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定好教案使教师更加注重学生的个性化需求,提供个性化的学习支持和指导,教案写好了迫使教师仔细思考每个教学环节的时间分配,避免浪费和不必要的延误,下面是会述职范文小编为您分享的认识大数教案5篇,感谢您的参阅。
认识大数教案篇1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认识万以内数的基础上,进一步认识计数单位“万”、“十万”、“百万”、“千万”和“亿”,知道亿以内及以上各个计数单位的名称和相邻两个单位之间的关系。
2.掌握数位顺序表,根据数级正确地读写大数,会比较大数的大小,会将整万、整亿的数分别改写成用“万”和“亿”作单位的数,会用“四舍五入”法把一个大数省略万位或亿位后面的尾数,求出它的近似数。
3.认数过程中,使学生体会和感受大数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进一步培养数感。
教学重点:
在认数过程中,使学生体会和感受大数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进一步培养数感。
教学难点:
在认数过程中,使学生体会和感受大数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进一步培养数感。
教学关键:
掌握数位顺序表,根据数级正确地读写大数,会比较大数的大小,会将数万、整亿的数分别改写成用“万”和“亿”作单位的数,会用“四舍五入”法把一个大数省略万位或亿位后面的尾数,求出它的近似数。
教学过程:
第一关:明辨概念。(以抢答形式出现,师给予点评)
一、填空。
⑴10个一千是(一万),(10)个百万是一千万。
⑵从个位起,第五位是(万位),计数单位是(万),第九位是(亿位),计数单位是(亿),第十二位是(千亿位),计数单位是(千亿)。
⑶1702030009是(10)位数,它的最高位是(十亿位)。
⑷十万十万地数,数100次是(一千万)。
⑸一个数是由7个十万、6个万和3个十组成的,这个数写做(76?0030)。
⑹一个数千万位上是8,万位上是5,其它各位上都是0,这个数是(8005?0000)。
⑺1个百万是(10)个十万,1个千万是(10)个百万,(100)个百万是一亿。
⑻在4和6之间填上(5)个0,这个数就万为四百万零六。
⑼30300030最高位上的3表示(3个千万),中间的3表示(3个十万),最后的3表示(3个十)。
⑽一个六位数,最低位上是1,任意两个相邻数位上数字的和都是6,这个数写作(515151)。
⑾591000是由(59)个(万)和(1000)个(一)组成。
二、判断对错
⑴读数和写数都要从最高位读起或写起。
⑵4321>4320万
⑶9□000≈9万,□里最小填0。
⑷四万零五百写作:40000500
⑸404040读作四十万四千四十。
三、选择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 )里。
⑴13500000元=( )。
a、135元 b、1350元 c、1350万 d、1350万元
⑵读5000505这个数时,要读( )个零。
a、1 b、2 c、3 d、4
⑶一个数最高位是( )位,这个数是八位数。
a、百万 b、十万 c、千万 d、亿
⑷有一个数,万级是207,个级是375,这个数是( )。
a、207375 b、2070375 c、2073750
⑸下面各数中,最接近20000的数是( )。
a、19998 b、20003 c、21000
第二关:细答基本(先让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讲评)
一、在〇里填上“>”、“<”或“=”。
567765〇576756 3560000〇356万
二、按要求写数。
90000000000吨=900亿吨 810000千克=81万千克
三、求近似数。
74380≈74万(四舍五入到万位)。
1309998572≈13亿(四舍五入到亿位)。
第三关:勇闯万难(先让学生独立思考,再讲评)
一、根据数的组成填写下面各题。
(500000000)+(2000000)+(700000)=502700000
(3000000)+(800000)+(9)=3800009
二、用2、7、0、3、1这五个数组成一个五位数,其中最大的数是(73210),最小的数是(10237),约等于7万的最小的数是(70123),约等于3万的最大的数是(32710)。
三、用5、4、7和2个0组成五位数,使这个数:
⑴只读一个零:50047,50074,40057,40075,70045,70054
⑵读两个零:50407,40507,70405,50704,40705,70504
⑶一个零也不读:54700,45700,75400,57400,47500,74500
作业:认真复习,明天考试。
课后追记。
认识大数教案篇2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使学生理解、掌握亿以内数的读法和写法,能正确地读、写亿以内的数。
2、培养学生的思维灵活性和探索精神。
过程与方法
结合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通过收集有关大数的信息的活动,使学生经历自主探索的学习过程,在合作探究中获得良好的体验。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结合教学,感受大数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培养学生的数感和学数学,用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
亿以内数的读法和写法。
教学难点:
每级中间、末尾含有0的数的读、写法。
教学准备:
多媒体
教学过程:
一、基础练习
1、对照顺序表,回答。
千百十万千百十个
万万万
位位位位位位位位
900009表示什么?这个数读作()
10500001表示什么?5表示什么?这个数读作()
230000002表示什么?3表示什么?这个数读作()
2340050“234”在哪一级上,表示什么?
“5”在哪一级上,表示什么?这个数读作()
10200800这个数读作()
2、写出下面各数。
六千三百二十二十三万五千一百零四万零二十
要求:(1)先说一说写数的方法,步骤(你是怎么写的)。
(2)读一读,先明确含有几级的数。
(3)对照数位顺序表写数。
3、练习一中的第12题。
要求:(1)先读一读
(3)按题目要求连一连
(4)想一想:如果不经过读数、写数,能不能通过推测、判断进行连接?说出你的策略。
二、专项练习
1、不对照数位顺序直接写出下面各数。
一百五十万三千
①由学生独立完成
②引导解决问题的方法,逐步过渡到直接写数。
明确有几级——分级画线——填上数字
(2)一千零二十五万零六百
步骤同上。
(3)写一写
一千零八万二百二十六万三千四百二百万零六十三
2、练习一中的第14题
要求:(1)教师读数,学生听写。
(2)同桌校对,互相交流、检验。
(3)请学生说说体会,介绍自己写数的方法、步骤。
3、练习一中的第9题。
要求:(1)看一看,读一读,说一说题目特征。
(2)引导练习。
(3)学生之间相互校对,教师巡视、检查。
三、巩固练习
练习一中的第10、11、13、15题。
四、课堂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对亿以内数的读法和写法又有什么新的认识?
认识大数教案篇3
教学目标:
1.会正确运用计算器进行四则运算,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会借助计算器探索简单的数与运算的规律。
2.在利用计算工具探究规律的过程中,培养学生观察推理的能力,体验转化思想方法。
3.在探索知识过程中, 激发探索数学奥妙的情趣,培养学生乐于思考,实事求是,勇于质疑的良好品质。
教学重点:
正确运用计算器进行四则运算。
教学难点:
借助计算器探索简单的数与运算的规律。
教学准备:
课件、计算器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一)复习
1.课件出示:
2.师:这是计算器,还记得这些是什么键吗?说一说。
(二)引入
师:你会用计算器吗?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
?设计意图:复习唤醒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为学习新知做准备。】
二、用计算器进行四则计算,体会计算器的作用
(一)用计算器进行四则计算
1.用计算器的方法
(1)课件出示: 386+179= 825-138= 26×39= 312÷8=
(2)师:这道题你会用计算器计算吗?自己试一试。
(3)师:说说你是怎么用计算器计算这道题的。(学生边说边到前面演示)
(4)课件出示:
师:依次按数字键3、8、6,然后按“+”,再依次按数字键1、7、9,最后按“=”,屏幕上就显示出结果了。
2.试一试
(1)课件出示:825-138= 26×39= 312÷8=
师:自己用计算器算出这几道题的结果。
(2)订正答案。
(3)学生质疑
①师:在使用计算器计算时有问题吗?(如:按错了怎么办?)
②师:对呀,万一按错一键怎么办?(学生可能会想出两种解决方法)
方法一:按退格键“←”,清除输错的数字,然后输入正确的。
方法二:按“ce”键,清除然后再重新输入。
?设计意图:对于计算器大部分学生并不陌生,甚至有的学生可能在学习这节课之间就用过。因此,在教学时,让学生自己尝试使用计算器计算,并采用学生间互问互答的学习方式,解决用计算器计算时会遇到的按错键的问题,使学生掌握用计算器进行四则运算的方法。】
(二)用“m+”“mr”进行四则计算
1.尝试计算
(1)课件出示:20xx-1368÷9
师:你会用计算器进行四则计算了吗?那试试这道题。
(2)师:这道题等于多少?(1882、74)
师:哪个结果是对的?怎么做的。(先算1368÷9=152,再用20xx-152=1882)
(3)师:实际上是这样的(课件出示:20xx-1368÷9=20xx-152=1882)。这道两步计算的题目,用一般的计算器计算,就必须先记住这个除法的结果,有没有好办法?
2.用“m+”“mr”和“mc”键
(1)师:一般的计算器上都有“m+”和“mr”这两个键,有的计算器上“mr”和“mc”合用一个键“mrc”。有了“m+”和“mr”这两个键我们就不用记住中间的结果了。怎么用呢?
(2)师:先按“1368÷9=”,屏幕上会显示出计算结果1882,然后按下“m+”,计算器就会把“1882”这个结果存储下来,然后输入“20xx-”,再按“mr”或“mrc”,就把刚才存在计算器中的结果提取出来了,最后按“=”,就能显示出最终结果。
(3)师:自己试一下。(学生用这种方法尝试)
(4)练习:672÷(139-115) 37×12+46×9
师:计算新题前,先按“mc”清除存储的结果。
?设计意图:通过尝试,使学生认识到即使是用计算器计算也要注意运算顺序。通过介绍“m+”和“mr”的用法,使学生“会”用计算器计算。】
(三)计算比赛,合理使用计算器
1.课件出示:
128+284 45×7728÷4 2345514-0
师:大家会用计算器了吗?我们进行比赛,看看谁算得又对又快。(出示课件)
2.订正结果。
3.师:有的同学还在按计算器呢,你就算完了,你怎么算得这么快?(后两道题不用按计算器,口算就可以了)
师:大家同意吗?看来,不是我们学习用计算器,所有的题就都用计算器,而是要用到改用的时候。
?设计意图:采用计算比赛的形式,并在题目中设计了两道口算就能得出结果的题目,使学生感悟什么时候用计算器计算,学会合理使用计算器。】
三、借助计算器探索简单的数与运算的规律。
(一)尝试计算
1.课件出示:111111111×111111111
师:算算这道题等于几?
2.学生用计算器计算。发现计算器没有显示出完整的结果
3.师:结果是多少?(1.234567898765432e+16,不同的计算器显示出的会不同)怎么会有这么多的答案?(屏幕显示不下了)
4.师:计算器帮我了我们了,只能靠我们自己了,怎么办?
(二)化繁为简,探寻规律
1.化繁为??
(1)师:这道题中,两个因数位数太多了,数太大,怎么办?(把数变小)
(2)师:真好,我们可以把数变小,算一算,找出规律,解决问题。可以从几开始?
2.探寻规律
(1)课件出示:
1×1=
11×11=
111×111=
1111×1111=
师:可以从1×1开始,自己算一算
(2)订正答案。1×1用计算器吗?(课件出示答案)
1×1=1
11×11=121
111×111=12321
1111×1111=1234321
(3)师:回头看一看,发现什么规律?(从1开始,因数有几位就写到几,再倒过来写到1)
(4)师:这道题等于几?(12345678987654321)
3.小结
师:刚才我们用计算器算不出结果,为什么?(数太大了,位数太多)我们怎么解决的?(把数变小了,找规律)
师:数太大,我们先把它变小,变容易了,发现规律,再用规律解决难题。
4.练习:用计算器计算下面各题。
9999×1=99999999×2=9999×5=9999×3=9999×7=9999×4=9999×9=
?设计意图:当计算的数目很大时,计算器也显示不出结果,此时,可以把大数转化成较小的数,找到规律,再用规律解决问题,让学生体验化繁为简的数学方法。并在找规律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推理能力。】
四、巩固练习
1.做一做第1题
2.教材第28页第3题
3.做一做第2题
4.教材第28页第4题
?设计意图:通过练习巩固用计算器进行四则计算的方法,能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会借助计算器探索简单的数与运算的规律,培养学生的推理能力。】
认识大数教案篇4
教材分析:
大数的认识是是在学生认识和掌握万以内数的基础上学习的。生活中大数广泛存在,对大数的认识既是万以内数的读写巩固和扩展,也是学生必须掌握的最基础的数学知识一。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认识计数单位万、十万、百万、千万和亿,认识亿以内各个计数单位单位的名称和相邻两个单位之间的关系。
2.掌握数位顺序表及数位分级,为以后学习读数和写数打下基础。
3.能正确地说出每个数位上的数字的含义。
教学重点:
熟记数位顺序表和有关计数单位的知识,知道每个数位上数字的含义。
教学难点:
中间、末尾有0的数的读法。
教学过程:
一、情境创设,提出学习目标
(一) 师: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个故事,题目叫《青年的财富》,想听吗?(生):想
师:故事中也有数学信息哦,看谁的耳朵灵!
有一个青年总是抱怨自己时运不济发不了财,终日愁眉不展。这天,在他无意中遇到一个须发俱白的老人,老人见他愁容满面,于是问到:“年轻人,你为什么这样不开心?”
“我不明白,为什么我总是那么穷?”年轻人说。
老人由衷地说:“穷?你很富有啊!”
年轻人问道:“富有?我怎么不知道?这从何说起?”
假如去掉你一一只手,给你10000元,你愿意吗?”老人问道。
“不愿意,”年轻人肯定地回答。
“给你100万让你马上变成80岁的老人,你愿意吗?”
( 师:小朋友们,你说年轻人愿意吗?)“不愿意”!
“用1000万来换取你的生命,你愿意吗?”“当然不!”
“这就对了。你已经有超过1000万的财富了,为什么还哀叹自己贫穷呢?”老人微笑着说。年轻人恍然大悟。
亲爱的同学,如果现在用1亿元换走你的爸爸妈妈,你们愿意吗?
(生):不愿意。
师:是啊!看来我们的生命和父母是多么的珍贵啊,用再多的钱也是换不来的,我们一定要珍惜生命。
师:故事讲完了,你听到了哪些数学信息?
生:80、1000、100万、1000万、1亿等
(师适当表扬:真是个善于倾听的好孩子!你听得真仔细!……)
师:100万、1亿、1000万等都是大数(板书:大数)这样的数你还听到或是看到过吗?
(预设)学生举例。
生1:中国的人口有13亿多。
师:对,你了解得真多!
生2:房价和车价等
师:是的,你很会选择信息。
师:看来大数在生活中的应用是广泛,()今天就来学习有关大数的知识。(揭示课题:认识大数)
(二) 想一想:你们想知道什么有关大数的数学知识?(提出学习目标)
1.计数单位的认识,计数单位的名称和相邻两个单位之间的关系。
2.学习每个数位上的数字的含义。
3.掌握数位顺序表
二、交流互动,展示学习成果
1.学生自学例1,做一做。
2.学习小组互相帮助、质疑问难。(教师相机进行指导,收集学生的学习信息,引导小组内的学生进行相互交流、相互质疑、相互帮助、相互探讨)
3.小组展示、全班交流,激发冲突。
(1)各小组分别展示自己的学习成果。
(2)全班交流、激发冲突。
a:个、十、百、千、万是计数单位,十万、百万、千万、亿也是计数单位。
b:我们知道了每相仿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都是十(因为十个一是十、十个十是一百、十个百是一千、十个千是一万、十个万是十万、十个十万是百万、十个百万是千万、十个千万是一亿)
c:数位与计数单位之间的联系与区别。
d:一个数还可以分成个级、万级、亿级。
e:我们认识了数位顺序表。
f:每个数位上的数表示的意义不一样。
(3)教师相机引导学生质疑、激发冲突。
a:你是怎么区分数位与计数单位的?
师:大家已经知道计数单位和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是十。计数单位所占的位置,就象你们在教室里有座位,到电影院去看电影,要买票买个座位(如果不安排座位会怎样?)每个计数单位所占的位置就是它们的数位。
b:从数位顺序表中我们能获得哪些数学知识?
c:为什么每个数位上的数表示的意义不一样?
(4)学生自由提问质疑、激发冲突。
三、检测学习成效
(一)判断题(用手势表示)
1.从右边起,第九位是千万位。( )
2.万、十万、百万、千万是计数单位。( )
3.十万里有10个千。( )
(二)填空:(独立完成,再校对)
1.千万位的右边一位是( ),左边一位是( )。
2.10个十万是( ),1亿里有10个( )。
3.2091837是一个( )位数,最高位在( )位,9在( )位上,表示( );2在( )位上,表示( )。
四、拓展知识外延
1猜数
(创设情境:前几天,王叔叔买了一套房),它的价钱是下面几个数中的一个,956800 965800 895600 958600 9586000 986500
信息:是个六位数
它的最高位上数字是9
它的十万位上的数字是5
它的千位上数字比百位上数字多2。
你能根据给出的信息猜出它的价钱吗?先独立完成,再同桌商量商量,说说你的想法,比一比,谁猜得准!(反馈)
2.师: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对大数有了一些了解,在以后地学习中,我们会了解更多的有关大数的知识。那时,老师相信同学们不但会读大数、还能写,相信小朋友们在数的王国里能更加自由驰骋!你们会读下面各数吗?
4576 45760 7800 78000 97540000 100000000
把你的想法和同桌说一说
五、教师总结
六、作业:
预习亿以内数的读法
认识大数教案篇5
教学目标:
1、通过复习,巩固所学的计数单位和相邻两个单位之间的进率,掌握数位顺序表,能正确地读写大数,掌握改写和省略的方法。
2、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数感。
3、使学生参与复习的全过程,通过合作交流等活动,使学生形成知识网络。
4、培养学生的反思意识和合作精神。
教学重点:
数的概念、读写数的方法、改写和省略的方法
教学难点:
数中间和末尾有0的读写法、用四舍五入法求近似数
教学准备:
ppt课件。
教学策略:
通过引导学生回忆,复习各知识点和重难点,然后通过练习巩固对知识的掌握和应用。
教学过程:
一、复习整理
1、本节课对多位数的认识这部分知识进行整理和复习。
板书课题:复习多位数的认识
2、打开数学书看第一单元的内容,看看本单元都学习了哪些内容?
哪个小组愿意汇报你们组的交流情况?
老师指导并归纳,总结在黑板上。
问:你认为本单元哪些内容比较难?你最容易出错?
二、复习知识点
1、复习数位顺序表
(1)什么叫数位、计数单位、数级
(2)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有什么关系?
10个一万是十万
10个十万是一百万
10个一百万是一千万
10个一千万是一亿
(3)每相邻的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都是十,这种计数方法叫十进制计数法。
(4)自然数的认识
表示物体个数的1、2、3、4、5、6、7、8、9、10、11都是自然数,一个物体也没有,用0表示,0也是自然数。
问:最小的自然数是几?有没有最大的自然数?自然数的个数是无限的还是有限的?
2、多位数的读写法的方法是什么?
3、改写和省略的方法是什么?
4、如何比较数的大小?
三、练习内容
1、读出下面各数。
4231579()
30050082()
3960400000()
7000700070()
700300009()
26740020000()
315400000()
50708000000()
2、写出下面各数
三千零三万三百零三()
一千零五十万四千零二十()
二十亿零七百六十八()
三百一十亿七千零八万三千零四十()
3、改写成以万做单位的数。
80000()
9000000()
47000000()
200320000()
4、改写成以亿做单位的数
325600000000()
48000000000()
5、求近似数
(1)16483520 9528641 799000 380800 8396000(省略万后面的尾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709546312 983536478 89970804758(省略亿后面的尾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比大小
1650010○16500100
350020○530020
2509200○2509000
6309607○670630
7、用6、3、8、9和5个0按要求写出九位数。
(1)最大的数
(2)最小的数
(3)一个0都不读的数
(4)只读出一个0的数
(5)要读出2个0的数
(6)约等于3亿的数 7)约等于10亿的数
四、总结
这节课复习了什么?还有什么问题?
五、作业
练习二十一1、2、3
板书设计:
大数的认识总复习
表示物体个数的1、2、3、4、5、6、7、8、9、10、11都是自然数,一个物体也没有,用0表示,0也是自然数。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以上就是一秘为大家整理的3篇《《大数的认识》教案》,能够帮助到您,是一秘最开心的事情。
认识大数教案5篇相关文章:
★ 钠的认识教案5篇
★ 认识球的教案5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