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活动沉与浮教案5篇

时间:
Monody
分享
下载本文

一份详实的教案能够有效降低课堂突发状况带来的困扰,教师在教案中设置问题环节,可以增强知识链条的思维深度,会述职范文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科学活动沉与浮教案5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科学活动沉与浮教案5篇

科学活动沉与浮教案篇1

活动目的

1、在多次探究验证中探索感知力作用于蛋壳的凹面与凸面时出现的不同现象,发现拱形面能承受更大的力。

2、在操作中能仔细观察,会与同伴分享交流探究的发现。

活动准备

1、《小鸡出壳》挂图;

2、鸡蛋壳、削好的铅笔、针筒、装水的盆、托盘、积木、纸板若干;

3、记录表。

活动过程

(一)以故事"小鸡出壳"引发问题,激发幼儿兴趣。

师:"鸡姐姐和鸡妹妹吵个不停,你们来评评理,到底是谁先啄破了蛋壳?"

(二)第一次探索:戳鸡蛋壳的凸面与凹面,哪个更容易破?

1、与幼儿共同设计实验方法:

提问:我们来做个实验吧,那要怎么做能比较出谁先啄破蛋壳的呢?需要什么材料?什么东西比较像小鸡的尖嘴巴?

2、幼儿用铅笔模拟小鸡的尖嘴巴,做自由落体,分别戳蛋壳的凸面、凹面,并记录探究的结果。教师关注幼儿探究的过程与困难,鼓励幼儿多次尝试验证。

3、结合幼儿记录表,交流分享。

师:"小朋友们都发现蛋壳的凹面比较容易戳破,蛋壳的凸面要花较大的力才能戳破。"

(三)第二次探索:为什么蛋壳的凸面不容易戳破?

1、设置疑问:鸡姐姐不服气,我也用了同样的'力气,为什么啄不破蛋壳呢?我用的力气到底到哪里去了呢?

2、教师出示针管,介绍操作的方法。

3、幼儿实验,教师引导幼儿观察水流下的情况。

4、交流分享探究的结果。

师:针管里的水落在蛋壳凸面时就散开了,就像铅笔戳在蛋壳上的力被分散了,所以蛋壳不容易破;当水落在蛋壳的凹面时,会集中在蛋壳里,就像是力集中在蛋壳的中心,蛋壳就容易破。

(四)第三次探索:拱桥承载的重量更大吗?

1、教师介绍材料及操作方法:

幼儿两两合作,分别用纸板搭两座"桥"(一座平面桥、一座拱桥),然后轻轻地往上面摆放积木,比一比哪座桥承载的积木更多,并以小组记录的方式记录结果。

2、幼儿操作探究,教师引导幼儿更有效地进行合作,交流自己探究的结果。

3、结合记录表分享交流:

"哪座桥承受的积木多?""有不同意见的吗?"

(五)引发问题,拓展活动。

师:"拱形的力气更大吗?在我们的生活里,人们在哪些地方运用到了拱形,请你们回家和爸爸妈妈一起找一找,明天带到班上和吧。"

科学活动沉与浮教案篇2

活动目标:

1、能对糖的溶解现象有好奇心,产生浓厚的观察兴趣。

2、能用搅拌的方法了解溶解的现象,知道有的东西放在水里会溶解,有的不会。

3、培养幼儿对事物的好奇心,乐于大胆探究和实验。

4、愿意大胆尝试,并与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5、激发幼儿乐于探索科学实验的乐趣。

活动准备:

杯子、勺子、温水、米、奶粉、果汁粉、沙子、盐、糖。

活动过程:

一、游戏引入

1、玩游戏“做客”。

师:今天老师带来了一些饮料给小朋友们尝一尝试,后再轻轻的告诉你的好朋友,你尝到的是什么味道的?

2、引导幼儿说说水的味道。

师:谁来告诉大家你喝到的饮料是什么味道的?(甜的)为什么?(因为里面有糖)那你有没有在里面看到糖呢?糖到哪里去了?

二、教师示范小实验

实验一:观察糖溶解的现象。

师示范操作方法:先用勺子舀一勺子糖放入水中,看糖到哪里去了?现在老师用勺子来搅拌一下,小朋友看到糖到哪里去了吗?躲到水里去了! 实验二:观察盐到哪里去了?(请3-4名幼儿来同时操作)

师:老师这里还有盐,你们谁也来试一试?(幼儿操作)

师小结:通过刚才的实验我们都知道糖和盐能在水里溶解。

三、幼儿实验

a)认识材料。

师:现在老师先请你们看一看你们桌上有什么东西?

b)幼儿动手实验。

教师提出操作要求:

老师为你们每个人都准备了一上杯子、一个勺子、还有果汁粉,操作时可以自己选其中一样东西放到你的杯子里,作小眼睛看看你倒的这些东西会不会像糖一样藏在水里看不见,溶解了呢?在操作时还要注意互相合作,不要抢。

老师这里还有一张调查表,我想请你们把做实验的结果记录下来,你们做好后啊,在可以溶解的东西下面的打勾,在不可以溶解的下面画圈。 提醒幼儿注意在实验中观察将果汁粉、米、沙子、奶粉放到水中有什么变化?

c)师小结,小朋友真能干,都发现了有的东西能在水里溶解,有的东西不能溶解。

四、教师实验

五、结束

师:在我们日常生活中还有好多东西是可以溶解的,也有好多东西是不可以溶解的,小朋友们可以回家后跟爸爸妈妈们一起观察、发现、然后再来告诉我们的好朋友,好不好?

活动反思:

本次活动对引导幼儿好奇心、独立思考、表达等习惯是非常有益的。但在教学组织形式上还有待改进,本次活动可以进行分组教学,以此来增强幼儿的竞争意识。

科学活动沉与浮教案篇3

活动目标

1、通过活动,让幼儿了解蛋壳与醋之间会发生化学变化,从而激发幼儿的探索欲望。

2、通过幼儿参与实践,培养其动手操作能力和动作协调能力。

3、培养幼儿对事物的好奇心,乐于大胆探究和实验。

4、充分体验“科学就在身边”,产生在生活中发现、探索和交流的兴趣。

5、激发幼儿对科学活动的兴趣。

活动准备

1、抽空蛋液的蛋壳、水彩、画笔。

2、小铁盒(也可用易拉罐)、酒精灯、蜡烛、回形针、醋酸、塑料小刀(若干)

活动过程

1、想一想、说一说

(1)出示鸡蛋壳,教师启发幼儿说一说蛋壳上能不能雕刻图案,让幼儿自由发挥,想办法。

(2)出示老师的雕花蛋壳,让幼儿想一想,猜一猜老师用什么方法做的。

2、试一试,做一做

(1)鼓励幼儿在蛋壳上画图案,作为底稿。

(2)教师用小铁盒在酒精灯上溶化一段蜡烛,引导幼儿用干净毛笔蘸上蜡烛均匀地涂在蛋壳上。

(3)稍后,用曲别针按照底稿的线条刻划图案,并提醒幼儿小心地仅把线条上的石蜡划掉。

(4)再用干净的毛笔蘸上醋酸在蛋壳上的线条刻划处反复涂2-3次。

(5)过15分钟左右,把蛋壳上的蜡全部用塑料刀刮掉。

3、比一比,说一说

让幼儿把制作的作品拿给大家看一看并说说是如何制作的。

活动延伸

1、引导幼儿用彩色水笔把图案涂成彩色。

2、开个"雕花蛋壳展示会",让幼儿互相欣赏、交流。

3、引导幼儿知道,我们的牙齿是怕酸的.,食物的残留物在口腔内时间长了也会变酸,所以要认真刷牙,保护牙齿。

活动建议

1、在酒精灯上用铁盒取蜡油时要注意安全,用曲别针在蛋壳上刻划图案时要提醒幼儿注意别扎着手。

2、鸡蛋可不抽蛋液,若抽蛋液要把蛋壳口封上。

3、用红皮鸡蛋效果最佳。

活动反思

新《纲要》指出:幼儿科学是科学启蒙,重在激发幼儿的认识兴趣好和探索欲望以及尽量为幼儿创设条件,运用各种感官,动手动脑,探究问题,解决问题从而体验发现的乐趣。激发了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使幼儿“无心”的好奇转化成了“有意”的求知动力,促使幼儿对科学活动的探索欲望。

科学活动沉与浮教案篇4

设计意图

在“美丽的伞”的活动中,幼儿会自然而然地联想到下雨,联想到下雨的季节。众所周知每个季节的特征。而“梅雨”是长江中下游及江淮地区初夏季节的一个明显的气候特征。本活动以引导幼儿了解雨是怎样产生的开始,逐步迁移到对我国气候中“梅雨季节”来历的探究。活动中力求变枯燥的灌输、被动的接受为幼儿主动实验、大胆推测、迁移地学习,从而自己得出结论。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自己做小实验,了解“蒸发”以及“雨是怎样形成的”等科学现象。

2、通过探索“雨”的形成,理解“梅雨季节”的来历。

3、激发幼儿发现问题,并积极探索自然现象的'兴趣。

4、充分体验“科学就在身边”,产生在生活中发现、探索和交流的兴趣。

5、学习用语言、符号等多种形式记录自己的发现。

活动准备

1、酒精灯、烧杯、玻璃片、火柴等实验工具。

2、投影机、故事《小水滴旅行记》、幻灯片、磁带。

活动过程

1、幼儿边看情景表演边思考:天上为什么会下雨?允许幼儿充分想像和猜测。

2、幼儿做实验。但要注意安全。

(1)幼儿点燃酒精灯,把水加热。

(2)幼儿仔细观察并说说自己发现了什么。

总结:水热了就会有蒸汽,许多水蒸汽向上跑的现象叫做蒸发。

(3)讨论:你平时看过“蒸发”的现象吗?

3、观察水蒸气遇冷变成小水珠的现象。

(1)幼儿观察:热水倒在杯里,用玻璃片盖在茶杯上会发现什么?

(2)幼儿思考:玻璃片上为什么会有水珠?

4、幼儿看幻灯听故事,重点理解:为什么会下雨?

教师提问:太阳是一个大火球,又像一个奇怪的炉子,衣服、手帕、江河、土地里的水被太阳一晒,都变成了水蒸气,这么多的水蒸气到哪里去了?

5、引导幼儿了解雨与人类的关系:知道雨对人的好处与危害。

6、启发幼儿用所掌握的经验解释“梅雨季节”。幼儿思考:为什么在每年的四五月份总是下雨?引导幼儿知道梅雨季节是海洋空气与海洋冷空气相遇形成了一段时间里雨水十分多的现象。

活动延伸

梅雨季节时,请家长与幼儿一同观察和记录雨水、潮湿、物体发霉的情况。

科学活动沉与浮教案篇5

【活动目标】

1、认知目标:幼儿通过本次活动能够知道每片叶子都是不同的、有自己的脉络,是每个个体的独特标志。

2、能力目标:幼儿通过观察能够发现两片叶子的不同。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幼儿通过自己的观察发现结论,使幼儿对科学观察产生兴趣,养成爱观察、爱动脑的习惯。培养幼儿的自信心。

【活动准备】

1、经验准备:幼儿已经学习过关于树叶的知识,有一定的经验准备。

2、物质准备:关于树叶的图片(特征明显、相似)、树叶模型

【活动过程】

1、导入:(组织上课)小朋友们喜不喜欢猜谜语啊,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个谜语我们一起来猜一猜好不好。大家认真听哦,老师要出谜语了(出示图片)

2、开始:大家以前是不是都认识很多树叶呢,下面我们来一起认一认好不好。(出示比较有特征的树叶图片,帮助幼儿回忆学过的知识)

老师想问问你们,有仔细观察过叶子吗?(有:就请几位小朋友简单回答一下)

今天老师带领大家仔细观察一下,每个人都要认真仔细的`观察,看看他们有什么特点,是不是相同的。(两两一组出示相似的叶子)

现在和你身边的小朋友6个人一组可以交流你观察到的结果(1~2分钟),

请幼儿进行回答。

3、小结:(组织纪律,进行小结)世界上有许多种叶子,每棵树也有很多片叶子,但是每片叶子都有自己的脉络。这些信息就是我们自己的特点,代表我们每个人都是不同的个体,是独特的。

【活动延伸】

树叶可以制作出美丽的作品,在以后的美术课和手工课一起进行制作。

科学活动沉与浮教案5篇相关文章:

科学沉与浮小班教案参考6篇

小班科学沉与浮教案优质7篇

小学科学沉与浮教案7篇

科学沉与浮小班教案推荐7篇

中班科学沉与浮教案最新7篇

幼儿园小班科学沉与浮教案8篇

中班科学沉与浮教案精选7篇

幼儿园小班科学沉与浮教案最新8篇

幼儿园小班科学沉与浮教案推荐6篇

科学有趣的沉与浮教案7篇

科学活动沉与浮教案5篇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
1193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