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践教学教案7篇

时间:
Iraqis
分享
下载本文

通过有效的教案,我们能够在课堂上创造互动,增强师生之间的沟通,大家在准备教案时,常常会参考同行的经验,以丰富自己的教学设计,会述职范文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实践教学教案7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实践教学教案7篇

实践教学教案篇1

一、活动目标

1.知识目标:欣赏歌曲,熟悉歌曲旋律。

2.能力目标:能跟随音乐创编动作,培养幼儿的肢体协调能力。

3.情感目标:通过表演,激发幼儿学唱歌曲的兴趣。

二、活动准备

1.教具:小旗两面、海军帽、音乐《小海军》、低音炮、哨子。

2.学具:小海军帽(两顶)。

三、活动过程

1.导入

(1)出示海军叔叔图片。

师:小朋友们,下午好!请你们看看图片里是什么?

海军叔叔在干什么呢?总结海军叔叔保卫祖国的'领海。

(2)教师戴海军帽、做海军手语展示小海军的风彩。

(3)组织幼儿整队,发出“立正”、“稍息”等各种口令,

让幼儿做出相应的动作。

2.歌曲欣赏

欣赏歌曲小海军(师:现在,让我们安静地欣赏歌曲吧!)教师提问:小朋友刚才听到了什么?

3.歌曲学唱

(1)播放音乐,让幼儿整体感知。

(2)教师带领幼儿按节奏拍手念歌词。

(3)让幼儿跟音乐唱歌。(师:现在,让我们试着唱一遍好不好?)

(4)小海军不怕辛苦,不怕难。我们应该用这样一种声音来赞美他们。(教师范唱)

(5)让幼儿跟伴奏唱一遍。(这次老师要求小朋友跟伴奏小声唱一遍,老师看哪位小朋友唱得最棒。)

4.歌曲表演

(1)幼儿随音乐自由表演,教师用心留意幼儿的动作。

(2)逐句编动作,请部分幼儿逐个表现,由全体幼儿挑选最合适的动作。

(3)教师总结,整理幼儿的动作,完整地边唱边表演,幼儿跟着一起做。

(4)分组进行比赛,表现好的小组可获得一面小旗,从表现好的小组里挑选一位表现最好的获小海军

实践教学教案篇2

教学内容:

毕业前夕,师生之间、同学之间常常会留下赠言以互相勉励,并表达美好的祝愿。请你根据赠言对象,考虑赠言的内容,先写下来,再说说为什么要这么写。

教学目标:

1、通过说、写毕业赠言,练习用简洁得体的语言表达心中的情感,培养学生综合表达能力。

2、激发学生、对母校、对老师、对同学的眷恋之情。

教学重难点:

充分利用即将毕业的现实资源,努力创造宽松和谐的教学氛围,使师生身置其间,情动辞发、有效地进行口语交际训练。并通过赠送卡片和歌唱使学生对老师对同学的深情得到升华。利用拓展活动开阔学生视野,使这次说话训练由课内延伸到课外。

教学准备:

1、布置教室:师生合作把教室布置成独具特色的告别环境。

2、录音机、优美音乐磁带、写有前年毕业赠言的小黑板、卡纸。

教学方法:

创设情境,唤起学生的情感范例引路,教给学生赠言的方法赠送礼物与歌唱,升华师生情感师生互动,听、说、写、做相结合。

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

1、师:亲爱的同学们,在不知不觉中,我们小学五年的学习生活已接近了尾声。五年来,我们一起学习,一起游戏,校园的每个角落都洒满了我们的足迹,往日的酸甜苦辣变得如此珍贵。在这即将离别之际,为大家送上我们美好的祝愿,它会使我们一生感到幸福而充实。

2、(教师面向相关学生)丁佳琪:在老师的眼里,你是一位很乖巧可爱的女孩,看你平时不多言多语,课堂上你却专心听讲,课后认真完成作业,常常受到同学和老师的赞赏;张可迪:你是一只雏鹰,在同学中你总是站在知识的最高点,希望你练就过硬的翅膀,去搏击长空,飞得更远;张余:其实你很聪明,只要你在学习上再多下一点功夫,与同学友好相处,你将会是一个很出色的学生,祝你成功;唐金华:你的幽默风趣给我们带来了很多的欢乐,谢谢你,愿你这颗“开心果”永远开心,祝你在毕业考试中考出佳绩;……

3、师:要不是时间关系,我真想挨个说下去。同学们,我刚才说的这番话就是送给大家的——板书:毕业赠言(学生齐读)

二、深情回忆

1、师:同学们,赠言是什么意思?谁知道什么是“毕业赠言”吗?(毕业赠言就是毕业前夕对同学、老师说的祝福的话。)

2、师:赠言是给别人留下的美好的祝愿、真诚的希望,它唤起信心,让人珍惜,使人难忘。同学们,五年的学习生活就像一幅五彩斑斓的画卷,在这即将告别之际,你最想把赠言送给哪一位同学或哪一位老师呢?说说简单的理由。

(同桌轻轻地说一说;再指名交流。)

3、师:同学们,为了保存那份美好的情感,老师建议大家用手中的笔写下我们心中的美好赠言。

过渡:那么写赠言时,要注意些什么呢?

三、范例引路

1.欣赏赠言:老师这儿还有三则赠言,是已经毕业的学生赠给同学、老师的。(出示)

忘不了我们一起踩着惊涛骇浪,去知识的海洋远航;忘不了我们一起攀着悬崖峭壁,去智慧的宝库探访。虽然我们斗过嘴,红过脸,但我们的友谊就像那长江的波涛永世不绝!

你多才多艺,琴棋书画,无所不通,让我们羡慕佩服,但千万别忘了“谦虚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

敬爱的老师!我永远忘不了您的谆谆教诲,忘不了您那慈祥的面庞,忘不了您为我们操心的日日夜夜,忘不了您为我们呕心沥血的点点滴滴……愿您永远美丽年轻!

2.欣赏了上面三则赠言,你觉得写赠言时,要注意些什么呢?(前后四人小组交流、归纳)

学生各抒己见,教师适时引导:

(1)简短明了,催人奋进,满怀希望,倾注真情,回味无穷。(语言表达上可以适当的用一些排比句,比喻句……)

(2)可以从人的姓名、性格、特长等方面去写。

(3)可以从印象最深的事情着手,说出自己最想说的话。

(4)可以适当用上名言、警句。

(学生齐读出示的注意点)

3.小小的一张卡片,饱含着你的情意,优美的赠言可以看出你的文采,能够让人聆听你的语言;精心的设计又能展示你的个性。千言万语,让我们把自己的美好回忆,美好祝福,化作激昂的文字,送给我们的老师,送给我们的同学……

4、学生制作卡片、书写赠言。(要求:卡片要简单制作、重点为书写赠言)(老师巡视指导,了解学生的想法。)

四、动情交流

1.自由组合交流:同学们写得那样投入,相信你们的毕业赠言一定会令人鼓舞,让人感动。先把自己的赠言说给朋友听听,让他们提提建议。

2.全班交流:谁愿意把自己的赠言说给大家听听,并说说你为什么要这样写?

3.互赠毕业赠言。

4.小结:同学们,毕业赠言抒发了我们浓浓的真情,拉近了我们彼此间的距离。今天是几月几日,再过一个月,我们就将毕业,告别母校,告别朝夕相处的老师和同学。老师希望你们在人生最灿烂的年华里,尽情展现你们的才华,未来是属于你们的。

五、情感升华

最后让我们一起来高声朗诵《毕业歌》,祝愿我们的明天更美好。

?毕业歌》

我们用明媚的春光,编织那七彩的梦。

我们在金色的秋天,收获那燃烧的理想。

同一个蔚蓝的追求,共一个绿色的希望。

牢记母校的嘱托,为祖国贡献力量。

一双双热情的手,把成功之路开创。

一片片敞开的心扉,拥抱新世纪的霞光。

在充满希望的大地上,献出我们的赤诚。

用我们的青春和智慧,托起那明天的太阳。

(自己读——指名读——齐读)

六、拓展活动

这五年来,除了老师、同学陪伴着我们,学校里的一景一物也是时时刻刻地陪伴着我们,还有我们的父母、朋友……这五年来,他们给予我们无微不至的关心和最大的支持与帮助。在这即将毕业之际,你想对他们说些什么呢?课后请你也制作精美的卡片写上真挚的祝福送给他们,相信你,你能行!

实践教学教案篇3

数学综合实践活动强调学生亲历感兴趣的生活和社会实践过程,使学生根据所学的数学知识和相关的学科知识在实践活动中去动手操作、解决简单的真实的生活和社会现实问题。

一、研究目的

1.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针对传统数学教学为考试而教数学、学数学,数学教学严重脱离生活实际等现象,强调学生通过动手操作、亲身实践获取直接经验,养成科学精神和科学方法。强调数学与其它学科、数学与社会的联系,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强化数学意识,强化实践意识,进而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2.全面发展学生的潜能。

好动、好奇是小学生的天性。在活动中学习,在活动中成长符合儿童身心发展的规律。数学实践活动教学中所涉及的问题绝大多数来自于社会生活,甚至是来自于学生所熟悉的身边,这样的问题容易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唤起学生主动探索新知识的欲望,在教师的参与指导下,通过观察、操作、讨论、交流、合作等方式,发现数学问题,并创造性加以解决。

3.便于学生心理和谐发展。

数学教学过程是一个充满心理活动的过程,也是一个特殊的心理认知过程。心理学研究表明:学生在不同状态下的学习效果是截然不同的。如果学生具有积极的心理状态,他们的思维就敏捷,记忆力强,对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反之,学生处在一种消极、被动状态,学习劲头就不足,注意力分散,反应缓慢。开展数学实践活动的研究正是适应了小学生这一心理发展要求,使他们一直处于积极的心理状态。一旦教学所提供的材料和数字问题能触及到学生心灵深处,学生就会迸发极大热情投入到学习中去。同时在数学知识学习过程中,不断提高学习兴趣,使学生学好数学的信心和成功感不断的得到强化。

二、学生分析:

我们班学生由中年级进入高年级,大部分学生的动手能力比较差,动脑不够灵活,思维比较怠慢,但大多数学生动手操作的积极性非常高,只是,缺乏目的性、科学性、方法性。总体来看,学生数学综合实践能力还处于雏形,老师们将从以上几个方面入手,切实提高学生的数学综合实践能力。

三、活动要求:

1.开展数学综合实践活动的策略研究。在教学活动中如何实施开放性教学,引导学生探索、发现知识的形成的过程和发展变化规律,如何结合生活实际为学生提供活动交流的条件,使学生获得必须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2.开展数学小课题的策略研究。如何结合有关教学内容,在现实生活中选择一定的研究专题,精心设计,采用学生喜爱的形式,指导学生围绕专题去观察、调查、收集材料、探讨问题,然后撰写科研论文或研究报告,提出解决问题的策略和方案。数学小课题研究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体验科学方法,增长综合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分析研究和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激发学生创新意识,训练学生参与实践的能力。

3.数学综合实践活动评价的研究。评价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全面了解学生的数学学习历程,激励学生的学习和改进教师的教学;应建立评价目标多元、评价方法多样的评价体系。对数学学习的评价要关注学生学习的结果,更要关注他们学习的过程;要关注学生数学学习的水平。更要关注他们在数学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情感与态度,帮助学生认识自己,建立信心。

4.获得更多内容和形式的研究案例,开发小学小学数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学习资源。

四、预期达到的目标

1.通过实验,使学生了解数学知识与学生的生活经验,现实世界及其他学科的联系,体会数学的价值。

2.通过数学实践活动,初步学会综合运用数学知识和方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探索、研究有关的数学规律,从中培养创新意识,获得成功的体验。

3.初步构建具有本地特色的数学实践活动教学模式,努力形成开放、探索、研究、综合的具有一定特色的研究经验、成果。

五、活动研究的方法

1.文献研究法。广泛收集、查阅与本课题相关的文献资料,学习、研究相关的教学理论和先进教改经验,以提高思想认识,借鉴他人成果。在此基础上,结合工作实践,研究制定数学实践活动研究的具体策略,构建数学实践活动的理论框架。

2.行动研究法。坚持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将研究制定的实施方案贯彻落实到具体的教学工作中去,有计划有步骤地在教学工作中开展行动研究,并边工作边研究,不断调整方法,修改实施方案。

3.经验总结法。在实验探索过程中不断分析总结,通过对成功经验的理论分析和科学总结,既指导和带动广大教师深化教学改革,又推动本课题不断深化研究。

4.个案研究法。本课题在面向全体学生的同时,将选取一些学生,建立个人学习档案,进行追踪分析,以及时发现问题,调整对策。

六、预期成果:

1.形成有形的研究案例和研究成果(资料)。

2.初步形成小学数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研究评价标准。

3.搜集整理适合本校小学数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学习资料,并应用于课堂教学,以实现培养小学生初步的研究意识、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目的。

实践教学教案篇4

活动对象:小学三、四、五、六年级

活动背景:为了更好地开展学校劳动实践活动,开发课程资源,拓宽学生的科学知识视野。

设计意图:由于现在学生所处的“社会地位”“家庭地位”太优越,以至于他们除了学习活动之外,很少去接触和了解其它的知识。设计这样一次综合实践活动,并不是为了让学生掌握什么知识,而是想让他们通过这样一次活动,去接触和认识学习活动以外的生活,身心得到愉悦,自我价值得到体验。

活动目标:

1、知识目标:使学生能认识一些农作物,并能了解有关它们的一些基本知识。

2、能力目标:

(1)学会查找、收集、整理资料。

(2)培养学生观察、具有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及美化环境的能力。

3、情感目标:

(1)通过活动,使学生的身心得到愉悦,经过观察、动口、动手、动脑之后,自我价值能得到体验。

(2)通过活动,学生能更加珍惜劳动成果,加深理解“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的真正含义。 活动计划:

1、调查时间:二周

2、调查内容:各种农作物的`名称、种植时间、成熟时间、营养或用途是否开花、科属等。

3、调查方式:实地观察,实地查找有关资料,自主选择调查对象进行调查。

4、活动成果形式:学生习作、图画、歌唱,学生谈经历体验,心得体会等。

活动准备:

1、每小组准备一本访察记录本。

2、联系一个种植农作物的典型村。

3、教师或有条件的学生可准备照相机或摄像机。 活动过程:

一、田埂漫游,疑团重重

1、谈话导入

师:同学们,你们知道我们吃的粮食和蔬菜都是谁种植出来的吗?

生:农民!

师:那你们能说得出哪些农作物呢?

实践教学教案篇5

【活动目标】

1、欣赏歌曲《小海军》,感受歌曲雄壮、有力的特点。

2、能用肢体动作表现小海军的英姿,体验学做小海军的快乐。

3、欣赏歌曲,感受歌曲活泼有趣的特点。

4、通过音乐活动培养幼儿想象力、口语表达能力及肢体的表现能力。

【活动准备】

观看海军录像、ppt、音乐、歌曲伴奏、海军帽。

【活动过程】

一、导入

师:让我们听着音乐,像解放军叔叔一样,踏步走。

二、感受、理解歌曲

1、第一遍欣赏——感受歌曲旋律提问:看,谁来了?(播放图片)

师:今天我带来了一首好听的歌曲《小海军》,我们来欣赏一下,一会儿告诉大家这首歌曲给你什么感觉?

小结:这首歌曲的旋律很有力、很雄壮。

2、第二遍欣赏——了解歌词

师:我还带了些图片,让我们边看图片边欣赏。

提问:这遍你听到歌曲里唱了什么?

小结:教师将幼儿说的唱出来。(我们听到歌曲里唱了"我是小海军,开着小炮艇"、"不怕风、不怕浪,勇敢向前进"、……还听到了"打的他呀海底沉"。

师:听着这首歌曲,让我们觉得小海军是很勇敢坚强的。

三、表现海军的动作

1、第三遍欣赏——肢体动作(图片)

(1)听歌曲,观看图片提问:你看到小海军做了哪些勇敢坚强的动作?

(2)教师舞蹈师:我把你们好看的动作编成了舞蹈。

2、个别幼儿表现提问:你还看到哪些动作让你觉得小海军很神气、很有力的?

师:原来小海军握着枪踏步让你感觉很神气;小海军开枪的动作让你觉得很勇敢;开炮的动作让你觉得小海军在打败敌人;小海军踏步的时候很精神、很有力的。

3、集体幼儿表现

师:刚才有的'小朋友已经做了小海军神气、威武的动作,我这里还有我们小朋友自己动手做的海军帽,让我们带着帽子来学做小海军吧。

四、结束

师:让我们把小海军坚强有力的动作带回教室让其他小朋友也来学一学小海军。

教学反思

本节课教师能够抓住幼儿喜欢海军这一特点,激发幼儿情感,通过学歌曲将海军的形象植入了幼儿的心中。幼儿能够较主动的说出唱出自己喜欢的一句歌词,尤其是三个“轰”字把歌曲的情趣表现的淋漓尽致,如果教师能够抓住幼儿的兴趣点给幼儿多一些表现的空间,让幼儿自由创编动作,教师做好引导,让幼儿在尽情表演中感受歌曲的优美。

实践教学教案篇6

活动目标:

1.了解海军的形象,以及对海军的了解。

2.让幼儿体验学习海军保卫祖国的高尚情感。

3.能随音乐节奏表演动作。

活动重难点:

学会所有的创编动作

活动形式:

集体式、小组式

活动方法:

口授法、直观法、游戏法

活动时间:

20—25分钟

活动准备:

挂图、卡片、海军服饰

活动过程:

1.开始部分:

导入:“小朋友班刊,这是谁呀?”(出示解放军的图片)

“解放军叔叔是干什么的呀?除了解放军叔叔保卫我们的祖国还有谁呢?”

2.基本部分

①复习歌曲

②教师示范动作

呜......“听从轮船上传来了什么声音?”(助教扮演海军随音乐出场,附动作)助教“小朋友们好,我是海军,海上的大轮船就是我的家,我们海军的任务就是在大海上保卫我们的祖国“

熟悉动作:

“小朋友们,小海军是在怎么保卫祖国的呀?”“我们一起来学一学”(两遍)

“小朋友们喜欢海军吗?为什么?”

③在情景游戏中学习动作:

叮铃——“喂!你好!”“是海军叔叔呀”

(对,我们海军部队正在招收小海军,需要勇敢的小朋友加入。)

“小朋友们想去吗?”

(出示海军服饰)“看!海军叔叔把海军服交给了老师,让老师给他选小海军,一去保卫我们的祖国。”(请个别幼儿扮演海军)

④改变部分动作,层架游戏性。

“我们现在一起训练,锻炼成强壮的小海军,一起才能去保卫祖国”

“敌人来了我们该怎么办?小朋友的.大炮在那?”(一拳头模仿大炮)

“大炮的火力还不够,小朋友有没有增加大炮火力的办法?”(双手交叉握拳)

⑤结合三次创编,练习动作。

“小朋友的大炮威力怎么样?想让威力变强嘛?”“那现在请两个小朋友一组,组成一个大炮!”(两个幼儿合作游戏)

⑥整体复习动作,表演唱。

“小朋友们真棒,要是敌人太多,没有消灭光,我们该怎么办呢?”

“我们得再增加大炮的威力,才能把敌人全部消灭。”“现在请三个小朋友一组,组成一个威力无比的双响大炮,看谁的威力最强,最能打倒敌人”

3.结束部分:

叮铃——(老师,小海军们都训练好了吗?)

“都训练好了!”

(那我们马上准备上船,去保卫祖国吧!)

“小海军们准备好了吗?走!”(歌唱形式结束)

活动延伸:

绘画区域——《小海军》加深幼儿对海军的形象认识

实践教学教案篇7

一、教学目标:

过程与方法:

1 、会用文字等多种方法观察记录蚂蚁。

2、能倾听其他同学的想法和建议,并与他人交换意见。

3、能对蚂蚁的形态和行为特征提出问题,并选择适合自己探究的问题。

知识与技能:

知道蚂蚁的外形特征和行为习性。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验到探究蚂蚁秘密的乐趣。

愿意与他人合作并交流想法。

二、教学重点、难点:

会用文字等多种方法观察记录蚂蚁。

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学准备:

教师、学生准备:干净的.瓶子、筷子、糖水、放大镜、肉、苹果、米饭、奶糖、植物的种子、死昆虫、喷水壶等。

三、教学过程:

一、指导捉蚂蚁。

1、准备几只干净的瓶子。

2、用筷子前端沾点糖水,靠近蚂蚁。

3、蚂蚁一上来,就把它甩进瓶子。

二、观察并描述蚂蚁的外形特征。

1、指导学生用放大镜观察蚂蚁。

2、学生分组自己观察。

3、指导学生把观察结果写在或画在活动记录上。

三、研究不同蚁穴中的蚂蚁的相处情况。

1、教师指导实验方法:

①把不同地方捉到的两只蚂蚁放在一起,观察它们的反映。

②再多放几只试试,注意使数量不等。

2、学生分组研究。

3、学生分组汇报研究结果。(活动结束,告诉学生把蚂蚁放回到捉它的地方)

四、研究蚂蚁的食性。

1、教师指导实验方法:

把苹果、米饭、奶糖、死昆虫等多种物品放在一群蚂蚁的周围,观察什么食物吸引过去的蚂蚁最多。

2、各小组实验。

3、各小组汇报研究结果,教师把各组的结果汇总板书。

4、全班统计结果。分析蚂蚁吃什么。

五、研究下雨时蚂蚁的反应。

1、教师指导实验方法:

用喷水壶模拟下小雨。观察蚂蚁在下雨时的反应。

2、分组研究观察。

3、学生分组汇报研究结果。

六、研究蚂蚁的其他行为和习性。

1、学生讨论自己研究的项目。

1、教师重点指导有难度的小组。

2、学生自主研究。

七、教师课堂小结。

实践教学教案7篇相关文章:

语文教案教学反思7篇

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教案教学反思7篇

力的教学教案优质7篇

古对今教学教案精选7篇

中班数学教案教学反思7篇

6的分与合教学教案优质7篇

山童教学设计及教案最新7篇

幼儿园数学教学教案7篇

马说优秀教学设计教案精选7篇

人教版小学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教学反思7篇

实践教学教案7篇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
1213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