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黄山心得体会5篇

时间:
Monody
分享
下载本文

心得体会是我们对某一事物或情况的深入思考和感悟的结晶,心得是我们日常生活中会写的经验总结,你知道该怎么写吗,以下是会述职范文小编精心为您推荐的游黄山心得体会5篇,供大家参考。

游黄山心得体会5篇

游黄山心得体会篇1

安徽有很多山,最有名的就是黄山了。告诉你们一个好消息,我就是这次的导游,我的名字叫张巍瀚。接下来我告诉大家一些注意事项:首先,欣赏美景的时候一定要小心,看一看脚下的路;特别是看怪石的时候不要随意走动,千万不要掉队。

我先来介绍一下“黄山四绝”吧!分别是奇松、云海、怪石和温泉。想必大家都有所耳闻吧!

先说说黄山的奇松,迎客松、送客松、黑虎松都是相当著名的。关于黑虎松,还有一个传说故事呢!

从前,一个小和尚走出家门去山上玩,忽然看见了一直“老虎”,吓得直打哆嗦。他咬紧牙关,小心翼翼地走了过去,当走到黑虎松面前时,仔细地看了一番,哦!原来是一棵树啊!一阵大风拂过,黑虎松“发怒了,吓得小和尚拔腿就跑。他回到寺庙,对老和尚讲起了事情的全部经过。老和尚放声大笑,“哈——哈——哈——你知道吗?你所看见的,就是传说中的黑虎松压!”小和尚听了,这才镇定下来。

让我再来介绍一下云海吧!我们爬上山顶的时候,一定会发现山间云雾缭绕,远远望去,那真是一片特殊的海洋啊!我们不得不感叹,大自然的美丽竟是如此之大。

说到怪石,我想起了小学二年级语文课文第八课里面提到过。怪石的形态各异,有的像桃子,有的像金鸡,有的像猴子……

而温泉,是我们最喜爱的。告诉你们,黄山的温泉可是出了名的,大家可以前去尽情享受哦!记住,下午五点半的时候在观光台集合,然后一道就餐。祝大家旅行愉快!

游黄山心得体会篇2

今年的国庆黄金周,我和爸爸妈妈一起去黄山游玩。黄山优美的风景让人陶醉,除此之外,给我感受最深的,就是一个字:挤!

不愧是国庆黄金周,人多得一眼望不到边,我们夜里2:30就从宾馆出发,准备坐索道上山,可谁知,我们排队一直从凌晨3:00排到上午9:00!好不容易挤上索道,心里一阵欢喜。站在缆车向远处望,一个字:美!一座座山连绵起伏,山上长满了奇松怪石,远处,山和云紧紧连在一起,仿佛天与海都到了尽头,我们好像置身于云海之上!多美的一幅人间仙境图啊!可只有短暂的几分钟,我们就到了太平索道的尽头---丹霞站。索道只能把我们送到这了,后面的山路只能靠我们自己爬上去了,不过,话说回来,我们到黄山来不就是爬山的嘛?!

一路上,陡峭的石阶费了我不少力气,但一路的美景可真不少。山上所有的松树几乎都是从石头里钻出来的,可见它们的生命力是多么顽强。我还看到了飞来石,一块硕大的石头耸立在崖上,传说是女娲补天时留下来的。我也有幸上去摸了一下,听导游说,摸过的人会健康幸福。

我们的目的地是光明顶,但是想要爬上去可不是那么简单的事。虽然我爬得大汗淋漓,但我想到达目的地的欲望是不曾削减的,所以我依然很精神地跟着大部队继续向前进发。气喘吁吁,终于到达了目的地--光明顶。站在光明顶,对面就是黄山第一高峰---莲花峰,最具黄山标志性的迎客松就在上面。再顺着迎客松向下望,我不禁张大了嘴巴,排队看迎客松的人们一直从山顶排到山腰,本来还想去看迎客松的我,顿时打消了这可怕的念头,心想:还是下次吧!

上了山顶后,该要下山了,我本想坐索道下山,因为我当时已经累得走不动路了,可一想到下山坐索道还要排队等候数小时,我们选择了步行下山。我以为下山是很轻松的,可真应验了那句俗话:"上山容易下山难"。陡峭的石阶十分吓人,旁边就是悬崖。可即便这样,放眼望去,熙攘的人流还是像蜗牛一样在蜿蜒的石阶上蠕动。一个小时过去了,妈呀,我累得筋疲力尽了。可还有一半的路程,要坚持,我对自己说。于是我又卯足了劲继续前行。

终于到了山脚下,回头望望身后这么高的山,我不禁自豪起来,我战胜了自我。"没有比人更高的山,没有比脚更长的路。"我深深体会到了这句话的涵义。

这次的黄山游玩经历虽然短暂,但让我理解了一个道理,那就是:只要坚持不懈,做什么事都会取得成功。

游黄山心得体会篇3

国庆节七天假期,爸爸妈妈带我走进了黄山的怀抱。

凌晨两点,我们就跟随导游开始向黄山进发。首先我们乘景区的大巴到达慈光阁,然后我们乘索道上了玉屏峰。可惜天公不作美,天上下起了下雨,我们冒着小雨来到了黄山的第一站---迎客松。迎客松从山崖上破石而出,它有一丛枝杆斜伸出来,好像欢迎远方的客人。站在这里可以看到对面险峻的天都峰,象鼻石和睡佛也都尽收眼底。这时天已大亮,放眼望去,四周山峦起伏、层峦叠翠。群山周围飘着大片的云雾积累起来就变成了美丽的云海,突然一阵风吹过,我们就全都置身于云雾之中了,好像腾云驾雾一般。

我们沿着崎岖的山路,穿过了玉屏峰,来到了莲花山的半山腰,这里的石头更是形形色色,有的像鸳鸯戏水,有的像龟兔赛跑,有玉兔守灵芝,还有孔雀守莲,这些酷似动物的石头真是形象生动,惟妙惟肖。接着我们要下百步云梯了,百步云梯要比泰山的十八盘陡峭的多,下面是万丈深渊,台阶几乎是直上直下的,我和妈妈不敢看前面,只能看着脚下,侧着身子,扶着山崖一步一步的挪下去。

我们随着熙熙攘攘的游客,顺着狭窄的山路走到了鳌鱼峰,峰顶上有一块象鱼的石头,它张着大嘴,有眼睛,还有鱼鳃,非常的逼真。山上的风很大,我们只能紧紧的抓着栏杆排成一排,一个接一个的向前走。穿过鳌鱼峰,走过天海,我们就到了光明顶,也就是本次黄山游的最高顶。

站在光明顶上,可以看到黄山的全部景色,非常遗憾,因为天气的原因,我们没有看到这美丽的景色,因为我们都置身于云雾之中了,虽然看不到全景,但是也看到了黄山雨中的景色。站在峰顶上可以隐隐约约看到远处连绵起伏的山峦,近处苍松翠柏也若隐若现,在云雾中,我们好似羽化成仙,就像来到了玉皇大帝的金銮宝殿一般。

“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只有你亲身进入黄山的怀抱,你才能体会到这句话的意思。因为天气,我们没有看到黄山的全景,但也看到了黄山的另一番美,希望下次来能看到黄山晴天的美。

游黄山心得体会篇4

在黄山,我看见了波涛汹涌的云海、欣赏了奇形怪状的山石、攀登了直插云霄的山峰……然而我却对奇特的黄山松和令人陶醉的黄山日出情有独钟。

跨进黄山,嗅到大自然的芬芳清香是脑子里只剩下一个字“美”

黄山松是“美”的。坐在缆车上,透过玻璃窗往下看,陡峭的岩壁上黄山松千姿百态,郁郁葱葱。黄山松有着顽强的生命。山中看不见一点土,但是它们却硬是倔强地在山石上开枝展叶在陡峭的悬崖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不屈不挠地生存下来。它们早就是黄山的主人,舒展开手臂迎接四方来客。据说黄山上的那棵“迎客松”已经有上千年树龄了。

黄山日出也是“美”的。到了黄山一定要目睹一下壮观的黄山日出。记得那次凌晨三点我们就起床了,乘车前往光明顶——黄山日出的最佳观景点。由于山上与山下温差很大,尽管妈妈给我披上了大衣,但还是抵不过山上的大风我被冻得瑟瑟发抖要求不看日出了。“呼呼”风姑娘像是在存心搞恶作剧一般,旁边的黄山松被大风吹得摇摇晃晃,看见在这样环境下的我想着那参天“迎客松”就是在这样恶劣的环境下屹立在绝壁悬崖,一点一点长成的呀!我不禁有些愧疚不在嚷嚷的要回去了。

大约是早上五点半左右,功夫不负有心人,东方已经逐渐亮了起来,那天与山的相接处变成了橘红色,而且越来越红;越来越亮,我的心激动了起来。大人们都把手机相机举在头上跳好焦距,我更是连眼睛都不敢眨一下生怕错过这个激动人心的时刻。似乎只在眨眼间,一个小红球跳了出来。啊,他红红的把万道耀眼的金光洒向一座座秀美的山峰、一棵棵挺拔的黄山松……我也与其他游客一起沐浴在黄山灿烂的阳光之中。

黄山大“美”名不虚传我多想牵着你的手带你一起去看看那如梦如幻的世界啊!

游黄山心得体会篇5

今天,是安徽之旅的第二天,我们要去游玩这次的重头戏————黄山。

说到黄山,五绝可是要知道的,它们分别是奇松,怪石,云海,温泉,雪景。赞美黄山的诗句也不少哇!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红艳春花簇簇开,黄山美景盼人来……

我们早上五点半就起床了,在宾馆里匆匆吃过早饭,我们就跟着旅行团坐上景区大巴上黄山了。这里的山路十八弯,这里的公路九连环,我晕车了,休息了好一会儿,才去爬。

我们坐缆车上山,从缆车上往下看,哇,风景真美啊,葱葱郁郁的树林,简直是一片绿色的海洋,树叶在阳的照射上熠熠生辉。

我们渐渐上升了,大概离地面一千多米的`时候,慢慢的有了雾,很快,我们就什么也看不见了。这里雾气缭绕,宛如仙境一般。不一会儿,我们到达了山顶。哇,山上的温度和山下的温度相差太大了,好冷啊!我打了个哆嗦。

我们先去参观了迎客松,突然,我看到了一棵瘦瘦的松树,下面立着一块牌子,上面写着”送客松”,我”扑哧”一声笑了,没想到不仅有迎客松还有送客松呢!我们又向前走了一百米左右,终于到了参观迎客松的地方,迎客松高大挺拔,树干比较粗,需要两个人才能抱住,树叶茂密,像一把大伞,远看又像一个冰淇淋。

参观完迎客松,我们又参观了几个景点,沿路的风景也很美,可美中不足的是,我们不能去参观最高峰莲花峰。我们又参观了老人采药,龟蛇二将守去梯,赤腹松鼠等,后来又来到了鳌鱼峰,我们在没有楼梯和护栏的情况下,徒手爬上了一个小山峰,在上面看风景。我的视野顿时开阔了,空气很清新,站在一面可以看到雾气飘动的方向

黄山真是人间仙境呐!

游黄山心得体会5篇相关文章:

乡村游情况调研报告5篇

毕业游调查报告5篇

作文《游长城》400字5篇

游公园的作文300字优秀5篇

五一亲子游活动方案最新5篇

游秦皇岛作文精选5篇

毕业游调查报告精选5篇

游烈士陵园心得体会8篇

游幼儿园心得体会最新8篇

桂林山水游心得体会6篇

游黄山心得体会5篇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
743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