看知识更新是否与时俱进,“能力席位”是否提升;查创先争优意识,看是否自我满足,躺在功劳簿上睡大觉;查事业心和责任心,看是否存在工作激情减退,敷衍了事,搞假落实、假执行,玩“空手道”;查作风纪律建设,看干部队伍作风纪律长效机制建设是否强力推进和落实,对制度的执行敢不敢动真碰硬,是否做到令行禁止、政令畅通;

查工作“轨迹”,看硬指标、软建设是否做到分项落实,工作创新是否亮点突出,形成了以问促查、以查促问的互动效应。

通过这一系列化的学习,全所干部职工积极调整心态,众志成城,为东马坊工商所能继续保持在全市工商系统前列作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凝心聚力心得体会篇4

2020年现行标准下的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是党中央向全国人民作出的郑重承诺,必须如期实现。这是一场硬仗,越到最后越要紧绷这根弦,不能停顿、不能大意、不能放松。我们要进一步强化攻坚意识、传导责任压力、细化工作措施,以饱满的精神状态冲刺决战,坚决打好最后歼灭战,确保如期高质量打赢打好脱贫攻坚战。

精准扶贫,从来不止是口号和数字,而是千千万万个“与我有关”的故事,吃得上自来水,上得了学,开垦得了贫瘠的土地,也翻得过险峻的大山。精准扶贫,不仅是不再靠天吃饭,而是走可复制,可推广的脱贫之路。5年来,中国贫困人口减少近7000万,每分钟至少有26人摆脱了贫困;贫困发生率由10.2%下降到3.1%;贫困县数量减少了153个。让贫困人口同全国人民一道步入全面小康社会,是中国确定的庄严目标。

凝心聚力心得体会篇5

建强攻坚队伍,打赢最后“歼灭战”。培育一支敢打硬仗、能打胜仗,攻无不克、战无不胜的斗贫队伍是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关键因素。基层一线党员干部队伍是脱贫攻坚的生力军,作用发挥必须到位,才能形成攻坚合力。强化动态分析研判,把不想干、不会干的换下来,将想干事、能干事的选上去,选优配强基层领导班子,着力培养一支忠诚干净担当的高素质专业化干部队伍。按照尽锐出战、能征善战目标,把政治过硬、本领高强的党员干部往一线派,增强脱贫攻坚帮扶力量,打造一支“永不走的工作队”。建立健全脱贫攻坚一线干部监督管理、选拔使用、激励关怀、容错纠错等机制,推动党员干部守责担责尽责,奋力夺取全胜。

夯实基层堡垒,打赢问题“清零战”。给钱给物,不如建个好支部。当前,“两不愁三保障”基本实现,但仍然存在失学辍学、乡村医疗服务水平低、安全饮水不稳定、产业基础不完善等问题,着力解决这些难题,夯实基层堡垒是关键。基层党组织要聚焦问题导向,建强攻坚堡垒,着力提升软弱涣散党组织组织力、凝聚力、战斗力,不断在短板上下真功夫、实功夫,把各项资源用活用足,坚持精准施策,疏通难点堵点,将脱贫群众扶上马、送一程。要加强对党员干部教育培训,增强精准扶贫、精准脱贫能力,帮助剩余贫困群众找准路子、摘掉帽子,实现小康路上一个都不掉队。

聚焦脱贫实效,打赢总攻“收官战”。“其作始也简,其将毕也必巨。”确保现行标准下的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是党对人民群众许下的庄严承诺,没有半点退路和弹性。打赢最后总攻战,实现全面收官,就必须对准重点领域、重点环节再发力。对未摘帽的贫困县和贫困村实行挂牌督战,针对薄弱环节,要较真碰硬“督”,凝心聚力“战”,啃下最后的硬骨头。努力克服疫情影响,多措并举巩固脱贫成果,加大重点扶贫产业项目发展力度,加快复工复产速度。要保持政策稳定性、长效性,防止贫困反弹回潮。常态化跟踪督导,严把出口关,坚决杜绝数字脱贫、虚假脱贫,确保脱贫成果经得起历史和人民检验。

脱贫攻坚已经进入到计天、读时、数秒的倒计时阶段,胜利的曙光就在不远处,但越到最后越是艰险,丝毫不能有半点懈怠,唯有拿出敢拼、敢打、敢闯的劲头,咬定目标,一鼓作气持续发力,打赢最后“三大战役”,创造又一个彪炳人间的伟大奇迹。

凝心聚力心得体会5篇相关文章:

团校心得体会5篇

摄影心得体会5篇

创业绩心得体会5篇

践行四有心得体会5篇

家书心得体会5篇

入校心得体会5篇

担保心得体会5篇

青年干部心得体会5篇

团队的体会心得体会5篇

音乐培训心得体会5篇

凝心聚力心得体会5篇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
326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