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的设计应该充分考虑学生的创新创意和问题解决能力,实用的教案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解决教学中的问题和困扰,提高课堂教学的应变能力和解决能力,下面是会述职范文小编为您分享的盘古开天地教案5篇,感谢您的参阅。
盘古开天地教案篇1
教学目标:
1、认识“猛、缓”等10个生字。会写“暗、降”等14个生字。能正确读写“宇宙、黑暗、上升、下降”等13个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培养学生品读、感悟课文的能力,丰富自己的语言积累。
3、体会盘古的献身精神。认识中华传统文化的深厚博大,激发学生民族自豪感。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理念:
教学这篇课文,要使学生认识神话这种文学体裁,体会巨人盘古的献身精神,感受我国古代人民的丰富想象力。以生为本,以学定教,促进了学生的主动发展。工具性与人文性有机统一,促进了学生的全面发展、和谐发展。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播放音乐)师:在人类悠远的历史长河里,流传着许许多多动人的故事,这些故事你知道吗?精卫、女娲、嫦娥、后羿、八仙()、哪吒、大禹、愚公指名回答后出示答案。
师:这些故事之间有什么共同点?(都是神话故事;都是成语;都写了谁干什么。)
2、今天我们要认识另一位神话中的人物——盘古,学习他“开天地”的故事。(出示课题,齐读)
(设计理念:通过复习已经学过的神话故事,让学生感受到神话故事的美丽,从而带着一种美好的心境来开始今天的学习。)
二、初读课文,学习字词
1、师:请同学们大声地自由地朗读课文,把课文读正确、读通顺,难读的句子多读几遍。(学生自读)
2、指名比赛读词语。(纠正字音:逐zhu、齐读)会读字同桌打开书互相检查,过关后打上★。反馈。
3、指名接读课文,纠正读音。(二三自然段重点齐读。)
4、师:同学们读了课文,对课文的题目有了哪些理解?(简单说说)课文的哪句话是直接写“盘古开天地的”,划出句子,读一读。
反馈“人类的老祖宗盘古,用他的整个身体,创造了美丽的宇宙。”齐读
5、师:是啊,在盘古开天地之前,天地是怎样的呢?你能找到课文中的句子说一说吗?
(设计理念:让学生找到文章的中心句,既使整个教学活动能有机地围绕“人类的老祖宗盘古,用他的整个身体,创造了美丽的宇宙”这句话来展开,又使学生初步体会巨人盘古的献身精神。)
三、学习课文第一自然段
1、学生自读课文,指名读句子。
2、这混沌一片的世界是怎样的呢?指名说,句式:很久很久以前,天和地还没有分开,宇宙混沌一片,没有。
3、师:这是多么荒凉寂寞的世界。齐读课文第一段。
4、师:巨人盘古的出现,改变了这个世界。出示“人类的老祖宗盘古,用他的整个身体,创造了美丽的宇宙。”
5、盘古创造的宇宙究竟是怎样美丽的呢?我们一起来读课文的第四自然段。
(设计理念:围绕“混沌一片”,让学生想像当时宇宙的样子,感受到天地分离的重要性,从而进一步体会到盘古开辟天地的重大意义。在这过程中,语文学科的工具性和人文性得到了有机统一。)
四、学习课文第四自然段
1、(出示课文)师:请同学们大声读读课文,然后同桌交流,盘古的身体发生了哪些变化。
2、师:盘古的身体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他呼出的气息——;他发出的声音——。他的双眼——;他的四肢——;他的肌肤——;他的血液——;他的汗毛——;他的汗水——。
同桌对读,说说你有什么发现。
3、交流发现,反馈:
(1)他的,变成了的。(举例)
(2)句子前后有联系。
(3)总分段式。
(4)并列句式。……(读读,体会语调的变化。教师范读?)
师:的,课文中有哪些?读读,有什么感受。播放课件,再读课文。体会世界的美丽。
4、师:让我们再来关注一下这段中的“……”。请你想一想,省略了什么?盘古身体的其他部位还会发生怎样的变化。请展开合理的想象,仔细思考,写下来。
5、反馈交流。(四人小组合作展示,学着课文的样子,先说“盘古倒下后,身体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师:面对这样一个美丽的世界,你想说什么?让我们通过自己的朗读来展示这美丽的画面。(齐读第四自然段)(点拨排比段读出语调的高低?)
6、师:面对这样一个神奇美丽的世界,我们不得不感谢:“人类的老祖宗盘古,用他的整个身体,创造了美丽的宇宙。”(齐读)
7、师:同学们,是盘古,使混沌的世界有了光明;是盘古,使万物生灵生存繁衍;是盘古,使我们看到了花开的灿烂、日出的辉煌……这一切,全是因为:“人类的老祖宗盘古,用他的整个身体,创造了美丽的宇宙。”(齐读)
8、师:这句话非常朴实,却比任何语言都更深情;这句话甚至连感叹号都没有用,却饱含着人类对盘古的无限敬仰与赞叹。(师读)“人类的老祖宗盘古,用他的整个身体,创造了美丽的宇宙。”(齐读)
((设计理念:通过排比句式的学习,了解了排比句的特点。在拓展想像说话中,更激起了学生对盘古的敬仰与赞叹。)
五、拓展介绍
1、师: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了课文,认识了盘古。千百年来,盘古已经逐渐积淀成一种独特的文化,在华夏热土上,盘古文化不断繁衍,传播中外,是中华传统文化中一颗璀璨的明珠。同学们可以通过很多途径查找有关盘古的资料。老师向大家介绍“盘古文化网”,下节课我们要进一步感受盘古的英勇伟大,交流一下你了解到的更多的知识。
2、作业:积累词语。(机动)
盘古开天地教案篇2
一、课前交流:
今天老师很开心,因为秋高气爽,天高云淡,菊花开了,迎春花也开了。秋天真美。(找错误)
二、导课:
翻开单元的导读部分,一种古老的传统气息扑面而来,古文字的神韵,兵马俑的壮观,使人不禁浮想联翩:文字的统一,货币度量衡的统一,古老的秦长城的修建……再往深处看,你又看到了什么?
关于神话故事,可谓源源流长,受当时社会条件所限,人们对很多的自然现象无法解释,于是神话故事就这样产生了,关于神话故事,我听过《哪吒闹海》,你听过什么?(学生交流)
能不能简单谈谈神话给你留下的印象?
三、板书:盘古开天地
题目中暗藏着一个成语,是什么?板书(开天辟地)
那这样一个故事神奇在哪里呢?
自读课文,读准字音
四、字词的处理。
五、再读课文,感受神话的神奇之处:
1、研读第二自然段:
指名读——自由读——发现了什么——复述
2、研读第三自然段:指名读——拓展读
3、研读第四自然段:
指名读——自由读—男生读——拓展读——想象其余的变化——换成诗的形式再自由读——教师范读,其他同学闭眼想象——想象内容交流——仿说说其余部分。
4、再读全文,感受盘古开天地的丰富想象。
六、看其余的神话故事。《八仙过海》
七、推荐阅读。
八、写字,推荐难写的字来写。
教后反思:
就本节课的设计,自己经历了几个教案的修改,从最早自己的设计到试讲,一直到韩老师来听课并进行指导,一直到再次试讲,到最后在理想课堂研讨会上的展示,自己也在研究的过程中不断地提高,从开始的只注重知识的教学,到最后课文的情感在读中的落实,自己在一节课的准备过程中感受了很多,如何才是一节我们认为的理想的课堂,如何把三维目标真正在课堂中落实等等,都成了值得自己深思的问题,从最后的效果来看,应该达到了预想的。
盘古开天地教案篇3
一、谈话导入
1.爱听故事爱读故事是每个孩子的天性。课前老师布置大家搜集中国著名的神话故事,说说你都了解哪些?
2.欣赏中国神话故事图片集,说出故事的名字。(女娲补天、夸父追日、后羿射日、嫦娥奔月、哪吒闹海、牛郎织女等)
你觉得神话故事和一般的故事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吗?(虚构的,不真实的,充满奇特的想象)
3.这节课,我们就走进神话故事的天地,学习一篇课文《盘古开天地》。齐读课题,课文写的谁?干什么?注意这里的“开”是开辟、开创、创造的意思。
二、初读课文,认读生字词,整体感知文章脉络
1.轻声自由读文,注意读准字音。
2.检查预习情况。
出示“我的词语库”齐读、指名读
出示“会写字”指名读、齐读
3.默读全文,思考课文是怎样把盘古开天地的过程写清楚的?用波浪线标出能显示事情发展顺序的短语。
很久很久以前,天和地还没有分??
有一天,盘古忽然醒了
天地分开以后
盘古倒下后
三、师生合作,感悟文本
(一)学习课文第一段
1.指名读第一段
2.理解混沌:形容宇宙模糊一团的景象。
理解“一直”说明盘古醒来过吗?
“十万八千年”这个数字怎么这么耳熟啊,联系孙悟空一个筋斗十万八千里,感悟盘古沉睡时间的长久
3.指导朗读,读出盘古沉睡时间的长久,体会他异于常人的神奇。
(二)学习课文第二段
1.指名读,找出描写盘古动作的词。
2.比较句子:
他见周围一片漆黑,就抡起大斧头,朝眼前的黑暗猛劈过去。
他见周围一片漆黑,就拿起大斧头,朝眼前的黑暗砍了过去。
相机表演,体会哪个词更有气势?
读句子,想象盘古的力大无比、气势非凡。
3.这一抡一劈的结果怎样?(伴随着一声巨响,天地分开了。)
轻而清的东西,缓缓上升,变成了天;
重而浊的`东西,慢慢下降,变成了地。
a看谁火眼金睛,能有所发现。(反义词)
轻—重清—浊上升—下降天—地
前三组反义词把天和地的区别展示出来了。
b进一步理解“混沌”一词。
天地分开前,宇宙有轻重之分吗?有清浊之分吗?所有的一切都融在一起,分不清你我,一片黑暗,文中用哪个词来形容?(混沌)
c认识分号
内容相关,句式相像的两个分句间加分号。
d天地分开了,盘古心情怎样?
指导朗读,通过朗读表现出天地的区别,读出盘古的高兴心情。
(三)学习第三段
1.天地分开后,盘古是不是就完成任务歇息了呢?指名读第三段。
2.观看插图,注意盘古的动作,他头顶着天,用脚使劲蹬着地,坚强地屹立在天地间,完全成擎天柱了。有个成语就出自这里,是——顶天立地
再看他的表情,轻松吗?
而且他的身体还在不断地长高。
他这样顶天立地做擎天柱,不是一天两天,也不是一年两年,而是不知过了多少年,也许是千年万年,你从中体会到什么?他为什么不放弃?
3.就是这样一位顶天立地的大英雄也有累倒的时候。指导朗读这一段,把你感悟到的盘古的累、盘古的艰辛、盘古的伟大读出来。
“盘古也累得倒了下去”你什么心情?(是惋惜,是痛惜,是不舍、是不忍,是不愿,我们不愿这位大英雄就这样离我们而去)读出这种心情。
(四)以读代讲,学习第四段
1.盘古倒下后,身体变成了世间万物最是神奇,怎样读才能表现出它的神奇呢?试着练一练。
2.文中提到了和他身体有关的——(气息、声音、双眼、四肢、肌肤、血液、汗毛、汗水)
省略号里还藏着什么?发挥想象。(他的头发飞上天空变成了满天的星星;他的骨骼变成了连绵起伏的山脉等等)
3.变成诗歌形式后师生合作,老师读前一个短句,请同学们接读后面的句子。感受这些变化的神奇。
他呼出的气息,
变成了四季的风和飘动的云;
他发出的声音,
化作了隆隆的雷声。
他的双眼,
变成了太阳和月亮;
他的四肢,
变成了大地上的东、西、南、北四极;
他的肌肤,
变成了辽阔的大地;
他的血液,
变成了奔流不息的江河;
他的汗毛,
变成了茂盛的花草树木;
他的汗水,
变成了滋润万物的雨露……
4.改变句式再来读一读。这回你们先读,我来接。
四季的风和飘动的云,
是他呼出的气息;
隆隆的雷声,
是他发出的声音。
太阳和月亮,
是他的双眼;
大地上的东、西、南、北四极,
是他的四肢;
辽阔的大地,
是他的肌肤;
奔流不息的江河,
是他的血液;
茂盛的花草树木,
是他的汗毛;
滋润万物的雨露,
是他的汗水……
(五)学习最后一段。
1.齐读,体会中心句的作用,并用双横线标划。
2.欣赏图片,感受盘古所创造的这个世界的美好。
如果盘古的灵魂能够感知我们发出的信息,你想对创造了世界的盘古说些什么?
(你是世界上最伟大的巨人。
你把自己献给了大地。
如果没有你,就没有我们这个美丽的世界。)
老师想问盘古:你为了天地的形成,牺牲了自己宝贵的生命,你不后悔吗?为什么?同学们来替他回答。
让我们用深情的朗读来表达对他的敬意吧!
四、布置作业
1.积累文中的好词好句。
2.把这个故事讲给爸爸妈妈听。(作者:河北保定容城县容城小学 肖丽芳)
盘古开天地教案篇4
教学目标
1.认识10个生字,读准多音字,会写14个生字。
2.体会反义词和近义词的妙用,体会隆隆的雷声、茂盛的花草树木这类词语的表达效果,并加以积累和拓展。
3.通过朗读等方法,感受盘古雄伟、高大的英雄形象,体会他无私奉献的精神。
4.初步了解神话故事内容神奇、想象丰富的特点,培养想象力,激发阅读神话的兴趣。并能用自己的话复述这个故事的内容。
教学重难点
通过朗读与想象了解故事内容,理解重点词句,积累特色语言,体会盘古的英雄形象。
教学准备
1、搜集中国著名的神话传说,如《精卫填海》、《夸父追日》、《嫦娥奔月》等。
2、相关课件。
课时安排: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激趣导入
1、同学们,我国古代有许多优秀的神州故事,盘古就是传说中的一位英雄,他开天劈地,创造了美丽的世界。
2、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这个神话故事。去看看盘古是怎样开天劈地的。(课件出示:《盘古开天地》)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同学们自由读课文,(课件出示:自读要求)
2、刚才同学们读得都很认真,(课件出示:我会认的字组成的词)自己来读读这些词语。
3、你们觉得哪几个词语比较难读,需要给大家提个醒? 4、你们真像一位位小老师,请同学们一起来读一读这些词语。注意刚才提醒的几个词语。
5、读得非常正确,那么同学们,你们读懂了哪些词语的意思呢?(缓缓和逐渐的意思都差不多,都是慢慢的意思;一丈有3米多呢;辽阔就是非常广阔,辽阔的大地、辽阔的草原。)(课件出示:我会认的字)小老师教读。
6、同学们真能干,下面就请同学们把课文读给同桌听听,看看是不是读正确了。
7、现在老师请几位同学来轮读课文,谁愿意来读读?
8、读得真不错,下面请同学们默读课文,(课件出示:默读要求)
9、谁来说说你读懂了什么?(第一自然段写了盘古醒来之前,整个世界是一片混沌的。我知道第二自然段是写盘古是用斧头把天和地分开的。第三自然段写了盘古用头顶着天,用脚使劲蹬着地,使天地成形。第四自然段写了盘古的身体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第五自然段写了盘古用他的整个身体创造了美丽的宇宙。)
10、你们真会动脑筋,那么现在谁来说说(课件出示: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呢?)(课件出示:课文是围绕那句话来写的?)
11、这就是盘古开天地的故事。下节课我们还要继续去了解这个神话故事,还要学会比较详细地把这个故事讲下来呢?
三、指导写字
1、现在,请同学们看看课文中(课件出示:会写的字组成的词语)(课件出示:会写的字)
2、读得非常正确,那就和同桌讨论一下,你有什么好办法,记住这些生字。
3、我们来交流一下,说说你是用什么好办法记住这些生字的?
4、同学们都能够用学过的识记生字的方法来记住新的生字,真会学习,下面就请同学们认真地看(课件出示:写字指导)
5、同学们,请你们打开生字本,每个生字写两遍,写字的时候,注意写字姿势。
四、总结。
同学们,这节课我们学会了生字新词,还把课文读正确了,知道了课文的大致内容,课后请同学们要复习巩固生字新词。把课文读熟练,下节课我们进一步去研读课文。
五、作业超市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1、同学们好,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出示课件:《盘古开天地》),现在我们来回忆一下,这篇课文主要写了些什么呢?(先写宇宙是一片混沌的,接着写巨人盘古把天地分开,用头顶着天,用脚使劲蹬着地,使天地成形,最后,他还用自己的整个身体,创造了美丽的宇宙。)
2、说得真好,这节课让我们认真读课文,学会比较详细地把这个故事讲下来。
二、细读感悟,经历探究
1、请同学们自由地读一读(出示课件:一二两个自然段),然后跟同桌说说很久很久以前,(出示课件:宇宙是怎么样的?出示课件:盘古醒来后,又是怎么做的呢?)
2、可以交流了吗?谁来说说?(很久很久以前,天和地还没有分开,宇宙混沌 一片,有一天,沉睡多年的盘古忽然醒了,他的周围一片漆黑,就抡起大斧头,朝眼前的黑暗猛劈过去,把天地分开了。)
3、沉睡这个词语用得特别好,你是从哪里读懂的?(从盘古一直睡了十万八千年这句话中读懂的。)
4、能把读懂的意思用自己的话讲下来,这一点值得我们大家学习。
5、谁能够把这一段话讲得更详细一点呢?
6、讲得真好,用上抡、猛劈这两个词,我们就可以知道盘古是怎样把天地分开的。那第二自然段中还有哪些词可以帮助我们把这一段话讲得更详细些呢?(缓缓,渐渐,慢慢这三个词非常重要,因为天和地不是一下子就被分开的;第二段中的反义词也非常重要,(出示课件:反义词句子)清和浊,轻和重,上升和下降,因为只有清而轻的东西才能缓缓上升,变成天,重而浊的东西才容易慢慢下降,变成地。)
7、很有道理,天和地是怎样分开的,谁能具体讲一讲?(只听一声巨响,混沌一片的东西渐渐分开了,清而轻的东西缓缓上升,变成了天,重而浊的东西慢慢下降,变成了地。)
8、讲得不错,请同学们一起有感情地读一读一二自然段。
三、精读课文,探究结果
1、读得很有感情,同学们,天地分开以后,盘古又是怎么做的呢?请同学们默读(出示课件:第三自然段)。读完后,和刚才一样,抓住一些关键词语和同桌说一说。
2、请同学们看着(出示课件:插图),谁来复述这一段内容?(天地分开以后,盘古怕它们还会合在一起,就头顶着天,用脚使劲蹬着地,就这样直挺挺地立在天和地之间,天越升越高,地越沉越低,这样,不知过了多少年,天和地逐渐成形了,盘古也累得倒了下去。)同学们认真听,听完了还要评一评呢?
3、谁来评一评?
4、复述得好,评得也不错,是啊,盘古为了不让天和地合在一起,用自己的身体支撑着,十年过去了,百年过去了,千年万年,终于天和地固定住了,但是盘古也已经筋疲力尽,终于有一天,他轰地一声倒下,倒下去之后,他的身体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他呼出的气变成了滋润万物的雨露。多么精彩的一段话呀,同学们,请你们好好地读一读这一段话。边读边想想:你仿佛看到了怎样的画面?
4、读着读着,你仿佛看到了怎样的画面呢?作者在这儿抓住了盘古身上的器官展开了丰富而合理的想象,那么,作者由盘古身上的什么器官想到了大自然的什么景物呢?小组议一议。(出示课件:相似特征)
5、你们真会读书,是啊,盘古把自己的一切都献给了人类,让我们拥有了这么美丽的世界,盘古真了不起,同学们,请你们一起有感情地读一读(出示课件:第四自然段)吧。
6、读得真不错,那你们自己能不能把整个神话故事比较详细地说下来吗?自己先试一试吧。
7、谁能够比较详细地讲一讲?
8、说得真精彩,把我们都深深地吸引住了,同学们这节课学得都非常好,能够详细地把这个神话故事讲下来了,课后,你要把这个神话故事讲给爸爸妈妈听一听吗?
9、我们再来听一听这个神话故事吧!(出示课件:课文朗读)
四、课后总结,拓展升华
1、这课中还有好多写得好的词语呢,请打开书,把它画下来,抄写在自己的本子上积累起来,
2、你们都摘抄了哪些词语呢?
3、说得真好,同学们,学了课文,还积累了不少好词佳句呢!同学们,学了课文,我们已经感觉到我们的眼前出现了一个顶天立地的盘古,有盘古的开天地,才有我们美丽的宇宙。
4、想欣赏更多的神话故事吗?(出示课件:神话故事)
五、作业:(出示课件:1、积累短语。2、找其他的神话故事读一读,讲给别人听。)
附板书设计: 18、盘古开天地
天 轻而清 开天劈地
↑
盘古 劈开 创造美丽的世界 顶天立地
↓
地 重而浊
盘古开天地教案篇5
学习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①认识“猛、缓”等10个生字。会写“暗、降”等14个生字。能正确读写“宇宙、黑暗、上升、下降”等13个词语。
二知识与过程
②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盘古的伟大之处。
三情感与价值观
③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了解神话故事想象丰富的特点,并能把这个神话故事讲给别人听。
教学重难点:感受盘古的伟大之处。
教学课时: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情境导入
教师揭题:古人云:“学贵生疑”,“疑则进也”,解疑的最好方法就是读书。今天,我们一起来读《盘古开天地》。
二、初读感知
自由朗读课文,圈出生字。借助注音认读生字。然后同座互读互查。识记生字。学生交流,说说自己是怎样记住这些字的。
三、研读感悟
学生围绕“人类的老祖宗盘古,是怎样用自己整个身体创造美丽的宇宙的”这个问题进行研读。
①重点研读第二自然段,体验盘古创造宇宙的艰难。
a.找出文中的句子读一读,画一画,说一说,体会盘古是怎样把混沌一片的东西劈开的。
b.读了这段话,你有什么发现?(让学生找出意思相反或相近的词)
c.通过朗读,进一步体验盘古开天地的艰难。
②重点研读第四自然段,体验神话故事想象神奇的特点。
a.读一读,说说你有什么感受。
b.再读读,把你的感受读出来。
c.你还想到了什么情景?能仿照书中的句式说一说吗?
③采用多种朗读形式朗读全文,进一步体验。
四、想象感悟
①浮想联翩。学生朗读,想象盘古用自己整个身体创造宇宙的情形。
②展示台。选择自己最爱读的句子,把它记在脑海里,注意像“隆隆的雷声”、“茂盛的花草树木”等这样的词语。
③学生借助多画面尝试复述。
④学生再次有感情地齐读中心句“人类的老祖宗盘古,用他的整个身体创造了美丽的宇宙”。
五、布置作业
把神话故事《盘古开天地》讲给家长或朋友听,请他们提提意见。准备参加班内将要开展的“故事大王”评选活动。
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
①能正确读写“宇宙、黑暗、上升、下降”等13个词语。
②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盘古的伟大之处。
③了解神话故事想象丰富的特点,并能把这个神话讲给别人听。
教学重难点:能把这个神话讲给别人听。
教学过程:
一、练讲故事
①朗读课文,做好讲故事及评选“故事大王”的准备工作。
②评选方法:小组内互讲、互提意见,并推荐一句同学代表本组参加全班的“故事大王”的评选。
③讲故事,评选“故事大王”。
④颁发“故事大王”证书。
二、指导写字
①出示要写的生字,引导观察生字的结构特点。
注意左右结构的三种类型。提醒学生书写时,多数左右结构的字左窄右宽,“创”字左宽右窄。注意写好半包围的字。
②教师在田字格内范写生字,学生仿写。
③学生写字、抄词。写后小组比较、评议。
三、课后作业:找其他神话故事读一读,讲给别人听。
板书:
18盘古开天地
风云雷
太阳月亮
东西南北美丽的宇宙
大地江河
花草树木雨露
盘古开天地教案5篇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