聂海胜事迹6篇

时间:
pUssy
分享
下载本文

通过认真撰写事迹材料,我们能够为未来的机会铺平道路,每一个事迹都像一扇窗户,让我们窥见他人生活中的不平凡与坚持,下面是会述职范文小编为您分享的聂海胜事迹6篇,感谢您的参阅。

聂海胜事迹6篇

聂海胜事迹篇1

首位以将军身份进入太空的中国航天员

2011年7月,聂海胜晋升少将军衔,这个湖北枣阳乡村走出的农家子弟成为共和国将军。

两年后,2013年4月,聂海胜入选神十飞行乘组。在担任指令长的同时,还承担手控交会对接的操作任务。在我国载人航天飞行史上,这两项艰巨任务首次由同一人承担。执行任务前,聂海胜的地面模拟训练超过2000次。

2013年6月11日下午,3位航天员踏上了飞天之路。从火箭起飞到太空遨游,从进驻天宫到太空授课,从交会对接到安全着陆,各项工作按计划顺利进行。经15天太空飞行,在圆满完成一系列空间科学试验后,聂海胜和战友们安全回到了祖国怀抱。聂海胜曾在一次讲座中回忆起飞船返回的情景,“飞船返回舱进入大气层时,速度极快,和空气剧烈摩擦,变成一个火球,透过舷窗往只见熊熊大火,自己仿佛孙悟空在炼丹炉里。”

与聂海胜一起执行“神十”任务的女航天员王亚平曾评价说:“聂师兄在我眼里稳重、踏实,是一个非常值得信赖的人。他对自己的`要求非常非常得严格,他要求我们做到的事情,自己肯定是一定会做到。给我的感觉,聂师兄就是我们乘组的定海神针,只要有他在,我们心里就很踏实。”

聂海胜事迹篇2

20xx年10月,聂海胜乘神舟六号遨游太空。火箭发射那天,聂捷琳在电视上看见丈夫和费俊龙顶着鹅毛大雪踏上出征路,心猛地提到了嗓子眼:这天气能行吗?可千万别出什么问题!

火箭顺利升上长空,聂捷琳又担心丈夫在太空能否适应,是否吃饱,会否受冻。她把家里的电视24小时打开,不放过任何与“神六”相关的消息。实在困了,就先迷糊一会儿,突然醒来时,马上搜索“神六”的最新动态。

飞船顺利返航那天,从直播里看到丈夫和队友微笑着走出返回舱时,聂捷琳喜极而泣,哇地一下哭出声。

心头压着的千斤巨石终于落地,那一刻,泪水成了聂捷琳最好的宣泄。

此前,聂海胜两次“飞天”,在太空与聂捷琳“两地分居”共计22天。这次神舟十二号任务,聂海胜和队友预计在太空驻留3个月时间,行程更远,时间更长。

“牵挂是人之常情,但我不太担心。”通过前两次成功飞行,聂捷琳不但对我国目前的航天科技水平充满信心,也调整好了心态,只当丈夫又“出了次差”。

聂捷琳清楚丈夫和队友平时的训练水平,相信他们定能胜任,定会凯旋!

是的,我们都相信!聂海胜将军和他的队友,一定能顺利完成任务,如期返航,载誉而归!

我们已经准备好了鲜花和掌声。捷琳大姐,聂海胜这个常胜将军,除了带给你成功的喜悦,还有——小别胜新婚!

聂海胜事迹篇3

最近,我国“天宫”空间站为孩子们在太空进行了一场生动、趣味性十足的授课。王亚平和叶光富以及翟志刚三位航天员老师,向孩子们演示了微重力环境下的人体运动、细胞学试验以及液体表面的张力等神奇现象。这是我国空间站首次展开授课,而未来神舟十三号乘组包括后续抵达的航天员们,也将继续在太空授课向大众科普航天知识。

而在太空授课进行时,神舟十二号的乘组人员也在返回后首次在大众和媒体前亮相,但网友却发现了他们不同之处。从刘伯明、聂海胜以及汤洪波身穿的航天服装看,发现他们每人胸前都多出1颗“星”,这让广大网友十分好奇。目前聂海胜已经拥有2颗,但我国“太空第一人”杨利伟却至今只有1颗,未来王亚平也有望再获1颗,这颗星到底代表什么?对航天员们来说,这代表着骄傲。

神十二乘组全部“加星”,对于自己的3颗星聂海胜表示,这代表他执行了3次航天任务,每次进入太空都会多1颗星,执行任务的次数越多胸前的星星就越多。目前刘伯明已经拥有2颗,汤洪波虽然目前仍然是1颗,但未来的“星星”数量一定会再增加。而除了胸前的“星”之外,航天员们胸前还佩戴徽章,这是他们飞行过的任务标,有的是神舟六号,有的是神舟十号,当然也包括不久前的神舟十二号。

这些徽章不仅见证了航天员们的.付出,同时也是我国太空事业的最佳见证,无论他们胸前有几枚徽章、几颗星星,都是我国航天的功勋者。而这时候就不得不提我国“太空第一人”杨利伟,虽然他胸前只有1颗星,但在国人眼中他却是最了不起的太空人。作为我国首个进入太空的航天员,杨利伟和如今的航天员们不同,他面对的是一个完全陌生的太空,可以说赌上了自己的性命。

但最终他成功完成任务并顺利返航,为我国开启了载人航天历史,堪称中国航天的里程碑,但后期因为身体原因加上需要为我国培养更多的航天员,所以他不再执行航天任务。而在大众眼中,他永远是那个不会被忘记的航天员,即便他胸前只有1颗星,但这颗星却是中国第1颗,分量不言而喻,当然不仅是杨利伟,每位航天员都值得被铭记,没有他们就没有如今的中国航天。

聂海胜事迹篇4

“首飞”神六,度过难忘“太空生日”

经八大类上百个科目的艰苦训练,20xx年,聂海胜入选神舟五号的首飞梯队,和杨利伟、翟志刚一起等待最后的选拔结果。虽然那一次聂海胜遗憾落选,但他打心里替杨利伟高兴和自豪。聂海胜目送战友飞上太空,心中充满了对自己事业的崇敬和自豪。他说:“九天揽月,我们盼望那一天!”

“神六”任务开始后,能不能入选,成为聂海胜千百次问自己的问题,而他的答案只有一个:继续努力,刻苦训练,绝不放弃!后来,他成功入选“神六”乘组。

神舟六号发射当天,一场大雪突如其来。后来聂海胜回忆道,“出征那天,我们平静得如同一次普通的‘出差’,心率保持在每分钟70次左右。火箭拔地而起时,我和俊龙的手不约而同地握在了一起。”20xx年10月12日,神舟六号航天员费俊龙、聂海胜出征

飞上太空第2天,恰逢聂海胜41岁生日。由于工作计划安排十分紧张,前一天晚上,任务指挥部特地安排妻子、女儿和他进行天地通话,妻子送上祝福,女儿为他唱了生日歌,让他度过了一个永生难忘的太空生日。

聂海胜事迹篇5

中国航天员科研训练中心主任邓一兵在今日举行的国新办天宫一号与神舟十号载人飞行任务新闻发布会上表示,聂海胜参加神十任务发射出征的当天进行了体检,体检是空腹净重72公斤。太空授课时测量出的聂海胜的质量和他的实际体重基本相符。

20xx年6月20日,王亚平在太空授课中演示了如何在太空中测量航天员的质量,以“助教”身份出现的聂海胜亲自上阵示范。最终太空上的质量测量仪器显示,聂海胜的质量是74公斤。有媒体指出,公开资料显示,聂海胜体重多年一直保持67公斤。为什么聂海胜胖了7公斤?

邓一兵说,关于航天员聂海胜的体重问题。注意到网上对这个问题的质疑,网上说的67公斤是聂海胜20xx年参加神六任务时的`体重,截止到20xx年已经有八年了,他的年龄也从41岁到了49岁。按照中年人群的体重增长规律,体重增长5公斤是符合正常规律的,而且他72公斤的体重也是符合发射要求的。

邓一兵表示,在太空授课的过程中,聂海胜用质测仪测量质量的时候,他当时穿着舱内的工作服、内衣、舱内工作袜,还有舱内用鞋,这些重量统计起来大约是1.89公斤。所以综合上面这些信息,太空授课时测量出的聂海胜的质量和他的实际体重是基本相符的。

聂海胜事迹篇6

都知道成为航天员太难太难,但很多人并不知晓到底有多难。

曾经看过一篇资料介绍,与聂海胜同批的14名航天员,他们仅需学习掌握的理论课程,就达58门。包括载人航天工程、计算机应用、高等数学、英语、电工电子等,哪本教材都是厚厚几百页的'大部头,像我等学渣,想想都望而生畏。

基础课目之外,还有我们难以想象的严酷训练:失重、超重、缺氧、寂静与孤独等等,不是挑战生理极限,就是挑战心理极限。而一名合格航天员的训练过程,至少得经历3至5年。

聂海胜和队友们很快投入到紧张的训练中。航天城训练基地与家属楼相距不过500米,但训练前期,聂海胜很难回家一趟,夫妻俩近在咫尺,却无异于两地分居。

偶尔有次“探亲假”,聂海胜回到家,总是面色苍白、疲惫不堪,有时连上床睡觉,都得妻子帮他把腿抬到床上。军医出生的聂捷琳,利用自己掌握的医学知识,每次都会长时间给丈夫做按摩做理疗。等丈夫沉沉睡去时,往往自己一身也累得散了架。

即便“休息日”,聂海胜也鲜少放松身心好好休息片刻。他将家里布置成了学习室,无论客厅还是卧室,到处都堆满了学习用书,甚至连墙上、衣柜上,都满贴着需要背记的纸条。

为让聂海胜在家里学得更轻松,聂捷琳还常常扮演“阅读机”、“提词器”的角色,她在一边念,丈夫在一边记。甚至连女儿,也给爸爸当上了学习、训练“助理”。

聂海胜事迹6篇相关文章:

青协的事迹材料800字6篇

道德模范小学生事迹6篇

好人好事事迹材料500字6篇

小学生做公益的事迹6篇

2024年工作事迹材料范文6篇

新时代好少年事迹心得体会6篇

医学生个人优秀事迹优秀6篇

优秀教师先进事迹报告会心得6篇

十佳百优事迹材料6篇

小学生评先进事迹优秀6篇

聂海胜事迹6篇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
1213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