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秀的作文中运用对比手法可以突出的鲜明与深刻,通过写作文,我们能够学会用不同的视角看待问题,培养多元思维,下面是会述职范文小编为您分享的去洛阳的作文7篇,感谢您的参阅。

去洛阳的作文篇1
“洛阳之桥天下奇,飞虹千丈横江垂”,这首古诗再次在我的脑海中闪过,今天,我就要去一睹她的风采!
汽车在马路上奔驰,通过窗户远远望去,洛阳桥像一条银龙横卧在洛阳江上,江水安安静静的,好像睡着了一样,没有风也没有浪,江面上漂着几艘渔船。远处的红树林像一座座小山坡,蔚蓝的天空中飘着几朵白云,形成了一幅色彩斑斓的画面。
洛阳桥是中国最早的跨海大石桥,又称为“万安桥”,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桥长800多米,桥宽7米,有桥墩46座,还有石亭、石塔,全都用大石板砌成。桥头立着一座巨型的石雕,那就是蔡襄,她就是主持修桥的人,民间还有一则与他有关的传说。走在洛阳桥上,可以看到桥两旁的石柱上,每隔四根石柱就有一对石狮子。桥的另一端有几棵茂密的大榕树,旁边有几座石亭子,石亭子旁立着许多大石碑,有的石碑因为经历了百年的风雨洗礼,已模糊不清,依稀可以看到记载着建桥时间年代等。
走完洛阳桥,我不禁感慨,在古代条件那么落后的条件下,人们用智慧和汗水建成的这座“海内第一桥”真令人敬佩,洛阳桥是我心中最美的一座桥,她记载了历史,记载了文明,也记载了民族的欢乐和希望。我爱美丽的洛阳桥!
去洛阳的作文篇2
洛阳桥,又名万安桥。位于泉州城东13公里,是我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它与北京的卢沟桥,河北的赵州桥,广东的广济桥并称为我国古代四大名桥。它是当时广东、福建进京城的必经之路。
拎着包离开办公室。昨晚宿酒未退,头有些晕。
外面阳光正好,骑了摩托车就到洛阳桥。
洛阳桥实在可以说得上是我最熟悉的景点之一了,也是儿时最经常去“旅游”的地方。小学时,我平均不到两周必到一次洛阳桥。桥北就是洛阳镇,我常去买书,买的多是《小学生作文》和《故事大王》,姐姐买《作文通讯》或《少男少女》之类,回来了就常常要在洛阳桥走走。
我小学写过不下五次的《游洛阳桥》,内容一般是先描述了一番洛阳桥的雄伟壮观,赞叹古代劳动人民的聪明智慧,抒发自己心里对主持造桥的蔡襄的崇敬之情。如果篇幅要更长,会写上一段不知从哪里听来,说是桥在抗战时期被日本鬼子的飞机轰炸过,痛斥反动派不肯抗日,然后过渡到新中国成立后这座宋代的古桥被重修好了造福人民。作文常常得到语文老师的赞赏,总能得到高分。
所以我真要说,自己对洛阳桥是充满了感情。可是,这么些年过去了,我居然忽略了洛阳桥。记得应该是十多年前了,洛阳桥经过了一次大桥,据说是“恢复原貌”的,但原来我记着的熟悉的老旧桥墩和栏杆可都不见了。
天寒地冻,像一个外地游客一样,慢悠悠地从桥北往桥南走,小相机东拍西摄的。实在太对不起你了,洛阳桥,这还是我第一次这么认真地拍你呢。我到时,正是退潮时,滩涂裸露出黑油油的颜色,太阳照上去映出刺目的'炫光,滩涂上的红树林长势很好,有许多白鹭正在觅食,可惜了,没带长焦相机。
以我的经验,游洛阳桥,应该在早晨雾气笼江,或是红日乍升,又或是是黄昏时斜阳夕照时为佳,当然,要能踏着三月的小雨去也是好的,能有一二同好偕行就更好了。
这些条件,今天是一个都不符。太阳出来了,但南方罕见的拉尼娜气候冻得人筋骨都收缩了,偏偏年前事多,心情无论如何乐不起来。
看到了我熟悉的景致--临江的那块大石头还在,花岗岩上无端地有两个地方长了青草石来,根据形状被雕刻成一龟一蛇,又有“八仙过海”的石刻,看过的《洛阳桥的故事》里那些神话故事又现出了影子。
“哇,‘澜安古万’,这是什么意思?”一个少女脆生生的娇叱,后边慢腾腾地跟着他的男友。心里禁不住一乐,美眉,从左往右读不通,为什么不倒过来读呢。
照片拍了不少,但可以示人是一张没有。贴着以博一乐,也算记游。
去洛阳的作文篇3
洛阳,一座历史悠久的古都。五千年的文明史,使它拥有古老的神秘气息,也使它背负沉重的历史,在传统与变革中踌躇徘徊。今天的现代化的发展过程中,它终于甩掉枷锁,与时俱进,展现出现代文明的风采。洛河及其两岸就是它的缩影。
我们从小就知道关于洛神的美丽传说。但在改革开放之后,某些企业追求一己之利,不惜以环境为代价,把小工厂建在河堤附近。原本自然秀丽的洛浦风光惨遭破坏:河岸上下垃圾成堆,河道内污水横流,两岸一片荒凉,真成了“鸟飞绝,人踪灭”,令人望而却步的地方。烟波浩淼的水面上,宓妃“翩若惊鸿、婉若游龙”的宛转形态,“凌波微步、罗袜生尘”的轻盈神姿,是难以想象的。
如今,一条长达十六公里的美丽画卷铺展在洛河两岸,洛浦公园成了洛阳一道亮丽的风景线。看!堤岸上,柳梢轻垂,绿草如茵,风格迥异的广场镶嵌其中;堤岸下,波光粼粼,一碧万顷,时有呷浪之鳞,曝沙之鸟,情趣盎然。人们或垂钓,或散步,或谈话,或嬉戏,好不休闲!蜂儿,蝶儿在花丛中翩跹飞翔,载歌载舞,好不自在!如此多娇,如此宜人,好一派令人陶醉的图景啊!洛阳人甜在心里,美丽的洛神也露出了久违的笑容。
“没有梧桐树,哪来金凤凰”。洛浦公园的建成,改善了人民的生活环境,推动了洛阳的经济发展。站在堤岸上,放眼两岸,那高耸入云的摩天大楼,鳞次栉比,南北对峙,好不壮观!这一切应归功于洛阳人民,是他们建设了洛浦,改善了洛阳的投资环境。宋代文学家李格非在他的《书洛阳名园记》中这样写道:“园圃之兴废,洛阳盛衰之候也。”看来是果不其然啊!
去洛阳的作文篇4
星期六,一大早就被妈妈叫起来,因为今天我们全家要去洛阳玩。我们先坐了二个小时的长途汽车,在车上,我又吃又喝 ,妈妈说我是个小馋猫。
到了洛阳,我们先去了龙门石窟,里面有许许多多的佛像,最大的是卢舍那大佛,这个大佛像足有17.14米高,最小的佛像只有2 厘米高。这些佛像都建于一千多年以前,因为时间太久太久了,里面有很多佛像都被破坏了,有的是因为被人偷走卖到国外了,有的是因 为时间太久损坏了,所以我们看到的佛像很多都不完整,缺胳膊少腿或者干脆连头都没了。这些佛像都在山上,沿着山壁有很多很多大大 小小的洞窟,大多数里面的佛像都没有了,只留了一小部分,我觉得这些佛像很雄伟,非常吸引人。这些佛像很不容易建成,所以我们现 在的人要好好保护。我在这里玩的很开心,还照了很多像片。
看完大佛,我们又去了白马寺,寺门口是两匹石头马,我看很多人骑白马,我也骑上去和白马留念,寺里面有很多的佛像,不过 寺里的'佛像和龙门石窟的佛像很不相同,寺里的佛像都在房子里,而且金光闪闪的。
今天的行程结束了,明天我还要去看牡丹花,吃过洛阳著名的水席,我在酒店里洗洗澡很快都睡着了,期待着明天的游玩。
去洛阳的作文篇5
家乡有做洛阳桥,它是中国的四大名桥之一,坐落在洛江路海口处,距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了。
春暖花开的三月,我们随旅游团来到洛阳桥。我们在桥头看到古榕,它们都有几百年的历史了,可依然郁郁葱葱。导游边走边说:洛阳桥全长有1200米,宽五米。桥上两旁翼以扶拦,拦杆石柱上头,雕镂着精致雄壮的石狮,在桥的东西两侧还建有7亭9塔。听了介绍,大家更加兴致勃勃了。
走上洛阳桥,我们看见桥上有巨大的石板一块块至少都几百、上千斤重,我询问导游,当时劳动工具极为简陋,根本就没有设备来搬运重达千万斤的大石头,能工巧匠们是用什么办法搬运石头的呢?导游笑了笑说道:据说,当时人们才用的是:“激浪涨舟,浮运架梁”的办法,利用水涨船高的原理,用木船把一块块中杂树墩的巨石铺架上桥墩上,大大提高了认识架梁的速度。我们走着走着,有一个游客问:当时没有水泥,是怎么把桥基和桥墩凝结成牢固的整体呢?大家都疑问的看向导游?导游也回答说道:用“种蛎固基法”,则是巧妙地养殖大量杜蛎,把桥基和桥墩胶和凝结成牢固的整体,有效地保护了桥墩的稳固,使之成为惊涛难撼的中流砥柱。听了介绍我们受到了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力量。
这时一阵海风吹来,举目只见江水滚滚,令我思绪飞扬,不由的想起了一个有关洛阳桥的传说。一千多年前,洛阳江上没有桥。这一天,江上风平浪静,突然,船驶到江心,狂风大作,船上的人们惊慌失措。天上突然飞过一道光,只听见有人吆喝:“蔡大人在此不得无礼”!海面顿时风平浪静,只见一个孕妇走了出来说,我的丈夫姓蔡,大家都说这孩子长大以后能当官。果然,这孩子长大以后努力学习,当上了宋代泉州太守,主持修建了洛阳桥。
啊!永远的洛阳桥……你是一首古老的歌谣,传诵着千百年前的壮丽诗篇:你是一部感人至深的史诗,记载着闽南儿女从古至今的动能乐章:你是一条五彩的纽带,把海内外华夏儿女的心紧连接在一起。
我爱家乡的洛阳桥!
去洛阳的作文篇6
洛阳,是我的家乡;牡丹,是家乡的传奇。
说到洛阳,大家第一个想到的,绝对就是“洛阳牡丹甲天下”了。雍容华贵牡丹,是洛阳的骄傲。
说起洛阳牡丹,还真有一段传奇悠久的历史呢。牡丹是从隋代就开始种植、栽培。到了唐代,牡丹栽培开始繁盛起来。唐代著名诗人 李白写了一首《清平调》:“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就是歌咏几种不同颜色的牡丹 的。刘禹锡、白居易等著名大诗人都写过赞美牡丹的诗句。宋朝,洛阳牡丹的栽培管理,在择地、栽植、浇灌、等以及嫁接、育种等栽培 技术方面,总结出一套较为完整的成熟经验。直到明清的时候,洛阳牡丹还是处于“甲天下”的位置。
牡丹花不仅具有观赏价值,而且牡丹全身还都是宝,花、种、根、粉都有着很高的经济价值。还有,牡丹的根部可以做成药材。近年 来,洛阳不断开发以牡丹为特色的产品,牡丹酒、牡丹系列化妆品、牡丹精油、牡丹保健茶系列产品,以及牡丹月饼、牡丹饺子、牡丹滋 补靓汤等一系列新型牡丹食品。近年来,洛阳市已经申请获得牡丹精深加工方面的国家专利20余项,为牡丹研究成果的转化提供了强有力 的技术保障。此外,洛阳邮政局还开发出“千枚牡丹”个性化邮票系列产品,深受收藏爱好者的喜爱 。牡丹的经济价值也是不可低估的 。
洛阳牡丹之所以甲天下,是因为得益于洛阳的山川形胜。而洛阳的山川形胜,托起了十三朝古都、六朝陪都,坐上了105位皇帝。君 临天下,才有了让他们“养眼”的牡丹;有了装扮他们首善之地人居环境的牡丹;有了他们粉饰太平的牡丹。 当然,牡丹不单为他们而 开。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一方水土也养一方花。
牡丹为我国园艺花较早的观赏花卉之一。在牡丹栽培演化过程伊始就与洛阳结下了不解之缘。洛阳牡丹始于隋,盛于唐,而“甲天 下”于宋,至今已有1500多年的历史。在这漫长的历史进程中,洛阳牡丹不仅以其雍容华贵,国色天香而美誉遐迩;也以其造化钟情,天 下君临而总领群芳。洛阳也成为人们心目中牡丹之圣地。
洛阳牡丹甲天下!
去洛阳的作文篇7
我家住在洛阳桥边上,作为我国古代四大名桥之一,洛阳桥风情万种,即使在短暂的一天,也“气象万千”。
清晨,天还蒙蒙亮,一切都像刚睡醒的样子。看,远处是翠绿的红树湾,鸟儿在鸣叫;近处渔民撑起了桨,渐渐地,桨声划破天际,他们准备出海捕鱼……这时,太阳从江面缓缓升起,照醒了石桥上的石狮,也照醒了石板上的青苔。缓缓地,洛阳桥也苏醒了,清晨的洛阳桥,是如此的活泼。
正午,烈日当空,洛阳桥中段的海神庙往往成了庇荫的场所。这个海神庙里,住着闽南人特别的信仰——“妈祖”。庙旁还有几棵参天大树。一根根树枝,就像它的手臂;头顶上茂密的枝叶,就像它的头发;一还有那一条条藤蔓,就像它长长的胡须。走到桥中间,能看见鸟儿落在江边的'树林里;如果你细听,能隐约听见燕子传来清脆、动人的歌声。桥下的泥滩上,一只只小螃蟹正忙着搬家。它们挥舞着那威风凛凛的小蚶子……正午的洛阳桥,变得生机勃勃。
黄昏,立在江头,一眼望去,洛阳桥是多么雄伟啊,它横跨惠安与洛江之间,建立起了一条黄灿灿的通道。此时,洛阳桥上行人络绎不绝,有的在赏风景,有的在散步。夕阳西下,傍晚的彩霞印在江面上,有红色、有黄色、有紫色……真可谓“浮光跃金啊!”黄昏的洛阳桥,是多么美!
晚上,一轮皎洁的明月,逐渐露出了它的脸庞。整个世界仿佛安静了下来,好像一切都又进入了梦乡。这时的江面上,只有一轮明月和江底的一条幽蓝色的暗河在诉说,诉说洛阳桥千年的历史。晚上的洛阳桥,是多么静!
漫步洛阳桥,听桥的故事,看桥的风景!
去洛阳的作文7篇相关文章:
★ 去秦皇岛作文8篇
★ 去九峰山作文8篇
★ 去红树林作文6篇